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对不起,没去过。
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长期居住墨尔本的体验:
1、孩子在澳洲十年了,墨尔本几乎每年都去,今年因疫情没去了,最长一次有半年之久。
墨尔本环境好,生活福利好。由于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各色人等随时可以看到,我们的邻居就有苏联红军的后代、亚洲人、英格兰和随处可见的国内同胞,生活在墨尔本你可感受到世界大家庭的温暖。我们邻居的一个白人老者,居然每户发邀请函,到他家庭院聚餐,大家都是欣然接受,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品尝各家的特色美食,居然进行了5个多小时,在墨尔本走在路上无论是否相识,都是主动的互相打招呼。
如果,你是个美食家,那好,世界各个国家的餐馆都有:印度餐、意大利大肘子、韩国烧烤、马来西亚鱼头汤、日料、越南米粉,当然中餐遍地都是。
不用跨国来回折腾,墨尔本的美食够你享受的了,这些例子都是我去吃过的,都是本国移民开的餐馆,绝对正中!
2、人们好多都说澳洲:好山好水好寂寞!
其实,这也看你的参与程度!
在墨尔本我们每星期都有固定的华人社团活动,只要内容就是看电影、跳舞、聊天,打牌,并且有固定的场地,一年象征性的交点会费。
在就是因为孙辈的同龄人交流,带动家长的参与,几个同龄的孩子从出生就在家长带领下,每月搞活动,至今不到四岁了,大家其乐融融;再就是工作单位的同事经常全家聚会。
2019年8月1日我在墨尔本参加了中国军人建军节活动!身在墨尔本的华人时刻都想着自己的中国,这不就是最大的爱国吗?
有一年中国国庆节10月1号,大家在华人社团活动中,挂上庆祝国庆的标语,展示国旗,合唱歌唱祖国!
3、墨尔本和世界各地、中国都一样,幸福生活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不努力就没有好的生活。我的儿子来澳洲不到三年就考过四个七,这其中还包括读硕士。历尽千辛万苦,现在居然是高级工程师。2020年大灾之年,儿子逆势而上,二次获得涨工资。
我的体验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没有之一!
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前年退休后因为独生子留学墨尔本大学,工作、成家、生子在墨尔本,就机缘巧合地来到了这个被世界誉为最宜居的城市。
最初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除了感叹墨尔本的天蓝水美,慵懒时尚外,多少都有一种陌生和疏离感。看到飞驰而过的摩托党,满墙诡异的涂鸦,以及高速路上跑着的放大版的擎天柱运输车头,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是国际大片的翻版,好一段时间都是一种客居和置身境外的陌生感。去了唐人街总算找到了一点儿亲切感,但是依然觉得身在异乡。
直到有一天儿子带我来到维州的疏芬山金矿镇游玩,我们坐着缆车缓缓进入漆黑深邃的矿坑,来到坑底,墙壁上硕大的狗头金金光闪闪,凹凸的墙壁上出现了18世纪中期,一对留着长辫子的中国福建兄弟的淘金故事。
兄弟俩从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这个被称为“新金山”的地方(相对于美国旧金山而言),历尽艰辛,饱受歧视,哥哥在一座洋人废弃的矿坑里发现金子,坍塌的矿井将他埋在了井底,几天几夜喝尿生存后被人救起,我被深深震撼到了。
二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远足到了墨尔本这片土地,他们甚至比许多洋人来得还早,他们在这里开拓,在这里生活,繁衍后代,直到现在矿区还保留着他们住过的茅屋,屋旁种植着从中国带来的薄荷,倭瓜等蔬菜。我伸手摘一叶薄荷,深深嗅闻着它的清香,仿佛感受到了来自祖先和血脉的相连,闻到了亲人和家乡的味道,这不只是洋人的家园,也是华人的故土,墨尔本洒满了淘金客的血汗,也成就了那些胸怀梦想的前辈们。
后来,在报纸上,我又看到维州有个叫本迪戈的小镇,那里有一群长着白人面孔自称为华人后代的洋人,他们在寻根,寻找着他们的祖先——当年来自遥远的东方神秘国度的淘金客的家史,寻找着那些梳着长辫子的男人凭借着怎样的勇气远涉重洋,来到这片荒蛮之地淘金的,又是如何在获得财富之后,娶了与他们生活习性,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白人女子,生下他们这些长着白人面孔,却有着一颗中国心的后代,在墨尔本开枝散叶,落地生根的。
最初对墨尔本的陌生和疏离感逐渐烟消云散,因为你踏在祖先走过的土地上,与和你长着一样的或不一样的面孔,也许内心也是流着华人血液的人们同行,只会感受到亲切和宁静。
