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哪些名人?
山东的名人,我已介绍了宋平、万里、罗干、谷牧、迟浩田、张万年等等,尤其是1988年以后授衔的解放军上将,大概在40位左右,欢迎阅读加关注。再介绍几位从山东大地上走出的名人,他们是:
△李鸿忠,山东昌乐人,1956年8月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师。历任 广东省副省长、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天津市委书记。
△于伟国,山东威海人(江苏太仓出生),1955年10月生,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0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历任福建省委书记,省政府省长、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鹿心社,山东巨野人,1956年11月生,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工程师。历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广西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刘奇,山东沂水人,1957年9月生,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历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山东有哪些名人?
山东名人数不胜数,各方面都有很多名人。今天介绍3位山东籍的开国少将和1位空军中将,他们是山东人的骄傲。
王文介(1916—1983年),山东省寿光市人。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8支队中队导员,第5大队教导员,山东纵队第1支队1团1营教导员,山东纵队第1旅4团政委,第11团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野战军7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不怕流血牺牲,英勇作战,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炮兵第3师政委,西安炮兵学校政委,第二炮兵副政委兼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政委等职,为部队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
王建青(1911—1991年),山东省新泰市人。抗战时期。曾任莱芜四支队1团4连指导员,山东纵队后方第一团政委,山东纵队第2旅6团政委,滨海军区第三分区副政委等职。翌年8月,改任滨海区人武部部长。他带领组织家乡农民加入抗战队伍,开展反顽斗争,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莱芜、孟良崮、豫东等战役,淮海战役中,在围歼黄维兵团时,他指挥4个主力团5300人,阻击敌军李延年两个半师4万人北援黄维兵团,激战7天,毙伤敌3000余人,保证主力全歼黄维兵团。随后参与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21副军长兼军参谋长,21军副政委,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光(1914—2001年),山东省聊城人。