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贬值得这么厉害?
不是大学生被贬值了,而是现在基本上已经普及大学了,所以只有更高学历更专业的人仕才会有优势。普通大学生哪里也不差缺。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贬值得这么厉害?
说几个自己的感受。
第一,说大学生贬值厉害,大多是拿现在的大学生和自己当时比较,1997年考入大学的是100万人,2017年近800万,人数多了八倍,中国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平均质量肯定会下降。
第二,现在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经济压力不大,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努力工作是唯一出路,所以表现出工作上的主动性不够。
第三,在国外大学已经普及的职业规划,在国内因为意识和专业人员缺少的原因,绝大多数同学得不到有质量的职业规划咨询,导致他们第一份工作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从用人单位角度,就会觉得不好用,能力差,贬值。很多同学,甚至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大学里稀里糊涂的就毕业了,接着又稀里糊涂地失业了。
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定个工作方向不难,但是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还是自己擅长的,又跟自己所学专业结合的,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每个同学都尽早的确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无论考研、出国还是直接就业,大学期间都围绕这个方向积累知识、技能、实习经验,包括考取相关证书,这样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竞争力就很强,企业也喜欢要这样的同学:职业规划清晰、稳定可以培养,熟悉工作岗位、上手快。这样就不会出现贬值的现象了,最关键的是,因为是用到最擅长的地方,大学生工作起来更有兴趣、更容易克服遇到的困难,晋升就快。退一步说,即使第一份工作不是最适合的那个,因为知道目标是什么,一有机会你就会争取调岗,不会没有方向的焦虑。总之,贬值的现象的确存在,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现象,是可以逐渐扭转的!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贬值得这么厉害?
很多人会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就是觉得以前的大学生值钱一点,现在的大学生廉价一点,所以说大学生现在贬值的厉害。
这句话初一看,好像很有道理,而且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以前的大学生数量少,现在的大学生数量多,所以就感觉多了不值钱了,贬值了。
但实际上,用以前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比贬没贬值,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就好比十年前的一个国光苹果一毛钱,和今天的一个红富士苹果一块钱,请问贬值了吗?
首先,主体不同,就不具备可比性。
其次,学生不是货币,也不是商品,不能用贬没贬值,或者值钱不值钱去衡量。
近些年来,确实由于社会、经济、人口、教育环境等等因素,导致了连年的“最难就业季”,但其实以前的大学生就业也同样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以前大学生数量少,但是社会上可提供的职位数量也少。今时今日,大学生数量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职位也是多到让人花多眼乱、举棋不定。
所以说,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价值,当然也一定存在着各自的劣势和不足。但不管是什么时代,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就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需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去创造时代所需要的价值。
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心态,挖掘并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一面,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独特的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