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多,对日本各方面的情有所了解。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关系的东亚近邻,同为黄种人,同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按照正常思维,中日之间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实际上中日因为国情上的差别,日本作为一个独居小岛的国家,没有任何的资源,所以 在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某种程度上大于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差异。
日本是东亚的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人的素质高,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推崇脱亚入欧,对西方发达国家顶礼膜拜,对新事物接触较多 ,没有去日本之前一直以为日本是一个发达而时尚的国家,但实际与日本人接触却发现日本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国家,他们一方面非常的发达,非常的时尚,另一方面却又非常的保守、守旧。首先,日本人在服装上并不是非常的时尚,而日本人追崇的服装风格是简约、朴实。驻足日本街头,你会发现日本人无论男女老幼衣服的颜色基本上都是黑、灰、米、白为主,而且素色居多,像中国和韩国那些华贵艳丽的服装非常少见,服装的款式也很简约。
而且日本人从众心理非常严重,每到春季满大街的都是风衣,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是驼色、米色、藏蓝色的风衣。在日本工作的公司就是一家服装企业,对于他们的衣服比较直白的评价就是像在箱子里放了3、5年的样子,颜色非常的陈旧。所以日本的服装除了优衣库以外,在中国并无其他非常有影响的品牌,和韩国服装不可相比。其实优衣库的服装更是以简单素雅著称。但优衣库的特优点是价格低廉,质量可靠。
日本人不仅在衣着上是这样,在处世风格上也是如此,对于已经形成了一些规则他们都能够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去遵守,但是对一些新的事物、新的技术却是格外的保守,因此,日本人在新技术应用、新的商业模式推广上都是格外缓慢,这导致日本人最近这些年在一些新兴领域丧失了领先地位,是一些老牌的日本知名企逐渐的没落的重要原因。
日本各地每年都举行大量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和古代中国的宗教活动非常的相似,现在的年轻人也都乐于参与其中。
在去日本以前感觉日本作为我们的近邻,同为亚洲国家,深受着中医的影响。日本人对中药的传承是非常完善的,日本的汉方药种类繁多,疗效显著,以至于现在很多的中国消费者也要去日本买中成药,因此感觉日本人生活习惯也应该和中国人类似。但是中国的养生理论和生活习惯却并没有在日本传承下来,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差异很大。日本人不喝热水,四季都喝冰水,一半冰一半水,到日本的餐馆去没有热水提供,只有中餐馆需要的时候才会提供热水。
当然日本也有喝茶的人,但那是一种生活情趣,并不普遍都喝热茶。日本人冬天不穿秋裤,初高中的女生一年四季都穿着超短裙,冰天雪地里露着大腿,日本的婴幼儿很多在冬天也都只穿着短裤。
日本人普遍爱清洁干净是大家知道的,但是日本人对于清洁的变态追求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马桶要清洗干净到从里面取水可以喝的程度,各种清洁工具应有尽有,所以那些全职太太每一天的生活内容就可以想象出来,除了为家人做一日三餐以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清洁上,以至于现在很多的女性终生不嫁,很多人厌倦了这样无休止的无聊的居家生活。日本人每天要洗至少一次澡,每天要刷三次牙,中午饭后在公司的洗刷间里每天都会看到同事在那里排队刷牙。
日本和我们还有很多实际情况和想象不一致的地方,以后慢慢和大家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误解一:日本很小,是个弹丸之地
日本被我们称作“小”,可日本的“小”是相对的,因为其所处的地方让它看起来显得很小。
日本的陆地面积38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型国家,位列全球第62位,比江苏、安徽、上海与浙江加起来,还要大一个海南岛。
国际上,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属于巨型国家,100万到500万之间是超大型国家,50万到100万之间是大型国家,10到50万是中型国家,日本属中型。
如果将日本放在欧洲,那么日本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瑞典、挪威与西班牙这六个,比英国、德国、意大利这些都要大。
而且,日本的南北跨度惊人,超过3500公里,相当于哈尔滨到海南岛。
另外,日本也是世界上海洋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其专属的海洋经济区面积超过440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顶级水平。