1934年任东北抗联副团长,1935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延安炮兵学校总务处处长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为培养我军炮兵人才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4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炮兵办公室主任等职。参加过长春、辽沈、平津等战役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炮兵师长、炮兵指挥所参谋长,解放军炮兵副参谋长、参谋长,第3机械工业部、第5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光,1922年11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人。1939年底参加八路军,曾八路军第115师343旅教导大队军事队党支部书记,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校部指导员,冀鲁豫军区特务营分总支部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野战军第5兵团第17军政治部干部科科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空军第3军政委,沈阳军区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解放军空军政委。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山东有哪些名人?
山东名人有:
1,杨广立(1918-1997),字泽普,山东省滕县柴胡店村人。1938年参加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8师24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24团政治委员。1949年部队南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6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22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60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少将。
2、杨介人(1909-1999),山东省蓬莱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蓬莱县人民政府警卫队教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55团参谋,第5支队19旅教导队队长,第5旅司令部作战科参谋,第13团参谋主任,第5旅作战科科长,山东纵队第3军区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作战科科长,第16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少将。
山东开国名将:
上将:黄献中(单县)、于际训(菏泽)、张建启(曹县)、刘成军(成武)、杨建亭(郓城)、王志诚(东明)、关 凯(东明)、邢世忠(济南)、张文台上将(胶州)、张连忠上将(胶州)、刘书田上将(滕州)、李 景上将(滕州)、李继耐上将(滕州)、张太恒上将(广饶)、李文卿上将(牟平)、张万年上将(龙口)、李新良上将(莱阳)、徐惠滋上将(蓬莱)、王瑞林上将(招远)、刘顺尧上将(招远)、迟浩田上将(招远)、隋明太上将(招远)、张 黎上将(青州)、杨怀庆上将(寿光)、许其亮上将(临朐)、王 海上将(威海)、孙忠同上将(威海)、迟万春上将(文登)、王茂润上将(荣成)、李耀文上将(荣成)、姜福堂上将(荣成)、刘振华上将(泰安)、宋清渭上将(陵县)。
