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西安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也是名人,他们是:

△李安东,陕西省西安市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46年7月生,196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系毕业。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部综合计划局局长、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部长、总装备部部长助理兼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2010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屈全绳,陕西西安人,解放军中将。1944年3月生,1962年6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国防大学基本系毕业。196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南疆军区政委、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副政委。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高武生,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解放军中将。1947年9月出生,196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毕业,大专学历。历任陆军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陆军集团军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联勤部政治委、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2006年6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还有西安籍的解放军将军,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西安历史名人多了。秦朝几十位皇帝。在那些皇帝时期,所有秦朝的名人还不是给这些皇帝打工。还不是这些皇帝搭台,这些名人唱戏。唐朝还不是一样。

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杨虎城,长安区人

张灵甫抗日名将

颜真卿书法家

唐杜牧

唐高宗李治

苏武

阎立本画家

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除了几个影视界大咖,我只知道秦始皇啦……[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从我一个西安导游的眼中看来,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要说西安的历史名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比较推崇这四个人:秦始皇,卫青,霍去病,唐玄奘。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奠定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版图。又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货币,车同轨,行同伦,修长城。任何一件事都是惠及子孙万代之事。迄今,无有出其右者,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卫青:要说作为一名将军。能保持全胜,还能保持始终如一的谦恭,忠心。这样的将军只有卫青。本来能靠裙带关系过的很好,非得拼才华。才华出众吧,还那么谦恭忍让。始终保持着自己不骄不躁的性格。一生零差评,七战七捷,带领铁骑,纵横驰骋,笑傲江湖。

霍去病:像流星一样,虽然昙花一现,却璀璨夺目,照耀大地。封狼居胥,冠.军侯,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一个令匈奴民.族哭泣的人。看着这些,就不由得让人热血沸腾,拍案而起。从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短暂的军事生涯,却达到了一个军人永不可及的高峰。冠.军横空出世,天下谁与争锋?

唐玄奘:能下定决心,去那么老远的地方求取真经,普惠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来回十七八载,往返五万余里。别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坐火车坐飞机开车也得准备好长时间。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唐玄奘的决心,九死一生的完成使命?历史上有哪个人能像三藏一样?他的一生像一盏明灯照耀大地。

这四人是西安历史长河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光耀后世,永不磨灭的历史名人。

西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1、汉武帝: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2、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3、唐高宗:李治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4、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玡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5、太平公主 (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 ,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之治,也结束了从626年玄武门之变九十年以来,首都多次兵变的现象。

6、阎立本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 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隋朝,阎立本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本继任兄长阎立德为将作大匠,同年由将作大匠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7、苏武 (西汉大臣)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8、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9、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10、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11、杜如晦

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阳尉。隋朝末年,成为秦王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蔡国公,谥号“成”。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于凌烟阁,位列第三。

12、颜师古

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师古,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初年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颜师古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有《匡谬正俗》、《汉书注》、《急就章注》及集。

13、李颙(明清之际哲学家)

李颙(1627~1705),明末清初周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与浙江余姚黄宗羲、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李的著作,康熙、雍正年间均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反身录》等篇。

14、崔祐甫

崔祐甫(721年-780年),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沔之子。崔祐甫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进士及第,早年历任寿安县尉、起居舍人、司勋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建中元年(780年),崔祐甫病逝,时年63岁,追赠太傅,赐谥文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