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简单的、直接了当的回答,既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又不浪费别人时间。

严格意义上说:市一级的应急管理局是没有下属事业单位的。

一、市级应急管理局只有内设单位,没有所属事业单位。市级应急管理局有办公室、行政审批协调科、应急指挥科(市应急指挥中心)、风险监测和减灾救灾科、规划和科技信息化科、综合协调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火灾防治管理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科、政策法规和新闻宣传科、安全生产基础科、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科、自然灾害救援科、人事教育科等14个科室,并没用下属单位。

二、有些人认为,市级应急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他们认为能有三个,一个是市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与应急指挥科合署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事业单位,而是实实在在的行政编公务员。另一个是消防大队。该大队是省垂直管理的,市里只管经费,不管人事。另外,消防大队也不是事业单位,是实实在在的消防编制公务员,相当于公安编制公务员。再一个就是地震局。地震局也是省直单位,市里只管经费,不管人事。地震局是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但属于省地震局垂直管理。

三、省一级应急管理厅的事业单位也很少。以某省为例,只有两个:一个是XXX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另一个是XXX省航空护林站(与XXX林火卫星监测中心合署)。

因此,市一级的应急管理局没有下属事业单位。

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应急管理局是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以原来的安全生产监督局职能为主,整合了消防和地质、水旱、防火、等灾害防治职能,抗旱防汛、抗震救灾职能,新组建成立的行政机关,统一承担地方政府的抗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

整合成立后,应急管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首先就是各级消防队,为省垂直管理的专职消防机构,同时受应急管理局双重协调管理。地方专职消防队和森林救火消防队为地方消防救灾机构,直接受应急管理局管理,和省垂直管理的消防队是两个系统。

其次就是原隶属于安监局的执法大队,承担安全生产领域内的行政执法职能,为参公事业单位。行政执法综合改革,跨领域设置,成立统一的行政综合执法中心,依然为参公事业单位。

还有整合而来的地震局、应急办、抗旱防汛办,以及物资管理、培训宣传、特种物资监管等。

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应急管理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除消防队、行政执法中心外,其他整合设置为应急服务中心,为综合服务事业单位,承担机关之外的具体业务工作。已经登记为参公人员的,继续享受身份和待遇,其他均按普通事业人员管理。

真宁腔调,贴心提示:评论刷得太快,来不及全部回复,若有问询,请私信。

文章看点:1、应急管理局为政府组成部门,以安监局为主新组建成立;

2、消防队为省垂直管理,同时受各级应急管理局协调双重管理;

3、行政执法综合改革,为参公事业单位;

4、其他事业单位整合成立应急服务中心,为普通事业单位。

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应急局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成立的,主要是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基础成立的,融合了市政府应急值班办公室、公安局的消防管理、民政局的救灾处置等职能。应急管理局在各个地级市都是正处级行政单位,下设若干事业单位:

1.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支队: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检查,负责违章违法事件的行政处罚。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当地救援体系建设,指导和协调当地应急救援工作开展。

3.地震监测中心:就是原来的地震局的职能,负责地震的分析预报、宣传教育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

4.防灾减灾中心:负责在灾害的预防预控和灾害发生后的协调处置等工作;

另外还会代为管理地方消防队和森林消防等队伍,但是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和协调。

这就是我知道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应急管理局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说。事实上,应急管理局的成立比较晚,2018年机构改革后才刚刚成立,前身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后来又逐渐融合了消防管理、救灾抢险处置等多项职能。

目前应急管理局部署单位主要有六个,分别是中国地震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招生就业网。

应急管理局一般包含一些机关部门,人员一般属于行政编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务员编制。

1、办公厅:负责机关日常的运转,承担信息安全、保密、重要文件起草等相关工作。

2、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主要是承担对自然灾害综合检测预警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

3、救灾和物资保障司:主要承担着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等灾害救助工作,包括灾后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因灾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比如我们汶川地震后,相关灾民的转移、家园重建都是由救灾和物资保障司主导实施。

其他的机关部门还有很多,比如防汛抗旱和海洋灾害救援处、地质灾害救援和地震处、安全生产基础处、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等单位部门。不同部门的名称叫法会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叫科,但是大部分副省级市的机关单位基本都叫处。

除了机关单位,应急管理局下面还设有一些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制,比如: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应急值守、政务值班等工作,并且同时还会发布预警和灾害信息。平时我们在短信中经常会收到的灾害预警短信都是通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布的;

2、地震检测中心:这个想必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主要负责地震的分析预报、地震应急、相关地震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3、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支队: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检查,负责违章违法事件的行政处罚。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好奇,18年消防队也是归属到应急管理局了,那么它究竟是算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呢?