中将:李元正中将(济南)、高金钿中将(济南)、赵兴元中将(历城)、朱 光中将(长清)、陈 瑛中将(章丘)、赵太忠中将(章丘)、丁继业中将(青岛)、孙思敬中将(青岛)、李鼎文中将(青岛)、高中兴中将(即墨)、李进民中将(平度)、康成元中将(平度)、李永金中将(胶南)、王同琢中将(淄博)、徐芳春中将(淄博)、徐寿增中将(淄川)、刘安元中将(高青)、、张仲先中将(滕州)、张辛业中将(利津)、陈先锋中将(利津)、巴忠倓中将(烟台)、王永明中将(牟平)、孔昭文中将(牟平)、曲振侔中将(牟平)、林基贵中将(牟平)、曲继宁中将(龙口)、杜恒岩中将(龙口)、赵炳耀中将(莱阳)、潘日源中将(莱阳)、王成斌中将(莱州)、张少华中将(莱州)、马殿圣中将(蓬莱)、李 平中将(蓬莱)、迟云秀中将(蓬莱)、崔 毅中将(蓬莱)、傅鸿基中将(蓬莱)、魏金山中将(蓬莱)、李清印中将(招远)、何林忠中将(招远)、林 虎中将(招远)、蔡仁山中将(栖霞)、杨发勋中将(海阳)、沈兆吉中将(海阳)、朱洪禧中将(潍坊)、苏士亮中将(青州)、聂奎聚中将(青州)、王金相中将(诸城)、田义功中将(寿光)、冯永生中将(寿光)、李洪程中将(寿光)、隋绳武中将(寿光)、王绪恭中将(安丘)、许乐夫中将(临朐)、谭悦新中将(临朐)、丛日刚中将(文登)、李世田中将(文登)、张德福中将(文登)、侯书军中将(文登)、王永国中将(荣成)、刘粤军中将(荣成)、刘智民中将(荣成)、向孝书中将(荣成)、孙景华中将(荣成)、张序三中将(荣成)、张序登中将(荣成)、陈小功中将(荣成)、陈培民中将(荣成)、房建国中将(荣成)、孙志强中将(乳山)、张宗德中将(乳山)、姜吉初中将(乳山)、王洪尧中将(济宁)、杨永斌中将(济宁)、尹凤岐中将(曲阜)、赵忠新中将(嘉祥)、张余亭中将(汶上)、姜洪泉中将(梁山)、王洪光中将(新泰)、白 泉中将(肥城)、阴法唐中将(肥城)、吴玉谦中将(宁阳)、高守维中将(五莲)、张进宝中将(莱芜)、张伯祥中将(莱芜)、景学勤中将(莱芜)、郑 惕中将(临沂)、李连秀中将(沂南)、刘立封中将(沂水)、刘红军中将(平邑)、寇宪祥中将(平邑)、冯兆举中将(莒南)、杨汉文中将(临沭)、梁秉治中将(乐陵)、陈显华中将(禹城)、张 超中将(宁津)、张文华中将(宁津)、刘存信中将(庆云)、刘存智中将(庆云)、王太岚中将(齐河)、吕登明中将(齐河)、葛东升中将(武城)、刘宝臣中将(临清)、郭洪超中将(冠县)、曲方桓中将(滨州)、李殿仁中将(滨州)、何为荣中将(滨州)、马凤桐中将(无棣)、毕惠义中将(邹平)、张 明中将(邹平)、高 克中将(邹平)、黄献中上将(单县)、于际训中将(菏泽)、张建启中将(曹县)、刘成军中将(成武)、杨建亭中将(郓城)、王志诚中将(东明)、关 凯中将(东明)。
少将:牛玉山(荷泽)、白崇明(荷泽)、孙启祥(荷泽)、李启胜(荷泽)、侯 固(荷泽)、宋朝诗(曹县)、李德义(单县)、孟昭斌(单县)、黄义昌(单县)、李思怀(成武)、杨洪立(成武)、高太存(成武)、王海运(巨野)、刘天和(巨野)、姚念学(巨野)、刘传运(郓城)、杨学军(郓城)、张 军(郓城)、张 均(郓城)、张思敬(郓城)、黄广祥(郓城)、薛巨福(郓城)、石世印(鄄城)、陈泽亮(鄄城)、周登武(鄄城)、南启祥(鄄城)、赵胜一(鄄城)、张振江(定陶)、朱文山(东明)、吴长芳(博平)、魏凤和(博平)、 王永生少将(济南)、王福成少将(济南)、王毓源少将(济南)、刘绍亮少将(济南)、乔永立少将(济南)、李大同少将(济南)、李济生少将(济南)、张 立少将(济南)、张志祥少将(济南)、陈继英少将(济南)、南兵军少将(济南)、赵 军少将(济南)、徐莉莉少将(济南)、曹秉晋少将(济南)、曹雪涛少将(济南)、徐文义少将(历城)、王海儒少将(长清)、陈兴印少将(长清)、万经常少将(章丘)、王存铸少将(章丘)、纪英田少将(章丘)、纪荣仁少将(章丘)、李洪福少将(章丘)、杨武文少将(章丘)、胡安福少将(章丘)、贺俊启少将(章丘)、王敬喜少将(平阴)、李世平少将(商河)、 王祖尧少将(青岛)、王继维少将(青岛)、亢正浩少将(青岛)、邢玉启少将(青岛)、曲卫平少将(青岛)、杜国胜少将(青岛)、陈辉亭少将(青岛)、武桂馥少将(青岛)、尚 宏少将(青岛)、姜可续少将(青岛)、姜春良少将(青岛)、姚树文少将(青岛)、高京政少将(青岛)、曾 