误解二:日本人普遍居住在别墅里,独门独户
无论影视作品还是动漫里的日本家庭,最典型的就是居住在独门独户的类似于别墅的住所。
不过实际上,那种看起来很像别墅的日本家庭住宅叫做“一户建”,与真正的别墅不同,说白了算是一种折叠起来的平房。
一户建兴起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崛起的时代,介乎于平房与单元楼之间,目前大约有一半的日本家庭住在一户建之中。
现实中的一户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日本超过六成的一户建的室内面积不到100平方米,其实相当拥挤窄小。
一户建多为木板等轻质材料建造,很不结实,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日本地震多发,一户建就算发生垮塌,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误解三:日本人热爱传统,很喜欢穿着和服出门
按照2016年东京大学与大阪大学的调查,有超过82%的日本学生表示不愿意穿和服出门,再除去不喜欢也不讨厌的,真正表示愿意穿和服出门的不到4%。
在很多人眼里,日本人非常重视他们的传统文化,随时随地穿着和服出门。
但实际上,真正的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喜欢和服。
和服价格高昂,而且穿起来之后虽然好看,却束缚活动,并且穿着繁琐,在日本,还有一群叫做“和服警察”的人,专门批评穿和服不规范的行为,这些都让和服越发不讨喜。
近年来,日本各地不断对和服进行改良宣传,希望年轻人更能接受和服,但收效甚微。
现实生活里,日本人除了重要庆典日子与特别场合,甚少穿和服出门,京都与奈良街头穿着和服随便逛的,大多都不是日本人。
误解四:日本人经常吃寿司生鱼片,饮食很清淡
说起日本料理,直接反应就是寿司、生鱼片、天妇罗之类,日本饮食所提倡的就是“突出食物的本来味道”,但现实未必如此。
生鱼片与寿司,即便是在日本也并不是普通的食物,价格是很贵的,一般的日本家庭根本不可能经常吃,更别说上班族。
日本家庭料理,与我们所熟悉的日本料理有不小的区别,往往以炖菜、油炸、炒菜与烧烤之类为主,日本饮食虽然少油少辣,但盐放得够够的,也有偏甜腻的风格。
可能令很多人比较意外的是,日本的胃癌发病率在全球仅次于韩国,甚至比我国还要高出一成左右,而这与日本人的饮食有极大关系。
但日本的医疗体系很完善,因此日本人的胃癌生存率极高,其平均寿命也位居全球之首。
误解五:日本的物价非常高,连肉都吃不起
日本是个发达国家,而物价高往往也是发达地区的一个普遍特征,尤其像日本这种资源匮乏而且人力成本很高的高度发达国家。
不过整体来说,日本的物价水平,相较于日本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
例如牛奶与肉类,日本的牛奶、猪肉等价格其实与中国国内基本持平,有些甚至更便宜,尤其是进口的各类农产品,价格反而更低。
日本有不少的食品的价格的确不低,但几乎局限于日本本土出产,比如和牛牛肉、西瓜等,而这主要因为日本耕地太少,农业条件有限导致。
像是那些天价草莓、天价西瓜之类,在日本的农产品中属于少数,一般人根本不会买,日本普通的水果价格与国内也没有太多的差别。
误解六:日语和汉语关系密切,日语源于汉语
很多人觉得日本的文字来源于汉字,日语当然也是汉语的一个分支演化而成的语言,但实际上汉语跟日语,八竿子打不着。
古代的日本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有自己的语言,为了标注他们的语言,因此借用了中原的汉字,道理就像我们用拼音标注汉字一样。
之后,日本人用汉字发展出了平假名、片假名,也就是所谓的日文,因为日本古代落后于中原地区,所以借用了大量汉语固有词汇,这也是为何日文看起来让我们很熟悉的原因。
不过整体来说,同样的汉字在我们这里和在日本,意思并不一样,日本与汉语也不属于同一个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到底属于哪种语系,至今还在争。
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1、一直以为日本人都睡地上,实际上大部分日本人都睡床上。
在日本只有年龄偏大的人,住在老房子里,才有可能睡榻榻米,现实中大部分日本人并不住老房子里,也不睡榻榻米,他们睡床。就算那些漂流一族的日本人,也是尽量找有床的房子租。
2、一直以为日本人天天吃寿司、刺身、生鱼片,实际上日本人在家主要还是吃米饭,平时不吃那些玩意,因为比较贵,再说了刺身和生鱼片他们也有不少人吃了会肠胃不适。
3、日本人平时的饮食其实很多元化,中西日餐各种式样都有,很多日本人有各种样式和口味的饮食选择,并不一定是清淡。中餐在日本也有不少拥趸,这不中国的牛肉面在日本不是开的红火么!
4、一直以为那啥就是拍**影的,其实日本的女艺人或者演员都叫那啥。
日本版权意识很重,你想看的那个是日本的正经行业,很贵的,你去问很多日本人都不知道,日本比中国要保守的多。
5、一直以为日本人对话里扫噶和纳尼比较常用,其实这些词语都比较夸张,日本人很少用到。
6、一直以为日本人经常会用下跪的方式表达道歉,实际上现在日本人反感下跪,有歉意了鞠躬就是了。
7、一直以为日本女性比较温柔,挺听男人话,实际上那是表面,私下的日本女性和我国女性没有多大区别了,各种个性差异,有的脾气也是暴躁不合作。
再说了,日本女性的平均颜值不是很高,个人认为不如我国,很多日本女性牙齿不齐,也不爱刷牙。
8、一直以为日本人当然经常穿和服啦,其实日本本地人很少穿和服,倒是外国人穿的多。不穿的原因就是和服比较贵,另外其实穿和服不利于工作。
9、一直以为日本的物价很贵,其实日本很多城市的物价和我们发达地区的物价相差无几!
