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我在日本东京某上市公司工作过六年多时间,日本是我们的近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日本人彬彬有礼,很多的礼节让你应接不暇,日本人做事精益求精,所以产品质量非常的过硬,很多的优质产品来源于日本,引起了很多去日本旅游的国人的购买兴趣,几乎所有去日本旅游的人都会大包小包的购买各种日本商品。
日本国内各地都非常的干净整洁,日本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如果你是去日本短期旅游,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这样的。
但你如果在日本长期居住,和日本人有深入的接触,你就会有很多惊人的发现,其实与你传统印象是有很大出入的。甚至有些现象颠覆了你的认知,和你的传统印象格格不入。
我在东京很多的电车轨道旁边发现了不少已经淘汰的蒸汽机车车头,也就是第一代的火车头,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科普宣传,让少年儿童学习火车的相关知识。其实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也有类似的陈设,比如很多公园里有退役的战机,一些河流里有退役的军舰。
但是,在日本,我却有不同的发现,去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这些火车头都有专人维护,他们会为火车头进行定期的加油,而且我还不止一次的发现有些火车头还会被原地启动、热身运行。
这些火车头的车轮是放在两个能够旋转的轮子上的,所以启动以后,火车的车轮可以在两个轮子上原地转动。仔细思考,他们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应对地震,台风等紧急状况。日本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台风、地震频发,一旦出现恶性的极端事故,可能破坏电车的供电网络使电车瘫痪,这时候,只要将铁轨旁边的蒸汽机车吊上电车的钢轨,电车的运行就将迅速的应急恢复。但这件事又细思极恐,他们这种做法除了应对自然灾害以外,其实也是时刻准备着应对战争的。
从这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日本人做事的精细程度,对各种预案的准备的完备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方面,日本人做事精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他们在很多方面拖拖拉拉,做事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政府和企业决策层官僚主义、官本位主义严重,由此导致的效率低下,决策程序繁杂、跟不上环境变化的要求,推诿扯皮、故步自封、懒于创新变革,甚至超出道德底线,数据造假。各种反常情况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使人大跌眼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海域的311大地震,达到了9.0级的超大级别,引发的海啸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导致日本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损失,并引发了东京福岛核电站的核电机组出现严重故障。
现在地震已经过去11年了,但日本政府的救灾效率极其低下,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受灾害地区的居民无法返回原地,有些居民依然住在当时建造的救灾临时建筑中,永久性居住设施的建设依然没有完成。而与此对比的我们国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仅用了3、4年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汶川、北川等震源地的重建任务,居民全部住上了新居。
前年夏季日本遭遇了一次50年一遇的台风袭击,大量的地区变为泽国,多条河流决口,很多的居民转移到其他地区。但是台风结束以后十天,一条河流上的决口依然没有堵住,这样的救灾效率是无法想象的。
他们这种救灾效率与他们的高科技、现代化发达国家的形象是不相符的。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制度和法律的死板。观察发现:凡是他们的制度、法律和预案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问题,都能够按照制度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快速的解决,一旦出现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预案范围,当他们无章可循的时候,就会变成无头苍蝇,所有的措施都需要反复研究,各个部门反复推诿扯皮。救灾人员如何增补,经费如何增加,救援行动如何不违法等等,一两个小问题,可能都需要经过他们反复几天十几天的研究。这期间只能任由意外事故任性发展。
和日本人谈过合作的人都深有体会,和日本人的合作基本上没有一年两年难以谈成,这不在于合作的难度有多大,而在于日本人非常复杂,反复的论证过程和层层审批的工作制度。等他们完成了这层层的论证审批,认为合作项目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外部条件早已经变化了。国内某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曾经说起和日本谈合作的事情,他们就因为日本人迟迟不能作出最终决策而最终被迫放弃与日本人合作。
我在日本工作的公司是一家专门做高档服装零售的上市公司,该公司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花费2亿美金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成品仓库,里面的存储、物流设施都是当时一流的,而且仓库里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保持恒温恒湿,温湿度条件比大多数的大公司的办公场所还要严格、舒适。为此,每年要耗费不菲的费用,光是电费就很惊人。其目的就是使服装在存储期间不因为温湿度而发生伸缩变化。
但是事实是这些服装从日本各地和世界各地采购,现在无论是日本国内的服装制造厂,还是世界各地的服装制造厂,在这些服装生产过程中,车间的生产环境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中还有消费者穿着过程中这些服装的温湿度和仓库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些措施基本无法起到他们预想的作用,却要白白多花费巨额的费用。但公司各级决策者没有人愿意改变。其实现代服装面料因为温湿度变化导致的形变已经微乎其微,而且以休闲装为主的服装已经不需要介意这微弱的形变。
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按照这些规矩去做,出现问题没有人 会被追究责任,一旦有人决策做出改变,而因为这种改变出现了问题,那么所有的责任都会由做出改变的决策者承担。日本作为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等级越高,预示着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所以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的擅自做主导致的问题而承担责任,被迫辞职或者道歉。这导致很多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规则在日复一日地遵循着。很多人因为这种繁杂低效的规则和制度加班加点做无用功。这就是官僚主义,官本位主义的典型体现。
