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记载中,有哪些人活到了99岁以上?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活过100岁以上的名人就不少,现罗列几位,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雷洁琼(1905年9月12日—2011年1月9日),106岁。祖籍广东台山,生于广州市。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100岁。藏族,西藏拉萨人,开国中将军衔。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巴 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101岁,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震(1914年10月5日-2015年9月3日),101岁。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人,开国中将。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肖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102岁,湖南嘉禾人,开国上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105岁。辽宁省海城市人,开国上将军衔。曾任中顾委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袁宝华(1916年1月一2019年5月9日)103岁,河南南召人。曾任中顾委委员、国家经委主任。
△曾思玉(1911—2012),享年102岁,江西信丰人,开国中将。曾任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101岁,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罗元发(1910—2010),101岁,福建龙岩人,开国中将。曾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在古代历史记载中,有哪些人活到了99岁以上?
姜太公在母肚子里怀了800年,出生时,须发皆白,人称“太公”,长大后,保了“周朝”800年帝业。
在古代历史记载中,有哪些人活到了99岁以上?
古代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活过99岁以上的不多,据我所知有以下这么几个:
1.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还有一说公元541-682)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活过了一百岁,孙思邈是药王爷,养生必定有一套。
2.张定边是元末明初著名将军,只可惜保错了人,也是活过了一百岁,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其实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医院条件如此发达也没有几个活到99岁的,我看了一下资料,我国当代著名人物有以下这么几个,统计的不全不要见怪。
1.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100岁。藏族,西藏拉萨人,开国中将军衔。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2.巴 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101岁,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3.张震(1914年10月5日-2015年9月3日),101岁。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人,开国中将。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4.肖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102岁,湖南嘉禾人,开国上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5.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105岁。辽宁省海城市人,开国上将军衔。曾任中顾委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如果还有知道的可以补充,评论区见!
在古代历史记载中,有哪些人活到了99岁以上?
古代的百岁老人记载中很多,但是是否真的是有那么大的岁数,那就难以确定了,毕竟古代没有现在这样的户籍制度和出生证明,就算是当时的人也很难弄清楚。尤其是当时的一些装神弄鬼的方士,经常吹嘘自己有几百岁的年龄,见过什么西王母之类的仙人,这当然都不可信。勉强要说可信的,只能是在正史中有记载,而且通过不同的史料可以印证的人。下面就介绍几个比较可信的百岁老人。
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国王赵佗,享年103岁。南越国就是今天的广东。赵佗原本是秦始皇时代的将领,奉命征讨南越。结果没想到秦朝灭亡了。于是,赵佗就在广东自立为王,成为了割据势力。他后来对汉高祖刘邦称臣,又和汉武帝打交道,年龄肯定是超过了一百岁。是不是103岁,这个有争议,但赵佗是唯一一位活过百岁的帝王这是肯定的。
唐朝时期的医学家孙思邈,享年120岁——165岁。孙思邈的事迹在南北朝的北周时代就有记载,据说他生于西魏时期。隋文帝杨坚曾经招他为官,但是孙思邈没有去。后来,唐太宗把他请到了长安,亲自接见了他。魏征为了编写南北朝时期的史书,还曾经向孙思邈请教过问题。后来直到公元682年,武则天都自称天后了,孙思邈才与世长辞。关于他的年龄,有各种说法,不过,超过一百岁是肯定的。因为他当初见到唐太宗的时候就自称七十多岁了,而他显然也不可能是一个年轻人装扮成老人的样子去骗唐太宗。此后,孙思邈在唐朝的官场上又活跃了半个世纪左右,你想他该有多大的岁数?
叶法善,唐朝时期的道士,享年107岁。叶法善在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661年)因为名气太大,被唐高宗招到宫里。此后,他就一直混在长安城,混了六十多年,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公元722年才去世。如果当初叶法善初到长安,见到唐高宗时是一个毛头小伙子,那么唐高宗显然不会信任他,不会把他当大师供养起来。因此,叶法善没有一百岁也会有九十多岁,绝对是一位长寿老人。
到了明清时代,由于距离现在比较近,各种资料很多,所以明清时代的百岁老人可信的比较多。这其中有个乾隆年间的老举人,名叫谢启祚。这老头是个科举迷,拼了老命也要挤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然而他总是落榜,说啥也考不上。有的官员见这老头这么痴迷,挺可怜的,就打算把他的名字报上去,让皇帝恩赐他一个举人。可是谢老头说啥也不干,非要自己考上不可。结果到了他94岁那一年,他终于考上举人了。偏赶上这一年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乾隆说要在翰林院找个比自己年纪大的翰林来点寿烛。可是翰林院没有这么大岁数的翰林啊!于是大家只好在新晋的进士里选一个,可是进士里也没有如此高龄的老人,结果就扩大到举人这一级,一下子就选中了谢启祚。谢启祚就这样当上了翰林,然后继续享福,一直活到了104岁才去世。清代对于考试举子的年龄管理得很严格,极少会有年龄不符的情况。因此,谢启祚的年龄是可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