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①经现在的事业单位同意后(绝大多数地方是县人社部门盖章同意),完全可以报考其他地方的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②如果事业单位的人社部门不同意报考,你是不可以现事业单位报考其他单位的!

③也可以从现事业单位辞职,然后再报考其他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单位。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体制内人员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限定,具体要看报考人的身份性质来定。

1、如果是公务员,按规定一般有五年的服务期,五年内原则上不能报考公务员。这是基本的“红线”。当然,也并不是一定非得五年后才能报考,只要能取得单位和当地人事部门同意,公务员即使在服务期内,也可以报考其他单位的公务员。五年服务期后,公务员再报考其他行政机关或参公机构就不受限制了。

2、如果是事业在编人员,有两个不得:一是试用期内原则上不得报考其他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二是有服务期约定的,在服务年限之内不得报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除此之外,事业在编人员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不受限制,但根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规定,必须取得单位同意,否则即使笔试过了,到了面试也会被刷下来。这点在各类招考简章中是有明确表述的。

3、如果是事业单位非编人员,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受限制,符合条件都可以报考,上岸后单位一般都会礼送上岗,毕竟人往高处走,谁都乐见其成。但是有的单位和非编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是在合同期内,一般也要求取得单位同意才能报考。本地有个单位以前招录了一名非编工作人员,精通各类文档处理,在办公室工作非常好用,单位有意下一步开编帮她解决事业编制,结果她自己瞒着单位报考了公务员,笔试通过后要求开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单位领导不同意开,最后愣是失去了考试资格,由此可见单位意见的重要性。很多非编人员以为自己没有编制,认为自己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和单位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误区。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从大政策上来讲,这是没有限定的,但从微观层面来讲,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签订有聘用合同,能否报考要根据聘用合同的约定和原单位的态度来判断。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招考等程序,被事业单位录用以后,需要和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的年限不低于三年,新招录的工作人员试用期为一年。一般来说是试用期肯定是不能报考的。在试用期内实际上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只要双方愿意,在试用期也是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但解除聘用合同再去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这个风险是非常高的。

如果在合同期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去报考的别的事业单位,寻求一个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或是能力更加匹配的事业单位,这种案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有一个堂弟,大学毕业后以后,考起的是成都某郊县的城乡建设委的广告科,三年以后还当了科长,但是由于女朋友在老家的县人民医院当护士,所以一直想回老家工作,但是如果走调动路线,调动的事宜非常难办,所以只有走报考老家交警大队车辆检测中心的工作,车辆检测中心也是属于县交警大队管理的事业单位,通过考试顺利考起了,但是他比较幸运的是,原单位同意他报考,所以考起以后办理调动就非常顺利。

到了老家的县交警大队车辆检测中心工作一年以后,由于当地县政府办公室招聘公务员,所以他又报考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岗位的公务员,由于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单位的工作的自然比较好做,加之县政府办公室要人,单位不可能不放,就这样在去年又考起了县政府办公室的公务员岗位,顺利调动到了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今年被派到到国家扶贫办上挂锻炼。

从我举的这个案例中,其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在政策上是完全没有障碍的,也是没有禁止措施的,鼓励人才的适当流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觉得在这个单位工作专业不对口,能力得不到发挥,可以在内部申请调岗,在同一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工作,想要都别的事业单位其实还可以走干部调动的路子,不一定非要去报考;但跨区域的调动是比较难办的,如果想跨地区工作,或是更换事业单位,或是报考公务员,都只能走个人报考的路子。虽然在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在法律上不存在障碍,但要考虑聘用合同约定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单位的感受。如果聘用合同约定了明确的服务期限,甚至约定了违约金的,可能还需要支付违约金,不管在哪里工作,严格树立契约观念,这是职场人士自身素质的体现。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员,要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在政策上、法律法规上是完全没有障碍的,正常的人才流动事业单位也是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在报考前要充分尊重原单位的建议或是意见,在原单位同意和支持或不违背聘用合同的内容的前提条件下,是完全可以报考的。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参加事业单位公开选调考试,但普通事业单招考是不能参加的!
  • 我原来是一名乡镇的事业单位人员,打酱油也报考过国考、省考的公务员,在报考身份填写时可选其他人员,所以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考公务员是可以的,如果进入面试的话,需要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一般事业单位招考公告里有一个不得报考的情形:报名时属在编在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以事业单位是不能报考普通的事业单位的。
  • 但省州及以上级别的事业单位,在岗位有空缺时,一般会在同级人社部门官方网站发布事业单位公开选调考试公告,招考对象为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但进行报考前,需提交乡镇长、县市人社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我就是通过这个公开选调考试到另一个事业单位上班的!
  •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事业单位人员分类很复杂,在编人员可以分为参公身份和非参公身份,当前情况下,大政策上,参公身份事业编人员是不能报考公务员考试(即省考和国考)的,至于报考事业单位则没有规定,但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方式进入事业单位或者符合交流到行政单位任职的参公事业编人员,在服务期满后经所在单位和主管单位同意后是可以报考公务员遴选考试的;非参公身份事业编人员在服务期满后经单位同意是随时可以参考其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

当然,以上都是大政策、理论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比这复杂多了。一般无论是参公身份还是非参公身份事业编人员几乎没有再考的机会,最大阻力还是受限于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限制!比如我所工作的几个县,对于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都有严格的服务期要求,没有达到服务期的一律禁止考试,达到了服务期的也要层层级级报备批准!甚至对于老师、医生等事业编人员另考的,甚至要求他们在笔试报名阶段就要先打辞职报告,如果没考上就失业了!

我现在所在单位属于参公事业单位,我们都是通过省考进入的,招考公告没有明确服务期,但是主管单位统一规定了服务期为五年,五年内一律不准参加考试,五年后参加考试的要在笔试前向所在单位和主管单位报备批准,不然即使进入了面试也不给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所以,事业单位人员能不能报考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真的没有统一答案,这个还是要仔细咨询所在地区或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意见!

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别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吗?

通常来说,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但不能报考其他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事业单位人员不能报考其他事业单位。这在全国单位内,基本上是惯例,也几乎没有看到可以报考的事例。唯一可能的是遴选,但从媒体上,事业单位之间也没有看到遴选的先例。

二是事业单位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这一点各地都差不多,但通常各地也有一些限制性规定,如中小学教师不能报考,尚在服务期内的不能报考。

三是对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报考,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各地掌握的不太一样,有的可以报考公务员,有的则规定不能报考。据了解,这可能与当地对参公人员政策掌握上有差异,不能报考的原因可能是这个身份的人员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入机关,在这种情况下,考就意义不大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