包容、共荣、友好、多元文化是墨尔本城市的主基调,当然,也会有些杂音和歧视,以及个别政客的别有用心,但终究只是极端个别现象,永远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我们国家应该鼓励移民,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中国人生生不息地奋斗精神,传统美德在整个地球村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作为一个对墨尔本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我把墨尔本视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990年1月,我初次踏入澳洲墨尔本,在墨尔本整整生活了接近四年时光,可以说,我的青春岁月的痕迹,在墨尔本街头留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国家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但历史欠账太多,因此与国外的差距非常大。记得当时我的家乡-上海,还没有地铁,没有私人汽车,我们用的还是公用电话,马路上到处都是自行车......,而当时的墨尔本,已经是个非常繁华,非常发达的城市。马路上都是呼啸而过的私家车,城市里到处都是绿荫环绕的公园,一幢幢精致漂亮的小楼整齐排列在绿树掩映的小路上,让人叹为观止。
九十年代中期我结束了澳洲的留学生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何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环境回到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的家乡?我的直觉告诉我,我的祖国即将迎来腾飞的曙光,我们的未来也会越来越美好。
经历了很多挫折磨难,借助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私人汽车我们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也有了,互联网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上海也逐渐恢复了过去的辉煌。
2014年,在离开墨尔本整整二十年后,我与家人再次踏上了墨尔本的街头,这一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是孤单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而是携同家人一起看以往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因家庭原因,我们在墨尔本安家落户,我在上海和墨尔本两头跑,闲暇时与家人趟漾在墨尔本街头乡村,或者拜访朋友,与澳洲本地的朋友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快乐。结合两段生活经历,我想谈谈对墨尔本的看法,在这敏感的时候,或许会让某些人觉得有点做作,唉……,不管那么多了,该说就说吧!
环境:墨尔本之所以能够连续获得最宜居城市的荣耀,与这个城市的优越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墨尔本无论是哪个角落,都有着良好的环境保护状态,公园多,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住适宜,气候宜人。
人文:墨尔本所处的维多利亚州,在澳洲仅次于新南威尔士州,经济发展均衡,文化设施众多,并有墨尔本大学、莫纳许大学、皇家理工学院等众多知名高校,文化氛围浓厚。由于多民族融合已成为主流,白人至上至上在墨尔本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有着良好和谐的关系,你在墨尔本大街小巷可以品味到最正宗的世界美食,可以观赏到世界各地的人文风俗,在墨尔本有小意大利区、小阿拉伯区、小希腊区、小越南区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华人区,这已经不再是指在墨尔本市中心城区的China Town ,而是一系列新兴华人区,你完全可以享受到国内各地的美食,煎饼、麻辣烫、小笼包、豆浆油条......,你能想到的基本上都能找到。
治安:墨尔本的治安整体秩序良好,但个别地方偷盗行为屡禁不止,我周围的朋友有被人上门偷盗的事件发生,白天光天化日之下开着卡车来盗抢,警察破案过程复杂,效率低下。但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大,因此整体评价中上吧!
