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老一辈革命家李维汉和博古是两亲家。

李维汉是湖南长沙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博古,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1946年4月8日,与王若飞等乘美国运输机回延安向中央汇报请示。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机包括叶挺将军等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李维汉的孩子李铁映娶的是博古之女秦新华。

李铁映,1936年9月生,湖南长沙人,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9月参加工作,捷克斯洛伐克卡理士大学物理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秦新华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长时间从事临床医疗科研保健工作。曾任卫生部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有句俗话:五百年前是一家。 蒋介石是国民党的总裁,委员长。可是,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年轻时候的蒋介石,虽然国民党,竟然会信奉共产主义,还把他的儿子派到苏联学习,后来,蒋介石为了争权夺利,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一头扎进了资本家和地主的怀抱。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为了反帝反军阀,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做到了副部长的地位,后来,国民党腐败变质了,毛主席愤而退出了国民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解放的道路。用毛主席的话说,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这就要说一段让人意想不到的的微妙关系: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小学老师。

这段微妙的关系,鲜为人知,就连当事人之一的邓颖超都不知道。

邓颖超和钱学森师生俩人握手

然而,邓颖超确实算是钱学森的老师。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游子归国

1955年10月8日,新中国成立6年后,一艘从太平洋彼岸的游轮,驶入中国。

游轮上,一个阔别祖国多年的游子归家了。

这一年,游子已经44岁了,年近半百,游子归家。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一家四口在回国游轮合影

他却没有半点近乡情怯,为了回到祖国,他早已经等候良久,早已经付出了很大牺牲。

此时回到祖国怀抱,他只有激动!

此时,新中国百业待兴,他唯有紧迫,他迫切希望早点投入工作,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毕生所学。

游子的归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更是时刻关注他的消息。

当游子归家后,周恩来马上派专人接待,邀请他入京见面。

钱学森回国后,与周恩来握手

因为,这个游子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之一,也是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

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当钱学森来到北京后,周恩来携夫人邓颖超在中南海盛情邀请钱学森、蒋英夫妇。

初一交谈,周恩来夫妇与钱学森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钱学森和蒋英亲切地叫邓颖超为“邓大姐”(邓颖超身边的朋友、同志都称她邓大姐)。

两家熟络之后,钱学森忽然对邓颖超说:邓大姐,我要叫你老师啊。

邓颖超有些纳闷,自己什么时候教过钱学森了?

她下意识地惊愕一声:啊,你怎么叫我老师?

这时,钱学森开始说起了两人鲜为人知的师生关系。

02、附小师生

1911年12月11日,上海一个著名书香门第之家诞生了一个男孩。

男孩的父亲叫钱均夫,出自钱塘钱氏家族。

钱氏家族,有“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之美誉,人才辈出,名留史册的钱氏名人多达1000多人,仅进士就有350人。

到了近代,钱塘钱氏人才更是呈井喷式爆发。

钱均夫曾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师承章太炎,与同门师兄弟鲁迅相交莫逆。

1914年,钱均夫奔赴北京,到教育部任职。

3岁的钱学森随父母到北京生活。

从此,钱学森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钱学森长大后,钱均夫让他在北京师大附小、附中读书。

钱学森童年照片,简直太萌了

1920年秋天,北京师大附小来了一个新任职的女老师。

这个女老师刚从天津直⾪第⼀⼥⼦师范学校毕业,就到北京师长附小任职。

而这个女老师就是邓颖超!

遗憾的是,钱学森并不是邓颖超班上的学生,邓颖超并没有直接教钱学森读书。

不久,邓颖超又转到天津达仁⼥校任教,师生俩暂时中断了联系。

此时的邓颖超对钱学森并没有什么印象,更想不到日后钱学森竟然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可年幼的钱学森却记住了邓颖超。

邓颖超在天津直⾪第⼀⼥⼦师范学校照片,知书达理,眼神坚定,青春年少

03、殊途同归

此后,邓颖超开始走上了革命之路,为了拯救心爱的祖国,她发誓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1923年春,邓颖超收到了一份从欧洲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写道:“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缚,勇敢地奔啊奔!”

明信片是邓颖超觉悟社设友周恩来寄来的。

邓颖超和周恩来都是在1913年抵达天津。

邓颖超家住河北区四马路泰来里,周恩来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两地相距不远。

不过,两人当时并没有什么交集,两人真正认识是在五四运动,后来一起加入了觉悟社。

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留学期间,他经常和觉悟社成员保持联系,其中写给邓颖超的书信就多达250多封。

随着频繁书信的往来,两人进一步了解的对方,确信对方是终身的革命伴侣。

当周恩来寄出明信片后,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合影的结婚照

从此,他们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两人携手走过了51年时光,克服了无数困难,实现自己的诺言,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一切,奋斗终身!

