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非常正常。国家择居择业政策放开之后,北方人去南方择居择业的越来越多,因为那里的比北方宜居,收入比北方高。同时你也应该看到,这些人去南方滕出的位置,也不断的被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补充。这已经是当下的规律了。
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一次高铁上,路遇一对大学教授夫妇,他们刚刚从东北某大学辞职,去新单位报到。
原单位哪里没说,新单位哪里也没说。
女性不愿意聊工作的事,男性也是很含蓄地表达了对东北工作环境的失望。
他们也是纠结了许久,到新单位考察几次,最终在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决定离开原单位。
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人到中年,选择放弃稳定的生活,更需要勇气。可是有了重视人才的环境,他们舍不得放弃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双一流”时代,人才争夺战是一场回避不了的残酷竞争,不重视人才的高校必然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困境。
虽然教育部明确指出不鼓励从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但事实上,高校合理招揽人才无可非议,教师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也无可厚非。
优秀的人为何不选择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平台?
一纸公文挡不住人才流动的步伐,他们爱国爱家,也爱自己。
东北地区的高校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只有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是根本。依靠政策手段,或者强压方式是留不住人的。
东北目前不具备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想留住人才,只有努力创造学术环境优势,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
如果校方从福利待遇到学术环境,从教授的个人生活到家庭的后顾之忧,都不让教授困扰;如果校方能够给教授们创造一个能够体现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也许教授未必会选择离开。
当然,教授们也得重视合同契约精神,建立按契约办事,合理流动的环境。
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本人东北人,辽宁人一个。我13年大学毕业,是全国前十名的名牌大学。家里让考公务员,我当时报考沈阳的公务员,沈阳和南方不同,虽然也是公开招考,但是很多专业都是特招的,就是去指定院校招人。其实那些他们去招人的学校挺一般的,我们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反而没什么机会了。
然后我的高中同学,北航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去大连一个国企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对方直接和他说,你不要来了,我们都是要沈阳航空的学生。估计应该都是内定了。无奈之下,他去了深圳。
作为东北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好,希望能留下来东北好好建设家乡,但是,现实非常无奈。
现在我们高中同学里,回东北的越来越少了。没办法,想回去也不能回了,在南方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现在慢慢适应了南方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还是希望家乡好。
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本人就是辽宁人,现在在北京一所大学读博,即将毕业自己也面临回家还是在外地的选择,想说下自己的真实想法:
首先,待遇是一个比较大因素,南方工资水平确实要比北方好很多(北京除外),特别是对于大学老师和研究生,浙江江苏的单位往往提供大量的科研启动资金和安家费,相比之下北方几乎没有。
其次,与个人发展的专业方向有关,北方多是传统重工业加工制造业,南方多是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现在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等,必然导致毕业就业倾向南方。
最后,感觉与南北方人生活方式有关,北方多国企,家里人都会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人工作的活力相对较弱,而南方多是私企,工作的动力比较强,会导致一些充满热情的大学老师和研究生更倾向于去南方。
当然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也会有影响,但可能我更在意前三点
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东北高校人才流失和西部高校情况是类似的,在教育部一些关于人才的政策文件中,甚至直接把东三省视同为西部高校。为什么这些高校的人才会流失?原因很多,有的可以改,有的却永远无法改。下面这三点就很难改。
对人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人文环境主要是政府、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理念,当地居民的观念。东北很多地方被人诟病官本位思想太严重,凡事必须托关系找人才能办,当地人缺乏务实精神,爱吹牛。这一方面有政府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因。实际上,我接触过不少东北人,虽然确实爱吹,但做事也还挺实在的,不过不好的名声一旦传开了,大家就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了。另外,很多北方人到南方之后,确实会被南方宽松开放的文化氛围所吸引。
其次是自然环境其实在辽宁这些地方,自然环境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哈尔滨,冬天就有些煎熬了。我有几个朋友当年去了大庆,在大庆发展得很好,但就是受不了漫长的寒冬。其实不光外地人,现在很多东北人也在往外走,冬天就去青岛、三亚住,夏天再回东北。对于那些有能力有水平、去哪里都有人要的高校教师,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宜居的城市。
最后是经济环境这一点我放在最后了,因为高校教师作为事业编制人员,其实受市场影响很小。虽然说东北经济不振,企业效益不好,但并不影响教师们的生活,本地企业不行,他们照样可以和南方企业合作。我在东北高校有几个同龄的朋友,都是好几套房子,开着几十万的车。但是,经济不景气会影响到教师的家庭,如果他们的另一半不在体制内,那收入就会低不少。更重要的是,由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放缓和大多数行业的人才流失,会造成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重要产业的质量下滑。
东北、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短期来看很难逆转。当然,如果不存在或不介意上面三点,其实东北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我的那些东北朋友们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
东北一些大学教师、博士、教授选择到南方的大学就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各行各业都有这种现象,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取得一样的成绩,如果一个单位给你5000元/月,另一个单位给你50000元/月,你选择哪个?!
所以我们还是要讲实际,一味谈不食人间烟火是不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