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拒了华为签了中兴后,总会有人和我说你应该签华为的,虽然说华为工资待遇要比中兴多,但是中兴是我最初的目标,现在虽然选择了,但是心里无比纠结,越想越不是滋味,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

我有一些同学,有进入华为的,有进入中兴的。和他们聊天,说的都是项目,技术评估,等等。我的感觉是。

一、两个公司都是技术型公司。都是以技术立身,搞通信技术科研公关的大公司。对于毕业生来说,只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能够下得了苦功,发展绝对不错的。

二、目前,国家也比较支持通信技术发展,这可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未来发展是值得期望的。幸运的是,你也正好趟进这条河流,也希望你像条大鱼,在公司里干得如鱼得水。

三、不管你拒绝那家公司,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也没有错。从民族大义上说,希望你们扛起科技兴国的大旗,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开疆扩土,示范带动,作出贡献,你们将是国家的功臣,国人将会永远记住你们。

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本人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兴南研所,前后工作了5个月离职了,究其原因是当年欧洲经济危机,中兴2011年大扩招,2012年大亏损逼着新员工离职。我所在的科室一共十几个人,3个新员工,科长考察我们3个新员工对业务的了解程度,让我们给大家讲解业务。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在物色淘汰对象!最终,科长把淘汰名额给了一个进来一年多的社招员工,可能是出于对新员工的保护吧,我们3个新员工都和科长是校友,我和另一个新员工和科长还是系友。说这么多个人经历,是想告诉你职场是残酷的,甭管他是是不是国企,亏损了一样裁员,而且很大概率还是裁的没过试用期的新员工!

你现在选择了中兴,我不知道他的什么优点吸引了你。单纯从个人成长和金钱的角度来说,选择华为可能更好!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华为普通社招只有高端外包OD这种模式了,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以后想进华为就只能和外企德科签约,走外包的模式,对职业生涯有没有影响暂时不好说。一些人不敢进华为(包括曾经的自己),是怕末尾淘汰,华为的末尾淘汰其实没那么可怕,相信自己不是最差的那一个,况且华为宣称对应届生有两年的保护期。

进华为,本科和硕士区别不大,区别只是华为本科生招的少,进华为的机率小,研究生招聘的多,进华为的机率高。研究生在年龄上不占优势,干不了几年就35了,性价比不如本科生。楼主本科学历就拿了华为的offer,想必能力是不错的,可以试一试互联网企业会更好一些!

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感觉进华为就是不拿工资,玩命几年!出来后,但一般的公司当个技术主管都没有任何问题!

中兴也不错,但是和华为相比,和其它公司都一样,没有机会进去华为去感受一下,人生都不完满!

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题主并未说明自己选择中兴的原因,因此判断对错只能以通用的标准进行判断。如下回答基于这一点,若有不妥敬请谅解。

首先给出答案: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中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企,内部叫做“国有民营”,其本质是它的股权结构中存在国资成分,准确地讲是它的控股股东中兴新的股东有国资成分,仅此而已。所以,进中兴并不能享受到传统意义上国企的稳定等优势;

2、不能说中兴技术方面的差距较之华为有多大,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它与华为相比是完全不存在技术优势的,“千年老二”应该是较为准确的定位。所以,从技术的学习掌握等方面,在华为一定是要优于中兴的;

3、大概率题主不会在中兴干一辈子,后续会面临跳槽的问题。而华为在行业内的地位较之中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虽然是两家产品线基本一致的公司。这是客观事实。所以,华为的工作经历会给求职带来的光环较之中兴要大的多的多;

4、其他方面,诸如管理等等各方面,本人不想多说,因为这些因素对于个人成长是可以克服的。但有一点想说的是,一个公司的氛围对一个人的职业习惯(说职业道德有点不准确)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而这一点对于后续个人的成长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个人角度,这一点,华为较之中兴带给个人的会更为正向或者说有价值。

如上。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应届毕业生去华为肯定比去中兴有前途。华为世界领先,以后跳槽很容易

本人今年大四,通过校招拿到了华为和中兴的技术支持offer,最后选了中兴,大家认为这样的选择对吗?

经过上次的制裁,现在的的中兴已经被美国掌控了一半了,实力远远比不上华为,你选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