淳少将(青岛)、王振初少将(胶州)、姚有志少将(胶州)、董祥启少将(胶州)、于正江少将(即墨)、王瑞昌少将(即墨)、于志坚少将(平度)、任成深少将(平度)、李曙光少将(平度)、丁桂阁少将(胶南)、王兆成少将(胶南)、刘载芳少将(胶南)、安郁宝少将(胶南)、王克卿少将(莱西)、、于同德少将(淄博)、马以芝少将(淄博)、王希山少将(淄博)、车全保少将(淄博)、毛文义少将(淄博)、吕义胜少将(淄博)、任光明少将(淄博)、李同茂少将(淄博)、杨 斌少将(淄博)、张传苗少将(淄博)、岳喜翠少将(淄博)、赵承凤少将(淄博)、赵荣堂少将(淄博)、高建一少将(淄博)、唐宗成少将(淄博)、穆若志少将(淄博)、王文宝少将(淄川)、牛克义少将(桓台)、胡庆新少将(桓台)、刘生辉少将(高青)、张孝德少将(沂源)、李宜俊少将(枣庄)、李家祥少将(枣庄)、郑道光少将(枣庄)、秦启尧少将(枣庄)、崔昌军少将(枣庄)、樊印光少将(枣庄)、丁志坚少将(滕州)、王兆宇少将(滕州)、王兆琪少将(滕州)、刘子贤少将(滕州)、刘桂茂少将(滕州)、杨位业少将(滕州)、杨位环少将(滕州)、沈善文少将(滕州)、张兆垠少将(滕州)、张振德少将(滕州)、张家军少将(滕州)、赵家德少将(滕州)、种明辉少将(滕州)、侯贺华少将(滕州)、贺茂之少将(滕州)、徐金铎少将(滕州)、闫福祥少将(滕州)、魏 钢少将(滕州)、魏士河少将(滕州)、魏广坤少将(滕州)、 、刘建新少将(东营)、刘家新少将(东营)、陈耀武少将(东营)、隋建立少将(东营)、王树峰少将(利津)、刘榕民少将(利津)、李景华少将(利津)、郭立峰少将(利津)、王世恩少将(广饶)、王兴功少将(广饶)、司来义少将(广饶)、吕跃广少将(广饶)、李月润少将(广饶)、张西南少将(广饶)、高长泉少将(广饶)、徐宏亮少将(广饶)、、于 浩少将(烟台)、赵惠丰少将(烟台)、褚恭信少将(烟台)、蔡红硕少将(烟台)、权增德少将(福山)、于曰家少将(牟平)、尹静山少将(牟平)、刘联华少将(烟台)、孙昌军少将(牟平)、李宗安少将(牟平)、李惠礼少将(牟平)、战永盛少将(牟平)、梁芝泮少将(牟平)、丁士镛少将(龙口)、于景常少将(龙口)、王长富少将(龙口)、王绍惠少将(龙口)、王常富少将(龙口)、曲从治少将(龙口)、曲世德少将(龙口)、吕恒礼少将(龙口)、吕家书少将(龙口)、刘廷松少将(龙口)、刘金胜少将(龙口)、乔纯章少将(龙口)、孙其祥少将(龙口)、李天策少将(龙口)、李宗林少将(龙口)、吴庭志少将(龙口)、范作辑少将(龙口)、尚学琨少将(龙口)、郑有盛少将(龙口)、金显贵少将(龙口)、赵焕职少将(龙口)、荆心泉少将(龙口)、姜永兴少将(龙口)、秦义昌少将(龙口)、栾开军少将(龙口)、高延金少将(龙口)、高学敏少将(龙口)、谢建华少将(龙口)、于忠福少将(莱阳)、张齐红少将(莱阳)、盖龙云少将(莱阳)、董俊宽少将(莱阳)、董润民少将(莱阳)、王文成少将(莱州)、刘广浩少将(莱州)、刘鼎臣少将(莱州)、安文庭少将(莱州)、朱瑞云少将(莱州)、任焕彩少将(莱州)、杨群力少将(莱州)、张文才少将(莱州)、张毓清少将(莱州)、施安廷少将(莱州)、徐效武少将(莱州)、崔光祖少将(莱州)、宿双宁少将(莱州)、韩芳润少将(莱州)、宋占元少将(掖南)、宁文烟少将(蓬莱)、白藻香少将(蓬莱)、王登玮少将(蓬莱)、杨进国少将(蓬莱)、吴 齐少将(蓬莱)、冷韶昭少将(蓬莱)、张岳永少将(蓬莱)、段蕴铀少将(蓬莱)、郭铁男少将(蓬莱)、秦江昌少将(蓬莱)、梁 坚少将(蓬莱)、隋援军少将(蓬莱)、董吉顺少将(蓬莱)、景德敏少将(蓬莱)、谢修梧少将(蓬莱)、王庆扬少将(招远)、王振镛少将(招远)、刘广智少将(招远)、孙世聪少将(招远)、杨学林少将(招远)、徐滨士少将(招远)、秦永华少将(招远)、刘明仁少将(海阳)、孙景平少将(海阳)、张 