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山西省长治市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名人辈出,现列写几位,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张文舟(1912-1986),山西沁县人。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参谋长,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系主任,装甲兵学院第一副院长,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长。
△李懋之(1907年11月—2009年2月11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村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副参谋长、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61年年晋升为少将;
△戴苏理(1919年11月—2000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戴家庄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省长、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王中青(1910—1990),山西省长治市捉马村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太原市教育局长、省文教厅副厅长、省人委文教办公室主任、山西省副省长等职。有专著《评三里湾》等出版。
△史纪言(1910—1983)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山西日报》社长、总编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省革委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我天天都想离开长治这个地方,原因如下:一、想在这里办事,处处得有关系,得有人,就连去医院看个病,没关系别想一次看好,不会给你好好看的。
二、物价高,工资低,房价高。生活再这里的人们,我感觉普遍幸福感不高。
三、这里气候干燥,遇到刮风天气,尘土飞扬,衣服,鞋子,经常是脏的,有鼻炎的很难受。
四、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当然也有很多友善的。
五、交通不台方便。
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谢谢邀请
长治市是山西省的一个中等市。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去过这座城市,但却在2002年通过辽宁省委主办的第六期《党员特刊》的《请您参加》一文的学习,了解了中共长治市委关于狠抓舆论监督工作的相关情况。对其印象特别深刻。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文章说的是关于中共长治市委,在时任市委书记吕日周同志主持下,狠抓舆论监督工作的事情!
看完这篇新闻报道之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感触颇深。觉得长治市委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确实抓得很好,也很有成效!
好就好在:一是认识高。长治市委对于抓好舆论监督,能够推动与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明确,态度端正。市委书记吕日周同志,亲自要求《长治日报》必须天天都有批评报道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有声势、有力度、有深度;二是决心大。为了便于操作,市委不仅在2001年1月通过八届二次全会制定了《中共长治市委建立“五大监督”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文件,而且对监督的对象也作了明确。上自市委领导干部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法律许可,都在舆论监督之内。确实动了真格的;三是效果好。舆论监督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极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全市的舆论监督工作如火如荼、气势如虹。舆论(新闻)监督工作,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群众茶余饭后广泛议论的话题。进入2002年以后,《长治日报》的发行量和长治电视台的收视率都有大幅度增长和提高。
当年,长治市委通过新闻媒体所作的舆论监督工作,给了我非常深刻的记忆!
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80、90年代小偷很多,长治叫贼,贼也胆大,有时候明目张胆的偷,周边县城人害怕去长治。我有一年夏天在长治最繁华的路口,长治人叫他十字街人行道上,我穿西装未系扣子,迎面过来二个人,二人并肩走着,在和我相遇时突然分开一左一右把我夹在中间,二人同时掀开了我的西服左右面,同时把手伸进了西服里面的左右口袋,同时间掏出了我西服里的东西,一看里边没有钱,还骂人,穷鬼。我忙说,哥们,我就在这条街上上班,小偷这才走开,没丢东西,人也平安,想想当年长治小偷有多张狂,治安有多么差。
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长治学院南校区曾经的男女混合宿舍楼!老顶山的炎帝像以及食堂打饭阿姨手指沾到碗里打饭和吆喝拿饭的模样!
大学最美好的时光就在长治度过的!那是一个干净卫生的小城市,但对我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那就是我梦想中繁华的城市应该有的样子!
长治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山高又陡,夏天很热,冬天的风像刀割一样的疼。
工资收入偏低,但是物价一点也不低,房价在市区也挺高。
工厂少,所以当地人没有正式单位的,大部分都选择到发达的省市去打工,要不然孩子连媳妇都娶不上。彩礼高呀[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