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现在进医院成为中国人的一大压力,这种压力既体现在经济压力,也体现的精神压力。现在进医院是非常昂贵的,一个感冒花个上千元是很平常的事情。因病住院一段时间或者动个手术,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即便是医疗保险能够报销一定比例,个人承担数额依然是相当繁重了,还因为里面有很多的药物是医保不能报销的。第二个是精神压力,初期门诊医生诊断的时候,大夫会开一大堆的检查单,然后要交费、排队上楼下楼进行检查,还要等待拿检查结果。最近两年几次陪家里老人看病和住院,到大医院基本上没有两三个陪伴的人,是很难完成所有检查任务的。只要有住院的病人,特别是手术的病人,家属基本都要举全家之力,轮流排班照顾病人,有些家庭就要出钱雇佣护工,但国内有些护工的态度和护理水平着实让人不放心。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龄,而且国内的老年人群体比例不断上升,住院病人的陪护压力山大。现在是真的不敢生病,生了病一是经济压力承受不了,二是独生子女实在无力长时间陪伴住院的老人。

我在日本呆了六年多,也曾经去医院看过几次病。日本医疗体系分为小诊所和大医院两个体系,一般的疾病首先要在诊所里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诊所医生认为病人需要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的时候,他们会向大医院写推荐信。然后病人与大医院联系预约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一旦病人需要住院,住院以后的所有事情均由医院负责,家属只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到医院探望,日本的医院除了医生、护士以外,还有一个岗位就是护工,他们的职责就是替代国内家属的职责,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和照顾病人完成各种必要的检查。这些人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对病人的生活起居生活规律以及住院期间的护理要求都非常熟悉。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很高的个人素质,都使绝大多数护工能够尽心尽力的照顾好住院的病人,他们的专业技能高于家属,在很多方面他们照顾病人的水平要高于家属。在日本住院的病人都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照顾,而家属则没有任何的担忧和负担,只需要定期的去医院探望一下。日本医疗制度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所有公民都有义务交纳医疗保险,生病以后去医院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由保险承担70%,对于月度医疗费超过一定标准以后可以提高报销比例,甚至可以全额报销,在经济上也没有太多的负担。

因为日本医院的医疗设施以及住院设备都是非常完备,在医院住院期间,病人可以得到高水平的护理。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未来老年人的就医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尽快像发达国家医疗体系那样,建立发达国家那种医疗护理体系,解决独生子女解决后顾之忧,让独生子女的父母能够在生病的时候得到良好的照顾,尽快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我是日籍华人,来日本三十多年了。去年十月中旬,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在日本一个国立大学的附属医院动手术住了二十天院。只是手术那天需要家里来人,坐在休息室里,以便手术发生意外时及时和家属联系。其余的时间真的一点都不需要病人的家属陪护,日本护士的服务即体贴又温暖,你一切的需求不用你自己说出来,总会有护士提前做好。记得我手术完的当天晚上,负责我的护士担心我总是一个姿势不舒服,每二十分钟就来帮我翻一下身,甚至连卫生巾都帮你换上。手术后的头几天,因为洗不了澡,二个护士拿了一堆热毛巾,一点一点地给你擦身体擦脸。而且即使是身体都恢复好了,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护士也是把每日三餐端到你病床前的桌子上,吃完后护士再端走。即使是半夜凌晨护士也会悄悄地掀开你病床前的隔离布看看你的情况。日本的医生和护士对你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如果你有什么要求,如果你身体难受疼痛请你不要忍耐,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而且所有这些都不用你多花一分钱。我从手术到出院,连一块糖都没有给医生护士买过。总之,在日本有病住院就象住酒店,医院里每个科室的处院处都有洗澡间,有洗衣房,咖啡和茶随便喝,会客厅很大很舒适,晚上睡不着时,坐在会客厅里一边喝咖啡一边望着外面的万家灯火,让你忘记病痛,相反还觉得很享受。患者的病床是自己遥控的可以调节好几种姿势,而且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电视和冰箱(需要付费买充值卡),看电视时必须戴上耳机不能打扰别人。病号服和床被单二天一换干净卫生。手巾毛巾随时可取。在日本住院自己私密空间也非常的好,有属于自己的大灯小灯,晚上即使睡不着也不打扰别人。