教育:澳洲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当然一些私人名校虽然学费昂贵依然席位抢手。总体来说,小学初中阶段学习压力不大,没有回家作业,也没有课外补习,孩子们可以愉快地度过少儿时代。但高中阶段的学习非常紧张,从11年级(国内的高二学级)起,维洲的重要高考VCE拉开序幕,直到最后12年级结束,一共有六门课程要考试,有必修课程考试和选修课程考试。进入大学的门槛不高,但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学位证书并不是一件省力的事,越是名校越难毕业。
交通:墨尔本没有多少高架快速路,基本上就是城市道路,这一点与我第一次在墨尔本的经历没有多大变化;地铁线路还算密集,但班次间隔较长,非高峰时段20分钟左右一班,且票价不便宜;巴士线路复杂,等候时间更长;出租车太贵了,而且没有扬招,必须电话预约或去指定地点搭乘,网约车还算不错,但同样车资昂贵。
住房:墨尔本的房价仅次于悉尼,近几年来房价上涨过快,普通的家庭都有房贷压力,但相对国内而言房价依然是相对较低,性价比超高。我们在Glen这个新兴华人区域,14年购入的独栋房,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当年的价格是170万澳元,相当于800多万人民币吧,现在升值到了230万澳元,合人民币1100万人民币,相对上海房价依然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大概先说这些吧,总而言之,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国内目前的生活水平与澳洲相比有了巨大的发展,而澳洲的基础设施进展缓慢,互联网时代优势在澳洲表现一般,缺乏国内便利发达的电商产业,生活节奏处于慢半拍状态,与国内热火朝天的发展相比,墨尔本的世界依然是我行我素不紧不慢地向前迈进。
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墨尔本长住过多年,很喜欢墨尔本!简要几个方面:
首先是它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床上都有被子,只是厚薄之分。作为女人,作衣上可以是混搭风,比如穿体恤再加条围巾,很是时尚和舒服,没有任何人会觉得你怪。
第二,饮食上,因为是海边,海鲜就不用说了,一次去海鲜市场买三文鱼,一条五、六斤左右的新鲜三文鱼,只花了不到50澳元。因为是移民国家,所以全世界的食物都有吃还很正宗,比如有正宗的川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
第三,因为特别喜欢运动,墨尔本的男人很帅,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还不觉得帅。City、海边、路边,到处都是帅哥,让人感觉也是墨尔本的风景线。
第四,墨尔本还有一大好处,咖啡好喝,在哪里都是一个价格。不象国内,比如在一个豪华一点的商场,明明是30元一杯,无理由的就要涨成50。
哈哈,就这几点吧。
长期居住在墨尔本是怎样一种体验?
1、有钱人可以来,自在。2、沒钱的可以来,打黑工,苦钱。3、气候温差大,10C温差。每年两季,雨季、旱季。雨季即冬季,5一10月,气温还行,冷,不寒。旱季即夏季,11一4月,酷热不过10天,偶有狂风不过7天。4、花粉症,扺墨后2一3年发作,10一11月症期。鲜有人逃脱。5、小时工资,黑工平均$17/小时。日结。工作强度参照富士康。6、残障人士照顾真好。衣食无忧,连带家庭。7、单亲妈妈,照顾真好,福利真好。8、小微企业很辛苦,收入紧巴巴,赚大钱休想。9、企业税收杂费项目,标准透明。10、警察真不想多事。见过对警察说,不给他买饮料他就去偷,警察买了。有时路人也给买。笑笑!11、严守交规。出事不和稀泥,这点十万个赞。12、禁止售给18岁以下人烟草、酒精饮料。对商家处罚很严,钓鱼持法。13、养猫较贵。每年猫的生日,诊所会寄贺卡。14、华人还是华人。15、轻工业、重工业都少,资源人丰富,人口少。16、邻里关系简单,有礼貌,注重花园形象。17、马路3车道铺沥青路面,夜间,快速,不待天明。18、蔬菜、水果大规模采购供应超市,品种单一,固化。19、公立中小学,学生、老师都轻松。找老师麻烦,休想。不听课,随便。有兴趣的条友,请接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