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称得上福州历史十大名人?
福州的十大历史名人不好评选,因为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准,借此题目,介绍一下历任福州军区的司令员,他们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是:
△叶飞(1914年5月7日-1999年4月18日),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是福州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海军第一政治委员、海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开国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曾任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皮定均(1914年8月30日—1976年7月7日),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人,开国中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24军军长、志愿军第9兵团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开国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江拥辉(1917年—1991年2月13日),江西瑞金人,开国少将。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沈阳军区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谁称得上福州历史十大名人?
1.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9月20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硝烟。
2.沈葆桢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8大名臣之一,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1867年)沈葆桢任船政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达到事业的顶峰。
3.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出版有《严复全集》。
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4.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当代数学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第一人。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5.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955年4月),女,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她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
6.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译作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
七、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又称“八闽人祖”“绍越开疆”“功垂闽峤”等。对福建的历史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奉行“保境安民”,一心一意谋发展,护统拒独;开四门学,广兴教育,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和农业技术;开甘棠港,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扩建福州罗城和南北夹城,奠定福州城市空间格局和里坊制度的基础;整顿吏治,设招贤院,吸引中原人才,传播儒学文化,使福建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因而,王审知在福建享有极高声誉。
八、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明朝大臣,福建福清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万历、天启年间,叶向高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大臣。在任期间大败倭寇、驱赶荷兰入侵者,粉碎了他们霸占台湾的图谋。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叶向高鼓励、推荐好友沈有容出任福建水师参将,率军平倭。东沙大捷后欣然赋诗相赠。
叶向高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善于决断大事,为万历皇帝出谋划策,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更对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向高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初年,叶向高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