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有哪些名人?

介绍三位河南省平顶山市走出来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曹刚川,河南平顶山市舞阳县(现舞钢市)武功乡曹集村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35年12月生,1956年7月入党,1954年7月入伍,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上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是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贾廷安,河南平顶山市叶县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52年9月出生,1972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历任中央军委主席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军委主席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等职务,2011年07月,晋升上将军衔。

△田红旗,女,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2011年11月加入民革,198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流体力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第十一届全省委员会主席。

河南平顶山有哪些名人?

孟诜(621----713),唐汝州人,进士及第。曾在朝廷中任凤阁舍人。长安三年(703年),拜同州刺吏,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705——707年)中,告老还乡。孟诜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在家居住期间,常去伊阳山里 采集草药,济事救人。《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孟诜著有《食疗本草》、《必效方》、《补养方》各三卷,另撰《家》、《祭礼》各一卷,《丧服要》二卷。其中《食疗本草》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食疗专著。

中国刘姓始祖刘累,库区乡人。生于公元前1904年,卒于公元前1820年,终年84岁。 

刘累生卒均在龙年。出生时一只手有纹,形似“刘累”二字,另一只手纹为“龙”字。天生的养龙专家也。据《左传》记载:“到了夏代,国君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汉水各两条,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饲养,而又没有找到豢龙氏。有陶唐氏已经衰落,后来又有刘累,向豢龙氏学习驯龙,以此事奉孔甲,能够饲养这几条龙。孔甲嘉奖他,赐氏叫御龙,用他代替韦的后代。龙中一条雌的死了,刘累偷偷的剁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吃了,后来又让刘累再找来吃。刘累害怕而迁到鲁山(鲁即今鲁山)”。由此证明,在大约4340年前的夏朝,刘累就定居鲁山了。《古都偃史话》一书,记载刘累惧怕孔甲帝治罪而携带家小逃迁鲁山,成为河南刘姓最早的一支。因此,历经数百代,他的子孙已遍及华夏大地。所以刘累是中国刘姓始祖,当之无愧。刘累因养龙而驰名天下。《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了他的事迹与史迹,是鲁山县早在上古时的历史名人。刘累具体籍贯是在耿集附近的邱公城庄。现在已被昭平台水库淹没。

刘累在故乡鲁山留下了许多古迹。一是尧山尧祠(石人山即古称尧山),二是尧山尧(在董周乡境),三是金山环上之刘累亭,四是邱公城(刘累故邑),五是刘累的传说。这些文化遗迹对研究夏代历史很有作用,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牛皋,字伯远,宋代抗金名将,岳家军中的副统帅,鲁山县熊背乡石碑沟(村)人。生于公元1105年,卒于公元1147年,终年42岁。

牛皋自幼爱习武骑射,曾在射圃(今射道街)比射较量,得名射士,被西道总督管翟兴荐为保义郎,讨贼三战三捷,晋升为荥州刺史中军统领。金人再攻京西(今洛阳市),牛皋与金决战10余次,皆捷。加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团练使,京城留守上官悟辟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今湖北襄樊市)提点荆狱。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牛皋潜军于宝丰宋村(今白龟山水库),击败金军。转和州(今安徽和县)防御使,充五军都统制。后战金人于鲁山邓家桥(今辛集乡邓寨),屡战屡捷,战场遍及数省,战功到处可见。故而官职也多:西道招抚使、安州观察使、蔡州镇守使、亲卫大夫等。此时加入岳家军,制置江西、湖北。岳飞大喜,辟为唐、邓、襄、郢(回州)安抚使。不久,改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后来,伪齐将领李成、王嵩占据襄州、随州。岳飞部将张宪、徐庆攻随州不下。岳飞派牛皋前往,牛皋不到三天,便斩王于马下,得降卒5000余人,收复了随州。乘胜又击败李成,收复了襄阳。金人攻打淮西,岳飞派牛皋度江,自己提兵与牛皋会师。牛皋对金人大声喝斥:“哇呀呀!俺牛皋在次,看我射穿尔等咽喉,斧劈上将首级!”那金兵金将,已经多次见过牛皋勇不可挡,战场上杀敌,面无惧色,如同过年一样高兴。金军闻声色胆不战而退,牛皋率军追击30多里,斩金军头领十五、六人。被升为宁国军承宣使,荆湘南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岳家军的副统帅。不幸,在岳飞遇难后,牛皋遭奸贼暗算,食物中毒身亡。葬在江西西湖畔。其鲁山家乡族人,为便于纪念他,设衣冠冢于原籍石碑沟,世称牛皋坟者即此。牛皋后代移居让河乡袁寨南山(西射坡),后因建机场再迁石佛寺落户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山县二郎庙乡墨庙村人,生于公元前495年,卒于公元前405年(?),终年90岁。  

因为他的学说符合平民的利益,所以被称为平民圣人。“兼相爱”与“交相利”,是他的根本主张。国家的富强、人民的繁荣兴旺、政治法律的廉明,是他的主张要达到的目的。他倡导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他处处为平民着想,所以墨子的政治主张就是反贵族、反特权、反专制、反暴政、反官僚、反腐败;主张平等、尚贤、尚同、和平(无战争)等,以达到拯救天下的目的。所以深得民心。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从墨家的学说中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因此,在当时儒家声势浩大而墨家作为与儒家对立的新生学术团体的出现,居然能够站稳脚跟,获得与儒家平分秋色,甚至后来者居上的地位。可见墨家学说深得人心。史称“儒墨”并称“显学”就是有力的证明。墨家学说在当时,自君主到庶民和各个阶层,均有着强烈兴趣。墨子著作71篇,历史有损失,现仅存53篇被保留在《墨子》书中,墨子著《墨经》361条,分《经上》、《经下》与《经说上》、《经说下》。概括了墨子及墨家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有中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是墨子及弟子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