波少将(海阳)、张志毅少将(海阳)、张秀夫少将(海阳)、修向辉少将(海阳)、黄辉道少将(海阳)、孙承军少将(栖霞)、赵玉山少将(栖霞)、胡晓峰少将(栖霞)、林英家少将(长岛)、王义生少将(潍坊)、吴乃文少将(潍坊)、张东盛少将(潍坊)、陈荫华少将(潍坊)、耿振江少将(潍坊)、徐国祥少将(潍坊)、魏光修少将(潍坊)、崔兴旺少将(潍坊)、任惟修少将(青州)、李光林少将(青州)、李传广少将(青州)、李宗德少将(青州)、吴方臣少将(青州)、贾晓炜少将(青州)、王明礼少将(诸城)、刘大为少将(诸城)、张华臣少将(诸城)、蒋金流少将(诸城)、魏殿礼少将(诸城)、王全博少将(寿光)、王锡友少将(寿光)、刘效礼少将(寿光)、刘福祥少将(寿光)、李万胜少将(寿光)、李树文少将(寿光)、李毓堂少将(寿光)、杨 闯少将(寿光)、杨福成少将(寿光)、张秀泉少将(寿光)、张明友少将(寿光)、郎守林少将(寿光)、郝永富少将(寿光)、袁训忠少将(寿光)、黄建华少将(寿光)、牛红光少将(安丘)、李书琪少将(安丘)、辛荣国少将(安丘)、赵 鳌少将(安丘)、王衍成少将(高密)、李功民少将(高密)、张昭福少将(高密)、张祥林少将(高密)、单既林少将(高密)、单继友少将(高密)、岳惠来少将(高密)、徐同业少将(高密)、赵家顺少将(昌邑)、姜言记少将(昌邑)、刘桂书少将(昌邑)、孙川流少将(昌邑)、冯祥来少将(临朐)、孙元功少将(临朐)、李金勇少将(临朐)、连世秀少将(临朐)、张希隆少将(临朐)、房忠贤少将(临朐)、赵立德少将(临朐)、高立元少将(临朐)、魏长安少将(临朐)、李长顺少将(昌乐)、李宗玉少将(昌乐)、张仁忠少将(昌乐)、陈廷侠少将(昌乐)、程童一少将(昌乐)、于 海少将(威海)、王日升少将(威海)、毕中平少将(威海)、曲寿堂少将(威海)、李建民少将(威海)、宋文洲少将(威海)、宋继龙少将(威海)、张立平少将(威海)、周建华少将(威海)、姜元臣少将(威海)、姜志增少将(威海)、戚务政少将(威海)、于 波少将(文登)、于常启少将(文登)、于德惠少将(文登)、马尚志少将(文登)、邓福成少将(文登)、邢书成少将(文登)、毕可周少将(文登)、毕自峰少将(文登)、吕一山少将(文登)、刘建昌少将(文登)、刘峻嶂少将(文登)、刘新海少将(文登)、祁 军少将(文登)、许凤林少将(文登)、宋举浦少将(文登)、宋普选少将(文登)、张建军少将(文登)、邵 昭少将(文登)、周贵祖少将(文登)、胡树杰少将(文登)、侯 华少将(文登)、高厚福少将(文登)、徐新江少将(文登)、戚建国少将(文登)、董润礼少将(文登)、谭国玉少将(文登)、马国连少将(荣城)、王 宁少将(荣城)、王 彦少将(荣城)、王志毅少将(荣城)、王克忠少将(荣城)、王秉芹少将(荣城)、王昭铭少将(荣城)、王毅力少将(荣城)、车铁军少将(荣城)、邢智勇少将(荣城)、毕鉴荣少将(荣城)、曲 文少将(荣城)、刘 勇少将(荣城)、刘玉斋少将(荣城)、刘世梁少将(荣城)、刘念远少将(荣城)、刘振岳少将(荣城)、孙本胜少将(荣城)、孙德信少将(荣城)、李小军少将(荣城)、张 弛少将(荣城)、张世平少将(荣城)、张立清少将(荣城)、张钟明少将(荣城)、陈小工少将(荣城)、陈树清少将(荣城)、胡仁海少将(荣城)、姜学福少将(荣城)、姜德廷少将(荣城)、姚洪章少将(荣城)、夏继明少将(荣城)、高爱读少将(荣城)、郭文玕少将(荣城)、闫基禄少将(荣城)、蔡公杰少将(荣城)、蔡毓通少将(荣城)、于明初少将(乳山)、毕泗振少将(乳山)、辛国华少将(乳山)、辛恕翰少将(乳山)、宋文玖少将(乳山)、陈伟彦少将(乳山)、焉华征少将(乳山)、隋卓照少将(乳山)、董兆良少将(乳山)、 刘启德少将(济宁)、何法祥少将(济宁)、周蕃玉少将(济宁)、高振普少将(济宁)、梁培桢少将(济宁)、穆振河少将(济宁)、孔庆新少将(曲阜)、孔繁顺少将(曲阜)、韩永录少将(曲阜)、徐洪章少将(兖州)、凤景泉少将(邹城)、张建华少将(邹城)、高长吉少将(微山)、曾宪民少将(微山)、张敬钊少将(鱼台)、柴金存少将(鱼台)、李成年少将(金乡)、苏希胜少将(嘉祥)、任金福少将(嘉祥)、杨则冉少将(嘉祥)、苏希胜少将(嘉祥)、张志强少将(嘉祥)、熊中民少将(嘉祥)、李文朝少将(梁山)、秦兰悦少将(梁山)、 尹序贵少将(泰安)、冯凯文少将(泰安)、刘殿长少将(泰安)、李文正少将(泰安)、吴化军少将(泰安)、张西绍少将(泰安)、张家骥少将(泰安)、张铭德少将(泰安)、赵景田少将(泰安)、袁仪荣少将(泰安)、肖殿川少将(泰安)、王金祥少将(新泰)、尹成富少将(新泰)、赵宗和少将(新泰)、王淑兰少将(肥城)、刘玉昌少将(肥城)、刘培庚少将(肥城)、阴法舜少将(肥城)、张杰传少将(肥城)、陈伟明少将(肥城)、武燕生少将(肥城)、聂洞庭少将(肥城)、梁秀田少将(肥城)、王长贵少将(东平)、石庆明少将(东平)、巩树林少将(东平)、刘金龙少将(东平)、刘鲁民少将(东平)、李树源少将(东平)、张 