而在此期间的钱学森正发愤图强,认真读书,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35年9月,钱学森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航空系学习。

1939年,钱学森获得加州理工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这一年,功成名就的钱学森才28岁。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获得博士学位照片

钱学森优异的表现引起美国格外关注,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想将钱学森留在美国。

如果钱学森留在美国,他将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待遇、更好的实验条件。

可当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当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夫妇听闻这件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归心似箭,想回到祖国,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奉献终身。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闻讯大惊失色,说:"钱学森能抵得上五个师,我可宁愿枪毙他,也不希望他回到中国。"

美国当局也横加阻拦,为了挽留钱学森,不惜软禁钱学森。

一时间,钱学森失去了人身自由。

震惊整个科学界的钱学森

可这依然阻拦不了钱学森归国的决心。

1954年,钱学森偶然看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在天安门留影。

陈叔通是钱均夫的至交好友,两家关系非常亲密。

他马上给陈叔通写信求救。

在新中国大力营救下以及各位朋友的声援下,美国迫于舆论压力,终于同意让钱学森归国。

(新中国为了让美国同意放人,做了很多努力和工作,包括释放11名美军俘虏)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钱学森的回归,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热情欢迎。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钱学森深情地对邓颖超说:虽然你没有直接教过我,但我也得叫你老师啊。

邓颖超恍然大悟,有些惭愧又有些骄傲地认下了这个学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从此,钱学森一直叫邓颖超为邓老师,一段感动无数人的师生谊就此名垂青史。

结语、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不幸病逝,享年88岁。

时年81岁的钱学森抱病出席了邓颖超的追悼会,暗自神伤,悲痛不已。

2009年10月31日,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病逝,享年98岁。

国士无双,精神永存,因为有您,祖国腾飞

随着两人的离世,这段师生谊画上了一个句号。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邓颖超和钱学森虽然离世了,可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为祖国奉献终身的精神,以及他们感人肺腑的师生谊却永垂不朽。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他们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可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为民族崛起奉献终身。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民族有幸,国家有幸,在那个经历近代百年屈辱的乱世里,满目疮痍的祖国,有无数个像邓颖超、钱学森这样的师生,为了祖国,甘心舍弃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

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努力,中国才能在屈辱中迎来强大,在敌人封锁和打压中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剧,曾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而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凡是喜欢诗歌的人都能背上几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但谁又能想到,他们原来是亲戚。

金庸母亲叫徐禄,是徐志摩父亲的堂妹,也就是说,徐志摩喊金庸母亲叫姑妈,而金庸则是徐志摩的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她的丈夫叫袁行云,琼瑶的母亲叫袁行恕,是袁行云的姐姐。也就是说,金庸堂姐,是琼瑶的舅妈,按辈份,金庸长琼瑶一辈。

金庸原名叫查良镛,出生在浙江海宁市袁家镇,查家原是一个书香世家,一共出过22位进士,在清朝康熙年间,更是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海宁富商,他拥有一个发电厂,一个梅酱厂,一个绸缎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由此可见,徐、查两家联姻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1957年,金庸在香港《大公报》上发了一篇文章,文中说:表姐蒋英的歌声,完全是唱大歌剧的派头。蒋英是钱学森的夫人,这么说来,钱学森是金庸的表姐夫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蒋英的父亲名叫蒋百里,是民国时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教育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叫查品珍,是金庸的远房姑姑。

蒋百里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父亲蒋学烺出生时没有左臂,家里送他到寺庙做小沙弥,长大还俗学医,由于医术高明,当地名医杨笛舟,把独生女儿嫁给他为妻。

蒋百里小时候,家里给他订了娃娃亲,女方就是金庸远房姑姑查品珍。蒋百里长大之后,要退掉这门亲事,可是查家不同意。查品珍说,非蒋百里不嫁。后来,蒋百里在母亲劝说下,和查品珍完婚。

但是,蒋百里和查品珍感情并不好,结婚不久,蒋百里就离家去国外留学,回国之后,北洋政府聘请他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因不满北洋政府腐败,他当众饮弹自杀。在养伤期间,和一名日本护士产生感情,两人结为夫妻。

这位日本妻子为蒋百里生了5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蒋英小时候,曾被蒋百里过继给钱家,

后来,蒋百里又后悔要了回去。钱学森的母亲曾和蒋百里开玩笑说:把小英子嫁给俺做儿媳妇吧。

后来,蒋英随父游历欧州,在德国学习音乐,而钱学森在美国读书,两人便失去了联系。1947年蒋英回国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恰巧,此时已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也回到上海,得知蒋英尚未婚嫁,就向她展开爱情攻势,两人终于走到一起。

蒋英虽然和查家没有血缘关系,毕竟查品珍是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按过去的风俗,也算是查品珍的女儿,所以金庸喊她为表姐。

中国原本是个士族社会,大家族的联姻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名人之间,有许许多多扯不清理还乱的亲戚关系。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红楼梦》与曹雪芹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先说俩名人吧?反正能是把俩人联系到一起,度娘娘帮了大忙,其实我现在手机端搜索用头条的体验比度娘好,但是那啥这回咱们不能叫头条哥背包袱不是嘛?当当当当,大军驰骋 唯我彭大将军

大将军与进步女青年的爱情,点赞。

值得提及的是,浦洁修奶奶担任过民建的副主席,民建中央荣誉副主席,民建北京荣誉主任委员等要职,还有三姐妹都是北师大毕业的。

说三姐妹,是因为我怕系统说我浪费资源,没有放浦洁修奶奶的资料截图,也还是在三姐妹大姐的度娘百科了,找到了二姐浦熙修资料的线索。

出事了吧?双100方针,“引蛇出洞”,“罗隆基,张乃器,什么乌龟王八蛋都出来了”,事情还不小呢?

这人不光是那啥啥,还会6国英语,还是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八卦小能手,能与张幼仪,史良奶奶,杨云慧(杨度先生之女),著名演员陈波(电影《赵一曼》),话剧演员路曦,戏剧表演艺术家杨薇(北京人艺饰演“陈白露”第一人),总之一串一串的绯闻轶事。

作为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罗先生的人生的确令人叹惋,但是能有机会去接触了罗先生波谲诡异的情感世界,还有先生活色生香的文字描述,起码今晚我有收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