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高待遇,不惜超越道德底线。世界知名的东芝公司就曾被查出,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财务数据造假,涉及到三任社长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采取财务造假手段,虚增利润高达1000多亿日元。而著名的日本三菱则为了促进销售,在多年时间里设备的安全数据造假,客户遍及日本本土和多个国家,给客户带来安全隐患。还有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他们的这些行为与我们传统印象里日本人的高素质是背道而驰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日本人这些惊人之处也给日本国家和经济带来了很多的恶果,比如日本一些著名企业破产,很多企业的业绩严重下滑,日本著名的电器企业索尼、东芝、松下、夏普等曾几何时是全球企业学习的典范,现在要么经营困难,要么不断的出卖自己的业务或者是资产。夏普将电视业务卖给了台湾鸿海集团,东芝将自己的电视业务卖给了我们的海信集团。
有人认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战略性的取舍,是将一些重资产的制造环节、今后没有前景的业务舍弃,而专注于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日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全力的创新变革,而是普遍采取:第一步变卖资产、变卖品牌、变卖业务,第二步全员减薪,第三步破产重整,最后一步破产终结。所以,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日本企业摆脱困境的四部曲去走的。当然,也有少量的企业家是例外的,比如,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就善于变革,造就了京瓷等知名企业,挽救了日本航空破产重整的命运。
如果按照那些认为日本电器行业是战略转移的逻辑,那么目前日本比较吃香的汽车业也是重资产的制造行业,未来应该也没有什么前景,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舍弃呢?日本这些知名电器企业这些做法并非是他们有什么战略性的考虑,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旗下很多的品牌和业务不赚钱,长期亏损,只能舍弃,而他们现在坚守的零配件业务,也不是战略转移得来的,而是原来就有的,现在只是退守这些领域而已,未来,中国在这些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以后,估计他们依然会进一步的舍弃这些业务。
日本在电子电器领域领先的情况下,丧失了数字经济的领先地位,与美国和中国远远的甩在后面。现在日本的汽车业又在坚守着氢能源而孤独求败,虽然氢能源汽车具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毕竟氢的制造,储存,运输都存在着诸多难题严重限制了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无论是数字经济的发展还是清新型,新能源的发展,日本人在技术上都是具有领先地位的,但是日本人的这些行事的原则、风格,导致他们在产业发展上屡屡错失良机,失去领先地位。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除非氢能源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否则日本人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的汽车业目前在全球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所有的人普遍认为,虽然日本汽车产品质量稳定,耐用性好,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新技术,新工艺基本见不到在日本汽车上率先使用,汽车外形设计风格传统、保守,缺乏创新,价格较高。这与上面所谈及到的日本人的行事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前面的问答《日系车的通病是什么》做了详细的回答,还有一系列的涉及日本方面的问题,有兴趣的条友可以翻看前面的问答。)如果日本的汽车企业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这种习惯,未来的日本汽车行业依然有可能步电器行业的后尘。
关于日本,让你想不到的事情是很多的,今天限于篇幅,先说这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去到日本旅游发现这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和我们中国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环境上,还有礼节礼貌上,还有就是每天的日常饮食文化上。
日本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是很难想象这个国家的天空感觉没有一丝丝污染,空气非常清晰,能见度非常强,我们国家北方那些雾霾城市和这是没法比的。在这里我是实话实说!如果你来到了日本,你就知道了。
日本的自然环境有有多好?公共卫生做得怎么样?可以有用两个字来回答,变态!变态!所有的一切都让你认众变态得太干净了。街道看着像是刚刚有人用水冲洗过的,其实什么时候看去都是那样的。河边与路边草丛中很难看到一件白色垃圾。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日本人已经做到每家每户人为自觉的垃圾分类。这种传统是从骨子里面就传给了娘胎里的婴儿,真的是太恐怖了。如果在日本说一个婴儿都会垃圾分类,整个日本人都会觉得很自然。你觉得正常吗?
日本是一个礼貌的国家,走在日本大街上只要你和一个陌生人打招呼都会得到同样的回应,日本的公园同样是人多,但在这里,人们静悄悄的欣赏公园的风景。不像中国国内的公园里!人们大声说话。甚至还有广场舞大妈跳舞😂音乐疯狂响起,大家随风起舞,可能是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吧。
日本的饮食文化倒是和我们中国有一定的相似,都是用筷子的东亚民族。他们也吃米饭也吃面条,蒸煮炒也有,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食用大海生鱼比较多,可能是这个国家本身物资就缺乏,蔬菜瓜果更是少有的东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整个日本就是一个海岛,大海就是上帝给他们的恩赐。所以日本有捕杀鲸鱼的传统!有吃鲸肉的习惯,这和我们中国倒是不一样呀。
还有就是日本的古建筑,当你看到日本的古建筑你就能知道我们国家的以前的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日本以前是我们中国的学生。古代唐朝时期日本来了大批学生到我们中国长安学习我们中国文化。总之!如果你有机会还是来一趟日本旅行吧。
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去日本旅游购物,当他们到达日本后,都会感叹这个国家高度的秩序,礼仪,繁华和文明。同时,日本这个国家,也随时随地给游客带来神奇的体验。只有去过日本才会体会到的怪现象吧!