坚少将(东平)、张本忠少将(东平)、陈本金少将(东平)、侯云礼少将(东平)、郭庆生少将(东平)、郭安华少将(东平)、崔秀敏少将(东平)、张升伦少将(宁阳)、丁春元少将(日照)、王世志少将(日照)、王永华少将(日照)、王聪民少将(日照)、许传功少将(日照)、杜吉昭少将(日照)、张传诗少将(日照)、张鼎铭少将(日照)、庞维义少将(日照)、金培昌少将(日照)、相守荣少将(日照)、刘祥顺少将(五莲)、李存葆少将(五莲)、马 军少将(莒县)、张宝明少将(莒县)、唐明源少将(莒县)、曹际祥少将(莒县)、董守福少将(莒县)、薛彦绪少将(莒县) 、王玉仁少将(莱芜)、王俊彬少将(莱芜)、田爱习少将(莱芜)、刘轩亭少将(莱芜)、朱应泉少将(莱芜)、苏灿杰少将(莱芜)、崔成明少将(莱芜)、董学林少将(莱芜)、 马连山少将(临沂)、李素芝少将(临沂)、贾培铎少将(临沂)、顾荣祺少将(临沂)、姚挺进少将(临沂)、颜世忠少将(临沂)、朱继台少将(沂南)、李在堂少将(沂水)、张贡献少将(沂水)、张明义少将(沂水)、梅兴润少将(沂水)、胡秀堂少将(苍山)、陈庆华少将(平邑)、唐守扬少将(平邑)、倪善学少将(平邑)、孙忠泰少将(莒南)、张相农少将(莒南)、崔立学少将(莒南)、韩 强少将(临沭)、任万德少将(德州)、孙晓青少将(乐陵)、张建设少将(乐陵)、范长秘少将(乐陵)、郭培巩少将(乐陵)、王世平少将(禹城)、刘万贵少将(陵县)、孙华锋少将(陵县)、孙善德少将(陵县)、张玉堂少将(陵县)、张继温少将(陵县)、杨金池少将(宁津)、张 超少将(宁津)、张温树少将(宁津)、靳玉轩少将(宁津)、王冠德少将(庆云)、王铁翼少将(庆云)、李明让少将(庆云)、阎文彬少将(庆云)、曹淑信少将(临邑)、于怀谋少将(齐河)、吕登高少将(齐河)、宋长德少将(齐河)、邱士政少将(齐河)、昌业廷少将(齐河)、徐师樵少将(齐河)、王连平少将(平原)、李学通少将(平原)、李养珍少将(夏津)、张福奎少将(夏津)、刘庆昌少将(武城)、沈晓辉少将(武城)、蒋士良少将(武城)、 邓长宇少将(聊城)、张惠民少将(聊城)、赵孝起少将(临清)、韩志庆少将(临清)、韩连庆少将(临清)、王文惠少将(阳谷)、张云亮少将(阳谷)、张运亮少将(阳谷)、陈功生少将(阳谷)、薛守唐少将(阳谷)、张聿法少将(莘县)、郑广臣少将(莘县)、夏成秀少将(莘县)、郭西钦少将(莘县)、刘兆山少将(荏平)、朱法臣少将(荏平)、谢玉林少将(荏平)、路运忠少将(荏平)、刘 雷少将(东阿)、杨澄宇少将(东阿)、苏玉柱少将(东阿)、肖 兵少将(东阿)、申相峰少将(冠县)、刘希星少将(高唐)、刘景山少将(高唐)、赵长山少将(高唐)、吕国栋少将(滨州)、吕春禾少将(滨州)、任光礼少将(滨州)、李 彤少将(滨州)、李乐民少将(滨州)、张胜勤少将(滨州)、王加顺少将(惠民)、王明亮少将(惠民)、王海云少将(无棣,一说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崔吉俊少将(无棣)、秦子收少将(无棣)、李绍林少将(沾化)、姜援朝少将(沾化)、蒋援朝少将(沾化)、邵振清少将(博兴)、杨家杰少将(邹平)、张立志少将(邹平)、牛玉山少将(荷泽)、白崇明少将(荷泽)、孙启祥少将(荷泽)、李启胜少将(荷泽)、侯 固少将(荷泽)、宋朝诗少将(曹县)、李德义少将(单县)、孟昭斌少将(单县)、黄义昌少将(单县)、李思怀少将(成武)、杨洪立少将(成武)、高太存少将(成武)、王海运少将(巨野)、刘天和少将(巨野)、姚念学少将(巨野)、刘传运少将(郓城)、杨学军少将(郓城)、张 军少将(郓城)、张 均少将(郓城)、张思敬少将(郓城)、黄广祥少将(郓城)、薛巨福少将(郓城)、石世印少将(鄄城)、陈泽亮少将(鄄城)、周登武少将(鄄城)、南启祥少将(鄄城)、赵胜一少将(鄄城)、张振江少将(定陶)、朱文山少将(东明)、吴长芳少将(博平)、魏凤和少将(博平)。
山东有哪些名人?