所以在日本有病住院真的没有任何人和任何服务会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是很难过。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所以日本的医院不用家属陪护,由于新冠医院也禁止家属来看望。想看家属了只有给打电话和视频罢了。

至于所有费用,我住了二十天院,做了一个微创手术,包括一日三餐等,我自己个人负担8万多日元,按现在的汇率合人民币不到5千元。因为在日本只要你是有合法身份,不问国籍都必须加入日本的全民健康保险,所以如果有病了,除了自己负担的以外,其余的都由政府买单。

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女儿2018年在温哥华的一所医院生孩子,从宝宝出生到出院只住了一整天,没有任何人陪护,所有的费用全免,包括吃饭!

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是的现在的护士啊只给病人打针挂水发药,其它不管了。记得1987年我爸爸生病住院,住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病情较重,那时夜里上厕所需到每个病区的公厕,还不让家属陪,他夜里上厕所不知怎么了,身上搞的许多大便连脚上都有了,我早上到病房看他,他说身上有大便,我一看就蒙了,心想这下护士查房要挨批了,我赶紧打热水给他洗脚,脚洗好后,发现床有大便,再一看下半身都有,在我忙着给他清理时护士长带着护士查房了,那时查房时间在8点之前,护士长看到了说:你回去,这不需要你处理,有我们。护士长叫护士把我父亲用毛巾给擦干净了,床单被套病号服全换了。说真的我非常感动,那时的护士真好。那时医院整体条件差,护士很忙,巡房也勤,你看不到护士座在一起聊天,现在医院条件好了,护士办公条件也好了,护士的工作也少了,大家坐在护士站聊天可热闹了,听到铃声到病房换个水,照顾病人有家属,她们不用管,现在再也看不到护士帮病人清理污物的事了。唉

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希望有关部门领导,学习考察日本医院陪护病人的做法,回来也接轨一下日本的成熟经验,把这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医疗经验学到手与接轨国际,现在我们国家进入老年社会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们的老人医疗住院看病,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有病住院,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医院陪护!这个问题是个实际的大问题!希望能正视这个现实问题,尽快加以解决,这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天大的好事!我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怎么也要比过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日本,会有更多的办法为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困扰。

在中国医院里,病人由家属或家属雇的护工陪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怎样陪护的?

法国,今年2月份老公心脏开胸大手术,做2个搭桥。对老公这次患病治疗经历深有感触。1)医患之间是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手术前,病人有权自己选择主刀医生,老公很幸运给安排的恰巧是我们想要的本地最好的心脏手术医生,我们就没有另行选择了。为消除术前病人心理担忧恐惧,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分别和病人在手术前一个月见面,主刀医生详细介绍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和后续康复安排,有问必答。麻醉医生要了解患者病史及对医药过敏反应情况,从而制定具体麻醉方案。2)不会陷入缺钱的困境。这次住院从手术、术后重症监护一周、住院观察再转到康复医院我们没花一分钱,手术费、住院费、伙食费全部免费。老公唯一的花费是看电视,他住的是带卫生间和电视的单人病房,看电视不在医疗范畴,属于个人享受,患者要自掏腰包,我们买的补充医疗保险每年可报销住院15天的电视费,多出部分自己承担。老公花了114欧元看电视。3)不会陷入缺人的困境。住院期间不允许病人亲朋护理,更不允许病人或亲人雇护工,这是需要资质的工作,是医院份内的事,不是亲朋及外人的工作。所以在法国病人住院的话,家人很轻松,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4)没有红包文化,不用托人找关系,没有家属给医生递红包的事,想都没想过,医生一视同仁。5)病人有尊严,医院尊重患者隐私。手术后老公在重症监护住了5天,重症监护都是单人病房,方便时需要护士帮助在便椅上完成,每次方便,两到三个护士放下病房窗帘,病房清场,除护士及患者不能有其他人在场旁观,即使是夫妻父母儿女也不能在场。6)医院安静卫生,没有市场经济的影子,没有外人来住院部各种推销做广告。7)医院服务人性化。病人手术住院结束后,都会转到康复医院至少三个星期,每天日程安排紧凑,体能恢复训练、呼吸训练、身体按摩、针对自己疾病的医疗知识讲座等。总之,法国住院医生、护士、患者、亲属都很轻松,就医环境很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