干净整洁的街道,很多人第一次来日本,最先感受到的应该就是干净和整洁,无论是在市中心的街道商场,还是在人口稀疏的郊外乡下,无一例外都是非常干净,一尘不染。很多游客甚至发现在东京街头暴走了几天后,鞋子上尽然都没有灰尘。
会喷水的马桶日本的厕所,虽然也分坐式与蹲式的马桶,但是日本的坐式马桶从五星级饭店到普通的公共厕所几乎都是喷水马桶。轻轻一按,就可以自动喷水冲洗屁屁,刚到日本用上这种马桶,会不会有种和奇怪又说不出的感觉?
垃圾桶去哪里了?日本是生个生活起来非常便捷的国家,衣食住行都非常方便。但是在丢垃圾的时候会让你犯愁,因为大街上很难找到垃圾桶,很多时候垃圾都要在手上拿很久才丢的出去。当然,记住,一般垃圾桶都藏身在便利店门口或里面,地铁站台进出口处。
地铁里很安静,日本的地铁车厢里都非常安静,大家都默默的看书,看报纸,玩手机。这里也会发现很多上班族依然抱着一本漫画在看的有趣现象~另外,优先座附近,害怕手机辐射会干扰到一些装有人工器官的老人,通常都要求关闭手机。
嘿嘿本人觉得功能齐全的卫生间在日本,日本人爱干净世人皆知,卫生间也一样,很多公共厕所提供一次性坐垫,或者洗液和卫生巾来擦干净马桶坐垫。每个马桶边上还有一排按钮,不止可以用来洗屁股,还可以调节水温,大小,加热马桶垫,更有甚者,可以用来测量你尿液成分,诊断身体血糖是否过高。
水果这块还是我们中国好.地大物博什么样的水果都是应有尽有.价格还比较亲民嘿嘿[呲牙]!而日本水果价格贵的惊人,日本并不全是物美价廉的东西,由于国土耕地面积狭小,所以水果在日本算的上半个奢侈食品,价格贵的惊人。有时候,一颗西瓜就要1万多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600块[石化]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石化]这些只是本人认为的惊人哦![大金牙]
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1、怪人和变态不仅仅在日剧里,现实街头也会遇见。大白天,在大阪某条街遇到了裸lou癖,还好眼神好,远远就避开了。
2、日本人普遍瘦,中年也不发福的秘诀,就是吃得少,是真的少。亲眼看到中午上班族在便利店就吃一块两口就吃完的小面包+牛奶。他们连寡淡无味的生鱼片和蔬菜丝都能吃的津津有味,还说喜欢食物本来的味道,也是够能忍。
3、逃生通道设计得超巧妙,阳台上开个往下的口,遇到地震或者火灾等,就可以打开阳台那个盖子,从口子往下滑,很有意思。
4、马路上没有垃圾桶,刚开始超不习惯,后面适应后觉得又没垃圾桶影响市容,又不需人维护,减少人们边走边吃的习惯,一举多得,挺好的。
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我在日本经历了一件几乎没有人经历过的的事情:大概是18年左右吧,春节假期,去日本旅游,有天晚上住的酒店有温泉,第一天晚上去泡之后,第二天早上又去泡,但没有注意到男女入口已经调换了(因为根本没想到所以也没注意,而且他们也不是写汉字男女所以也没意识到。后来知道日本有些温泉是会经常调换男女入口的,因为风景角度不同,这样男女都能欣赏到一样的风景,讲究啊),进去,更衣,再进去先淋浴,隐约看到里面有几个人已经在洗,但因为大家都是光着身子的所以我也没好意思仔细看别人,感觉像是几个老头的样子(后来发现是几个日本老太太,可能因为日本女人普遍比较瘦,不注意的话以为是老头)还好我自己坐在一个角落洗(日本酒店浴室一般都有配一个塑料凳),洗的时候就无意间稍微仔细瞄过去了几眼,不得了,怎么全是女的!是几个老太太!年纪差不多都是广场舞那种!光着的!有空再写后面的吧,总体有惊无险哈。
你去日本旅行时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去年去了日本,惊人的发现倒是真有。
本以为日本人都是很正式,每天西装革履,很闷的那种,去年去大阪的正好赶上万圣节,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年轻人也是很能玩的那种,万圣节晚上各种妖魔鬼怪全都出动了,氛围非常浓厚,警察也出来封路维持秩序了。
另外,万圣节后的早上,大阪的街头也到处被扔的垃圾。原来,大家玩high了以后素质也都不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