今天我想说的这位名人想必大家都认识,是一位特工,还是个剿匪英雄。打入敌人内部,这敌人自然也就是土匪。有那么几句经典台词,真的是耳熟详,名气比他人名都响亮。“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正晌午时说话 ,谁也没有家”。“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脸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
说到这,读者可能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杨子荣。关于杨子荣的故事,笔者有不少是通过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了解到的。
里面说到杨子荣为了剿灭座山雕这一股匪患,自己化装成土匪,打入到土匪内部。借助百鸡宴这样一个场合,最终把座山雕一伙一网打尽。
杨子荣本名叫杨宗贵,字子荣。他本是山东牟平人,后来到东北加入的解放军,后来做了侦查连长。
当时剿匪的难度非常大,所以杨子荣也不至于家喻户晓。为什么剿匪难度大呢?土匪在东北也叫胡子,其特点是依据东北山林的险峻地形,在山中生活,然后下山打家劫舍,打劫到东西之后再马上撤回到山上。
可以说这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也有它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后来渐渐发展到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就土匪说黑话,你要不懂这个,根本没法进到它这个行当里面来。
它自成体系,所以外人不了解这里边的情况,另外有一点,土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地形相当熟,而且很多土匪身上有功夫,想把他们逮住是难上加难。往往解放军到这个地方,由于地形不熟,短时间之内很难讲土匪剿灭干净。我们就拿这座山雕来说,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生活在牡丹江一带,老家在威虎山一带。巧了,这个土匪头子也是山东人。
座山雕其实是一个挺传奇的人物,之前解放军要剿灭座山雕的时候,有一回逮住个机会。这座山雕带着两个下级,忍不住下山买烟土。
结果买完烟土回去就被线人给点了,当时解放军就围上了,按道理说已经跑不掉了,当时下着雪,一个土匪被打死了,一个被活捉了,但是没有抓到座山雕。
跑的话这雪地里应该有脚印,但是就是没有捉住座山雕。原来他一看见解放军进来了就爬上了树,当时座山雕已经有七十了。
这老头,从这棵树上跑到那棵树上,确实有功夫,就这么在解放军眼皮底下跑了,这说明了座山雕这个土匪头子不是白当的。
所以剿灭一股这样的土匪,难度是非常大的。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打入内部,将他们一举拿下,彻底剿灭。
所以京剧里面有一段打虎上山,杨子荣打虎吸引土匪注意,把他领到座山雕的面前。但这只是京剧里面的杜撰,真实历史上没有这一段。杨子荣当时是侦查排长,带着手下五个侦察兵,就在牡丹江这个横道河子这一带找座山雕的踪迹。那个时候别的土匪势力都不足为患,只有座山雕这一股非得把他弄住不可。
所以杨子荣带着五个侦察兵漫山遍野的找,在山里转悠了一两天的时候,发现前边那林子里有一个伐木工人留下的小屋。他走到屋子跟前听见里面敲柱子的声音,“当当当”。
杨子荣当时就明白,因为他长期跟土匪打交道,他对土匪那一套做派暗号联络语全熟悉,这土匪里面有行规这叫叫棍。这意思就是我敲完了你是不是我同行。
这时候杨子荣很冷静,顺手抄起了一个棍子就在外面的木桩上野敲了三下,这个就叫应棍。表示我们是同行,这时候里面没有动静了,里面的人应该相信杨子荣他们是土匪了。
于是小心翼翼的把房门推开,一看里面的炕上躺着十来个彪形大汉,只有应该黑脸大汉座起来,他放心了。这时候黑脸大汉对他说:“你是哪来的哪个山头的?”
