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副职负责日常工作1年后可否转为正职,按正职考核是否合理?
谢谢邀请。先说个人见解:①部门副职负责日常工作1年后能否转正,很难说,看上级用人策略。
一般来说,正职空缺,上级都会第一时间任命新的正职。若没有任命新的正职,上级则会正式下文,指定一名副职临时负责该部门全面工作,直至新任正职到位。那么,临时负责全面工作的副职会不会转正呢?①上级第一时间没有任命新的正职,说明上级有其他考虑,或者人选考察还不够成熟,或者因机构改革临时冻结人事变动等。②临时负责全面工作的副职,熟悉了解该部门工作,具有先天优势,是上级考察的重要人选。③人事变动涉及方方面面,上级需要统筹全局、通盘考虑。因此,临时负责全面工作的副职,只是在上级考察范围之内,能否转正,还需要上级统筹考虑。 这两年,因机构体制改革,机构部门和领导职数普遍缩减。为安排撤并降改单位正职领导,很多此前临时负责工作的副职并没有得到转正。笔者所在地级市,工信局局长空缺,一副局长临时负责工作近10个月。最后,局长职位由原食药监局局长担任。
部门副职负责日常工作1年后可否转为正职,按正职考核是否合理?
一般至少需要二年才能扶正。
部门副职负责日常工作1年后可否转为正职,按正职考核是否合理?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详细地、认真地看了你对这个问题的叙述,我觉得如果按照试用期1年,年度考核结果看,你低贡献,降工资薪档(且不论降工资薪档是不是合理),基本属于不合格,所以正常试用期满转为正职的可能性不大。具体有以下三个理由,与你分享。
第一,副职负责新成立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通常听说的副职主持工作,履行的是正职工作职责,按正职对你进行考核,即是对你1年试用期的全面考察,也符合相关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和组织程序,这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
第二,做为主持工作的副职,在1年试用期内,经过组织考核、考察、评价或者民主测评,试用期满通常也会有三种结果,即按期转为正职、延期继续副职主持、停止副职主持工作。
第一种1年试用期满转为正职,说明你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基本符合了正职条件,顺理成章,在情理之中,众望所归。
第二种1年试期满不转为正职而继续副职主持工作,说明你在主持副工作期间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可能还有欠缺和不足,组织上认为还需要继续考核考察,没有放弃,再给你机会,认为你经过锻炼和自身努力,还有可能胜任正职工作。正如,你在年度考核中低页献,工资降薪档,就有可能影响你转正,而让你继续副职主持工作。
比如我就有过副职主持延期快一年多,转正的情况。我当时是由于我刚到转正时间,单位主要领导更换,新领导来了,情况不熟,又给我了一个“试用期”而造成的。所以既然在职场中生存发展,主观的、客观的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庸俗点说,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己努力了、拼搏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种1年试用期满,不让你继续主持工作,做本部门一般副职或者调任去其他部门任副职,这种情况在职场中也有,基本就是对你任正职的全面否定。我的一个朋友,原来受命于危难之时副职主持一个老大难的部门工作,工作兢兢业业,大刀阔斧,敢于碰硬,向不良风气开刀,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可是因为一次酒后与员工吵架,严管理,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的后果爆发,组织上为了平息员工的情绪,为了大局,把他调到了其他部门任副职,副职主持戛然而止,也不能不说是他的职业悲哀,这其中道理不言而喻。所以,在职场中什么情况都会发生,要抱着平常的心态,正确对待职业的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有的进退有时也未必总是个人原因,心照不宣的事情大家都懂。
第三,副职负责部门工作,按正职履行职责,按正职考核,考察的是你是否具有正职履职能力,符合试用期工作惯例和组织程序无可厚非。但是既然工资待遇没做调整,仍然享受副职待遇,年度考核降工资薪档就是不合理的。通俗说,职薪相配。干了正职工作,挣副职工资也罢,谁让咱是考察期呢?我理解正职考核低贡献,是应该降正职的工资薪档,而把不是正职工资的副职降工资薪档岂不怡笑大方。如果对主持工作的副职考核为低贡献,施以适当的批评或惩戒,我相信才是人性化之举!
部门副职负责日常工作1年后可否转为正职,按正职考核是否合理?
原则上讲需要满两年,不过也有情况破格提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