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吉安,你想起的第一个名人是谁?
江西吉安是一块红色土地,名人辈出,现列写几位江西省吉安市的开国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余秋里(1914.11.15—1999.2.3),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吉安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兴初(1912年8月23日—1985年10月5日),江西吉安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袁升平(1912年-2003年),原名袁兴旺,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周贯五(1902—1987),江西吉安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第二副部长,浙江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彪(1910——1981),江西吉安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政治委员,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作鹏(1914年4月24日-2009年1月3日),江西吉安人,开国中将。1973年8月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郭林祥(1914年-2010年4月25日),江西吉安永丰人,开国少将,后晋升为解放军上将,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还有:
△王道邦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王恩茂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王辉球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匡裕民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刘西元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旷伏兆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吴法宪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吴富善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长。
△张国华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钟汉华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萧望东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梁必业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彭 林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彭嘉庆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蔡顺礼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提起吉安,你想起的第一个名人是谁?
江西吉安放在全国来说,并不是个著名的城市,不过,它作为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唐朝到清朝共涌现出了三千位进士,有诗赞之曰:“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此外,吉安还有着“状元之乡”、“才子之乡”等美誉,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这里诞生和长大。
说到吉安的历史名人,写出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明成祖朱棣赞为“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的名臣解缙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笔者最先想到的还是《醉翁亭记》中自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代大家欧阳修。
北宋景德四年(1007),欧阳修出生在庐陵,或称吉州永丰,也就是今天的吉安市永丰县一带。欧阳修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贫,但其母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她亲自上阵,教欧阳修读书写字,因为没钱买笔墨,欧阳修便“以荻画地学书。”
欧阳修没有辜负母亲的苦心栽培,“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天圣七年(1029),欧阳修参加国子监考试,连中监元、解元,又在省试中考中省元,不过那一年,十九岁的天才王拱辰横空出世,在最终的殿试中一举夺得状元,连欧阳修的风头都被他盖过了。
后来,主考官晏殊曾说,欧阳修没有夺魁是众考官想要将他身上过剩的锐气挫一挫,以帮助他成才。殿试后,欧阳修受封为西京推官,负责在北宋的西京洛阳审判案件,在这一时期,欧阳修写了许多讨论时事的文章,又结识了许多意趣相投的文人,如梅尧臣、尹洙等,“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官位的升迁,欧阳修渐渐没了那么多悠闲时光来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被召回汴京,担任馆阁校勘,工作量陡然增大许多。后来,范仲淹因改革主张遭反对而被贬谪,欧阳修则因责备反对派而被归为范仲淹同党,左迁为夷陵县令。
几年后,欧阳修、范仲淹先后回到朝中,两人共同推动了“庆历新政”的实施。然而,改革仅持续了一年多就宣告失败,欧阳修再度因替范仲淹鸣不平而被贬到滁州。在滁州,欧阳修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并写下《醉翁亭记》等名篇。
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回朝任翰林学士,嘉祐三年(1058),加封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两年后,欧阳修升任枢密副使,第二年加官参知政事。宋神宗时,王安石厉行变法,而年迈的欧阳修则不看好这个后辈过于理想化的改革措施。
最终,王安石变法黯然收场。而欧阳修则于熙宁五年(1072)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赠谥号“文忠”,他虽然身死,但“庐陵欧阳修”的称号一直被后世传扬,在吉安诞生的无数文人墨客中,欧阳修也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