他先行了个礼,注意是三个手指头和四个手指头意思是三老四少,然后说:“各位三老四少,娘家着火了,想借各位的熟麦子,我投奔孩子他舅去。”
意思就是原来的山头被共军给端了,各位都是行里的老大人头熟,能不能在给我找一个山头。这黑脸大汉听着这黑话,觉得是同行,就让他们进来。杨子荣又一拱手说,“能给我们挑个帘子吗?”
意思是给我们介绍个下家,那黑脸大汉说:“我们是三爷的人。”三爷是座山雕在匪界的尊称。
之后两个人就聊上了,就这么获得了土匪的初步信任。后来座山雕下面两位副官又考验杨子荣,杨子荣对答如流。
有的都是高级黑话,一般土匪不知道,土匪觉得杨子荣来头不小。又过了几天,杨子荣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捆着先前那个黑脸大汉说:“我们都在这要冻死了,还不能去见三爷,我觉得这不像是三爷干的出来的事,你不会是共军吧。除非你带着我们去见三爷。”
走到半路上天已经黑了,这一路上大家都知道必然有座山雕的哨卡在那放哨。走到前面就看迷迷糊糊有动静,这个时候刘副官说出来一个暗号。
随即出来两个哨兵,杨子荣一看说给我拿下,然后又捆上了。刘副官疑惑捆他们干嘛。杨子荣说:“你们俩我都捆了,他们我能不捆吗?”
又走了一个小时左右前边又有动静,刘副官又像前面那样,被杨子荣给捆了。再往前走的时候,刘副官说:“杨兄啊,你就别费劲了。”随后主动就让哨卡的土匪把自己捆上。最后又走了三十多里地,天快亮了。见到了一间木屋,杨子荣把土匪捆好,啪一脚把门踢开往里冲。屋里一个大炕,上面十来个彪形大汉,一看都要从炕上起来。
杨子荣掏出枪,一枪把土匪镇住了。这时候当中有个老头坐起来了,七十来岁,正是座山雕。他抽口旱烟问道来着何人。
杨子荣撒谎道:“前两天你那个手下把我们哥们几个冰天雪地扔了那么长时间,差点没冻死。本来以为投靠座山雕,没想到这一遭这罪。”
这老头说我就是座山雕,我看你这个人就英雄气概,没有看错人,你既然来投靠我,我愿意要你。
而杨子荣此时却在想,怎么才能活捉座山雕。这时他说,别人说你雄才大略,我看你其实是优柔寡断,我不信你,我不投你,我要投国民党去了。
座山雕一看留不住人,便想放他下山。杨子荣不乐意了,说那不行,我到这儿来闯了你的地盘,我现在出去走不出五里八里就得死。
你要实心实意的话我把你捆着拽这你下山,咱们走二十里开外我放你回来,说着杨子荣下面两个侦察兵把抢端起来,座山雕这时候不答应也得答应。
随后杨子荣辨明解放军的方向,走了几里路后,看见前面有人影,知道这可能是自己的哨卡。他不知道是解放军哨卡,便说出自己的暗号,可是对面传来了解放军的暗号。杨子荣知道自己来到了解放军的大本营了,随后说出了暗号,把座山雕押解回来。自此山东土匪头子与山东特工的斗争就画上了句号。
山东有哪些名人?
1.舜(舜耕于历山,也就是济南的历山了)
2.孔子
3.老子
4.孟子
5.孙武
6.墨子
7.庄子
8.王羲之(书法家)
9.颜真卿(书法家)
10.诸葛亮
11.辛弃疾
12.李清照
13.戚继光(抗倭名将)
14.扁鹊(名医)
15.钱乙(名医,儿科)
16.徐福
17.东方朔
18.鲁班
19.刘勰
20.张择端
21.孙膑
22.黄巢
23.宋江
24.丘处机
25.贾思勰
26.蒲松龄
27.孔尚任
28.很多很多
山东有哪些名人?
山东名人数不胜数,各方面都有很多名人。今天介绍3位山东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
1937年抗日战争,率部创建第七十四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副军长;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军军长;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任受降主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3月兼任国民党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10月23日,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等职。
蒋介石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赵登禹(1898—1937年),字舜诚,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
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