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1988年以后授衔的上将军衔,山枣庄市有3人,分别为李景、李继耐、刘书田。李继耐上将、刘书田上将我以前介绍过了,欢迎阅读加关注,他们都是枣庄市有影响力的人物。今天再介绍几位枣庄籍的将军,他们是:

△李景,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人,解放军上将。1930年3月出生,1945年底参加革命,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海军司令部任副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司令,海军副司令,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曾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党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李家祥,山东枣庄人,空军中将。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参军,197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历任、军政治部主任、基地政委、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环保督察组第四组组长。

△张仲先,山东省微山县韩庄镇后张阿村人,解放军中将。1940年加入八路军。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沈阳军区炮兵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政委、党委副书记、书记。第8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枣庄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张远芬。是他千里跋涉,决定了枣庄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开井口,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此地有井口,可以取煤化验,召开老工人咨询会。确定此地煤层广而厚。二、当时南方缺煤,必须经台庄运河码头运往南方。

还有,枣庄城在鲁南丘岭的山凹里,中兴公司安在这里相对安全而僻静。可以修铁路到台庄码头。北直达北京天津。

这里还有一些误会。由于枣庄中兴公司名气大。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以为枣庄是一个大城市,不知道枣庄比峄城台要小的多。安源大罢工时,枣庄煤矿仅有二千职工,连老少家属,不到两万人。共产党人郭子化扮行医落脚路边茅棚里,三年发展党员七人。生存艰难,人仅以温饱为幸,开展大罢工人太少。

解放后,毛刘多次谈到山东枣庄问题,不知道枣庄连个镇都不是。山东省委书记舒同一班人,研究了中央领导的意图,知道毛刘曾打算亲临枣庄发动罢工,与安源同步进行。因路途遥远,始终没有如愿。山东省委研究后,立马拍板,山东设枣庄直辖市,与济南青岛平级。一下提高了枣庄的地位。因人口太少,划徐州入山东,归枣庄管辖。为此闹了矛盾。徐州是历史名城,山东枣庄算什么东东,不就是挖几筐煤吗?两年后,又把徐州还给江苏。

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明确,时期和范围不确定。为此,我就从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找出几个令枣庄人感到十分骄傲的人物吧。

枣庄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泽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从古到今,名人众多,举不胜举。最具影响的人物有:

鲁班:古代建筑工匠,曾发明了以锯子为代表的许多工具。

墨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军事家。

刘子衡:著名爱国人士。率队参加了曲阜、兖州、邹、滕、峄等县的考古工作,为挖掘和丰富枣庄地区的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道南:青年时期投身革命,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创办了“华南书店”。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代表作《白毛女》。

洪振海:《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人物原型。抗日英雄。

将军三李:

李景(上将),李继耐(上将),李家祥(空军中将)。

改革开放以来,枣庄也涌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其中前任枣庄市委书记陈伟,满怀激情、极富魄力和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枣庄人民干了许多好事,为枣庄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至今仍被枣庄人民所传颂。

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列些几位从枣庄市走出的将军,看看他们是否枣庄市最具影响力的人,按出生年排序。

张衍(1917—2003),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祖籍山东省枣庄市滕州。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抗大政治教员,大队主任教员,抗大第6分校政教科科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情报处3科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豫西军区第5军分区副政委,中原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第2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科技大学校长等职。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杨广立(1918—1997),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柴胡店村人。1936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义勇总队第2大队班长,苏鲁义勇总队2营5连任指导员,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2营教导员,教导2旅5团2营教导员,第3大队政委,武工队副队长,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鲁南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组织股长等职。

参加过岗头山、攻打夏镇维持会的战斗,率部战斗在微山湖畔。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第3师24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山东野战军第8师24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24团政委,第三野战军22军64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过苏北、鲁南、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22军64师政委,22军政治部主任,舟嵊要塞区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舟嵊要塞区副政委,60军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书记等职。1964年4月晋升少将军衔。

杨斯德(1921—2018),山东省枣庄市滕州杨家行村人。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8年参加鲁南义勇队。曾任八路军114师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2大队政委,教导第2旅6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部长,第三野战军第34军100师副政委,第102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空军师政委,总政治部敌工部敌工处处长,总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兼广州联络局局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等职。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景,1930年3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人。1949年入党,上将军衔。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底参加革命,1946年参军,参加过孟良崮、鲁西南、兖州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战斗部队中队长,团空战射击主任,海军航空兵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司令,海军副司令,副总参谋长等职。

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1、造车鼻祖奚仲:奚仲是世界轨道交通的先行者,在德国奔驰汽车博物馆内摆放着他的遗像,德国人把他视为世界最早的车辆制造者,他的科技贡献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汽车不应忘掉这位汽车的鼻祖;

2、史学巨匠左丘明:左丘明是春秋末年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和 史学家,左丘明著有《左传》《国语》《世本》《春秋》的左丘明在我国文学史、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人文始祖黄帝:黄帝,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4、墨学大师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5、建筑学的鼻祖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枣庄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奚仲,任姓,奚氏,名仲,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人,东夷族。夏朝时期工匠,帝俊后代, 中国远古时期伟大的发明家,后世奉为车神,薛姓始祖之一。《滕县志》记载:夏禹之时,发明了两轮马车。造车有功,拜为车服大夫(“车正”),封为薛侯。后世在枣庄市薛城区千山头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当地因而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谚流传。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滕文公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华夏族,名宏,滕定公之子,当时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匡衡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 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 ,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李景

李景,男,汉族,1930年3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人,1945年底参加革命,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海军司令部任副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司令,海军副司令,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党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上将军衔。

李家祥

李家祥,男,汉族,山东枣庄人,1949年11月出生,1969年1月参军,197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空军中将军衔,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央环保督察组第四组组长,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

杨斯德

杨斯德(1921年11月17日-2018年9月7日),男,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杨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六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前方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民联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一00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李宜俊

李宜俊,1932年生,山东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后洪庙村人。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就从洪庙村村后流过。李宜俊少将河岸边的放猪娃,他喜欢运河水的清澈,更喜欢运河水的奔腾不息而又一往无前。他13岁时当上了村儿童团团长。1948年,16岁的李宜俊自愿报名参了军。1951年3月,李宜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他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首批入朝的部队。在朝鲜三千里江山,他和他的战友们炮火里冲,硝烟里闯,一直战斗到“停战协定”签字之后的1954年才随部队回国。

洪振海

洪振海(1910年—1941年),山东滕州人,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抗日英雄。自幼随父亲在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1938年3月18日,滕州被日军占领。洪振海和王志胜、刘景松正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洪振海抗日决心大,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排长,成为这支人民抗日武装的基层骨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