10、一直认为日本奇葩文化多,变态男多。
其实日本的那些奇葩文化都是地区性的,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
再 说变态男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很少发生,一出来就成新闻,而我们的媒体特别愿意报道这事。其实日本对于女性的保护措施还是挺不错的,很多地方有女性专用空间,从源头上杜绝这类现象。
而我国如果出现此类现象,日本媒体也特别愿意报道。
欢迎补充!
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想当然一,认为现在日本人很野蛮,公正的看,现在日本人的文明程度及文化素养应该是亚洲第一。他们的十路口不需要也没有监控,各种车辆不仅不闯红灯,他们车速往往都比较慢,车辆让行人是当然之事。在日本家长一般不接送学生,学生都能安安全全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四大岛中除了北海道,其它三大岛年平均气温都比较高,即使是盛夏,在日本很少能看到有露腹部的人,但把扣子全部扣上的确很多;在公开场合,日本人打电话,即使距离非常近的人你也很难听到打电话的内容,他们在公开场合非常注意自己的形像。想当然二,日本的义务教育。日本1872年实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75年实行12年义务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规定6—18周岁的孩子必须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任何游戏厅及场所不得接受年龄小于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河南新闻
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日本吃西瓜要撒盐,而我们不撒盐。
吃西瓜要撒盐。。。撒盐。。。呵呵呵
看AV很多国人都受岛国动作片的影响,以为到了日本,想看多少小电影就看多少小电影。
但是其实。。。
不是想看什么电影都能看。
日本人其实很保守。
这些电影,你看不到,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东躲西藏的。
电车痴汉本来以为在日本电车上看到中意的妹子,想出手就出手,
结果来了发现电车天天提醒痴漢は犯罪です。
日本人自以为是二战的受害者日本人在战后相当长时间内一直认为,日本是二战最大的被伤害国家,“敌人轰炸了我们,又审判了我们”。
他们之所以对亚洲邻国的侵略行为不提,一是因为军国主义控制言论,二是因为他们对这段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暴行,由军方发回国内的报道将其完全屏蔽,即使日本鬼子写的家书,尺度稍微大一点,残暴的真实细节稍微透露一点,就被押到军部发不出去。是的,他们对士兵的家书实行逐一审核制度。
军国主义一手遮天,直到战后,麦克阿瑟把日本进行修宪改造,分离了天皇政治权力,绞死了军国主义分子。
战败的创伤和空前民主的环境,让此时的日本人有了回忆战争、正视历史的可能。
但暂时还没有人这样做。
日本人为蒋介石立了神社蒋介石的神社位于爱知县幸田町的“中山神社”。
为什么供奉他?
那是因为日本人感激蒋公当年反对罢黜天皇、还遣返了200万军民,使他们免受劳苦、还有放弃战争赔偿而建立的。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日本有哪些我们想当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的事情?
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想列举一些数据,只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日本逗留期间的感受,想了解具体数据的请自行百度。
1、日本人都很好色、放荡
由于在岛国爱情动作片的影响,国内一般认为日本人都很放荡、随便,但是在小编逗留日本期间,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在国内我们常听到日本地铁常发生痴汉事件,日本男人为了避免嫌疑甚至在乘坐地铁时双手必须抓住吊环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在日本期间小编每天都要乘坐地铁甚至是晚间地铁,但是基本没有发现痴汉和男人双手抓住吊环的现象。在日本乘坐地铁和国内差不多,大部分人在地铁不是看书就是玩手机,或者手里拿着东西,即使坐着也是紧挨着间隔空间很小,女人也不会因为一些身体的触碰而上升到要报警的地步。因为基本都在看书、玩手机双手都被占用,也就不用双手必须抓住吊环了。小编曾经连续一周乘坐晚上10点左右的地铁,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发现痴汉的踪迹。日本其实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有的日本夫妻一周甚至一个月也不同房一次。
2、日本黑社会横行治安差
小编在日期间,没有遇到一个黑社会,甚至去往新宿的歌舞伎町也没有碰见。小编是下午4点多到的新宿的歌舞伎町,没有碰到一个黑社会或者是商家强行拉客,甚至还看到了不要轻信,谨防上当受骗的中文标语。其实我们对日本有一个误区认为在日本黑社会是合法的。实际上在日本所有黑社会都要在政府登记注册,一旦发生违法暴力事件日本警察是有权调查和抓捕黑社会成员的。
3、日本一尘不染
现在国内尤其是网上流传着日本“特别干净”简直一尘不染的观点,证明此观点的文章、图片比比皆是,但是小编想说日本的环保确实做的很好,但是绝对达到没有一尘不染的境界。据小编在日本期间的观察,日本的大街上、地铁上、公共场所,一样可以见到丢弃的包装袋、烟头、塑料瓶等垃圾,但是实话实说比例非常少。因为在日本的大街上几乎很少能看到垃圾桶,即使有垃圾桶,一条大街也只有一、二个而已。这让曾经抱怨国内垃圾桶少的我,瞬间明白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