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出过哪些名人?
从萍乡走出了18名共和国开国将军,有中将朱辉照、少将王六生、王耀南、甘祖昌、朱云谦等等,他们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再介绍几位从萍乡走出来的著名人物,他们是:
△蔡昉,江西萍乡人,1956年9月生,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丝绸之路研究院理事长。
△汤建人 ,江西萍乡人,1958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后,教授。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江西省监察厅副厅长、江西省政府投诉中心主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江西省委会主任委员。
△邹铭,江西萍乡人,1964年11月生,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历任民政部副部长、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改革办主任、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长、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萍乡出过哪些名人?
江西萍乡名人:19岁任司务长,29岁任旅政委,44岁授衔中将
江西萍乡是革命老区,自然出了很多革命前辈,比如少将甘祖昌、王耀南、王六生、朱云谦等。今天介绍的是萍乡的一名中将,他的名字叫朱辉照,是萍乡市莲花县人。
朱辉照中将从红军时期就是一名出色的政委,从连指导员一直做到师政委,利用自己的政工特长,与师长相互配合,带领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红军装备落后但是却能纪律严明,屡屡获胜,政委的思想工作功不可没。
在长征中,很多战士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险情况,沿途又多是雪山、草地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经常与敌军进行战斗。很多战士能够坚持走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就在于朱辉照这样的政工干部不断地贯彻正确的思想,让战士们更加清晰战斗目标,不断提高士兵素质。
在抗日战争时期,朱辉照是358旅715团的政委,记得《亮剑》中的赵刚政委吗?像赵刚这样的政委,在当时的八路军队伍中还有很多,朱辉照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1937年10月,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各地抗战运动风起云涌,朱辉照也奉命来到晋西北执行建党任务。朱辉照坚决执行命令,在各方势力云集的晋西北,克服重重苦难,与李建良、刘仁达等同志相互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成功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
1940年,面对日军的“扫荡”,29岁的朱辉照时任独立旅政委,和旅长王尚荣沉着应对,针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采取更加灵活的游击战术,在与敌人的周旋中寻找战机。战机属于有耐心的军队,7月4日,独立旅终于觅得机会,在兴县奥家坪一带设下埋伏,经过了两天非常激烈的战斗,终于一举击溃前来扫荡的日军,取得重大胜利。
朱辉照虽然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但是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一直谦虚地称自己是司务长出身。朱辉照是1911年出生的,加入红军的时候是1930年,正好19岁。刚进入红军的朱辉照,没过多长时间便因为文艺特长成为连队的司务长,主要负责宣传活动。可不要小看了红军的宣传队,在当时可是鼓舞士气、宣传红军的有力武器。不过朱辉照的司务长并没有做多长时间便被提拔为连指导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政委生涯。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萍乡出过哪些名人?
萍乡南坑七保一名同盟会创始人,22名黄埔出身
萍乡出过哪些名人?
尚立仁,张国涛。
萍乡出过哪些名人?
萍乡,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貌较为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
萍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萍乡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1.唐廪江西萍乡人,乾宁元年,登进士第,官秘书正字,有代表作《杨岐山》。
萍乡自唐宝历元年(825)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有129人在科举中取为进士,其中文进士122名(含莲花县21名),武进士7名。据史料记载,萍乡第一个取为进士的是唐宝历元年的易之武,接踵者为唐乾宁元年(894)取为进士的唐廪。
2.吴希奭吴希奭(1237年—1279年),字定高,号休甫,宋庐陵人,今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庐陵主薄,湖南招讨使。南宋著名抗元将领。
宋景炎元年(1276年),吴希奭响应文天祥勤王号召,组织义军,在莲花筑勤王台誓师抗元。吴希奭起兵勤王抵御外侮的事迹,已载入《宋史》。
3.刘元卿刘元卿(公元1544-公元1609),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吉安府安福县西乡(今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南陂藕下村)人。明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门后期大家,在理学、教育和文学等领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丰,有《刘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贤弈编》被收入“四库全书”。
4.刘凤诰刘凤诰(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5.喻增高喻增高(1803—1840),字清一,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人。喻增高生而聪颖,悟性极高。道光十五年(1835)钦取进士。以后任翰林院编修及国史馆协修。道光二十年(1840)病故于京都。
6.李有棠李有棠(1837-1905)字芾生, 清代的历史学家,今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 ,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享年六十九岁。
7. 李有棻李有棻(1842年~1907年),二十二岁时,考取拔贡(即每十二年各府取二名,各县取一名,贡入国子监学习的秀才)。李有棻先后做过广东高廉钦兵备道的道员,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最后做江西铁路大臣。头品顶戴,赠太子少保(俗称宫保)。
8.文廷式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9.朱益藩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
10.彭康彭康(1901年8月-1968年3月),字子劼,江西省上栗县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彭康是20、30年代沪上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先后翻译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等经典哲学著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