事实上,从现在的政策角度来看,目前消防队主要有两种编制类型。一种是行政编制,一般消防队里面的队长、副队长的编制都属于行政编制;而另一种就是事业编制,供专业技术人员、文员使用。再看一线的消防人员,也同样分为两种,一种事业编制,主要给到原来的士官,属于工勤岗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会进行的招聘,这部分人主要属于合同制管理,不占用相关的编制。

所以对于消防队究竟属于什么编制,还是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岗位不同入职时间其编制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别。

写在最后:

我遇到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虑,应急管理部门究竟应该不应该考?事实上,目前应急管理部大部分还是属于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那么就具备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工作相对来说会比较稳定,各种社会福利保障相对来说也会更加健全。但是应急管理部门又像其他的机关事业单位那样,即使工作比较忙比较累但是没有危险,但是应急管理部门本身就承担着一定的抗风险的目的,所以对于下设的某些机关事业单位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危险程度,并且会比较的辛苦。所以任何岗位设置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要不要考还是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

大家是怎么认为应急管理局下设的这些机关事业单位的?你们认为是否是个好的工作呢?

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认为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哦!

我是@职场敬心说,关注我,每天学习一个职场新知识!

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应急管理局在直辖市、地级市、县市区三级都有设置,地区不同、层级不同,下属的事业单位数量、种类都有差异。

首先,介绍一下应急管理局的基本情况。

应急管理局成立于2018年,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主体,整合了公安的消防管理、农业的草原防火、林业的森林防火、民政的救灾、水利的水灾防治、国土的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应急救援职责,作为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

应急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防灾和救灾,包括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消防救援队伍虽然划归应急管理部进行管理,但主要由应急管理部下设的消防救援局垂直管理,并不归属于地方的应急管理局。

换句话说,消防救援队伍和地方应急管理局是平行的兄弟单位,同属于行政机关,但接受应急管理局的业务指导

其次,谈一下直辖市的应急管理局设置。

以北京为例,应急管理局共下设7个正处级的事业单位,分别是: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应急管理信息中心、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安全生产督查事务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应急管理事业中心。

再次,谈一下地级市的应急管理局设置。

地级市的应急管理局会设置一支参公管理的执法支队

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应急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5个,分别是: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参公管理)、市地震监测中心、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市防灾减灾中心、市航空护林站。

最后,谈一下县市区的应急管理局设置。

县一级的应急管理局会设置一支参公管理的执法大队

以浙江温州泰顺县为例,应急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6个,分别是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参公管理)、县防汛抗旱中心、县森林消防救援中心、县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与技术服务中心、县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县减灾救灾服务保障中心。

综上所述,各级应急管理局基本都有设置的事业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安全生产监察队伍: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监察、行政处罚等等。

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协助做好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等等。

3、防灾减灾中心:负责应急避难设施建设,灾后物资分配等等。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应急管理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有哪些?

中央编办印发《关于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明确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35个,事业编制6018名,其中财政补助4350名,经费自理1668名。所属事业单位包括: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2.应急管理部调度中心;3.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4.应急管理部机关服务中心(应急管理部机关服务局);5.应急管理部档案馆,(媒炭工业档案馆);6.应急管理部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7.应急管理部北方航空护林总站;8.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9.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10.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11.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12.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煤炭工业展览中心、应急管理部党校);13.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煤炭工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14.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15.应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煤炭工业通信信息中心);16.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17.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18.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19.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20.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21.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22.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23.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4.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25.应急总医院(煤炭总医院);26.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7.应急管理部北戴河康复院(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28.应急管理部大连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大连疗养院);29.应急管理部昆明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昆明疗养院);30.应急管理部西郊招待所;31.应急管理部东四招待所;32.应急管理部东单招待所;33.应急管理部盔甲厂招待所;34.煤炭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35.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技术咨询中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