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介绍几位四川德阳籍的解放军将领,他们也是德阳的名人,是当地的骄傲。他们是:
△周汉江,四川德阳人,解放军陆军少将。1956年06月出生,曾任39军116师师长,辽宁省军区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辽宁省军区司令员。
△刘世果,四川中江县富兴镇刘家沟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45年10月9日生,,1962年参军入伍。历任西藏军区参谋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贵州军区副司令员。
△王长河,四川中江人(一说吉林敦化人),武警中将警衔。1953年生,曾任武警部队森林指挥部副政委、政委、武警部队副政委、纪委书记。2012年7月晋升武警中将 。他是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胡永丰将军(1935.12─) ,四川省中江县人。副大军区级,少将军衔。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总参谋部某部长,解放军炮兵学院院长,陆军导弹学院院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第一副院长。
介绍的不全,欢迎大家补充。
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邓小平同志
我认为,对德阳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应当是邓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
德阳最初只是一座以农业为主的老县城,后来升格为地级市,成为四川省极为重要的工业城市。那么,为什么我认为,在德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当属邓小平同志呢?
1958年,邓小平这样说德阳别名“旌城”,历史悠久,早在唐高祖武德三年就诞生了德阳县。德阳县处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农耕文化绵延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德阳县还只是一个人口不过2万,城区面积不足1.5平方千米的农业小县城。
德阳旧照
1953年,中央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德阳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相继通车,让成都到德阳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推动着德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956年时,德阳历史上的第一份城市规划报告《德阳工业城市规划》被四川省委批准,许多大工厂拔地而起,大量人口开始涌入德阳。
1958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德阳成为了全国重点建设的对象。这一时期确定的大型工厂有6个,比如今天还在运转的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
这年的10月25日,邓小平同志一行来到德阳考察。他这样指示说:
- 德阳的工业是国家的大工业......
- 德阳城市人口以30万规划还是小了,要按50万至100万来规划,德阳50万人口完全可能......
- 城市的马路要宽敞,干线才36公尺太窄了,要100公尺宽,还要林荫道、栽树栽花......
石刻
如今德阳绵远河边,还有许多碑刻记录着当年小平同志对德阳发展的重要批示。
到了1960年,德阳工业区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还在不断增长。
三线建设与德阳1964年,党中央、毛主席着眼于严峻的国际局势和国防形势,高瞻远瞩开始三线建设工程。
毛主席
随着中央和地方对德阳工业区投资的追加,更多工厂项目上马,更多工业人口涌入,1965年,当邓小平再度听取德阳汇报,得知德阳的总人口已经突破7万时,他感叹道:
现在德阳已经是一座工业城市了!
到了1975年年底,这时候的统计数据表明,德阳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亿元人民币,并且非农业经济首次超过了农业经济,为德阳“”“起飞”,成为中等工业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与德阳设市1982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德阳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1万多人。1983年2月,德阳县委几个同志联名,直接向省委、市政府提交了希望成立德阳市的申请报告。当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德阳从此不再是隶属于绵阳专区的一个小县城,而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地级市,下辖广汉、什邡、德阳、绵竹和中江5个县。
今日德阳的行政区划图
由此,德阳成为了改革开放第一批由县城升格为地级市的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第一个。
1992年南方谈话,小平同志说:
允许看、大胆试、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搞市场经济!
南巡
德阳的领导同志们依据小平同志的这一指示精神,在1993年提出“5年内再造一个德阳”的目标,推动着德阳市快速城市化。果然,五年之内,绵远河东边一座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旌东新城就建设起来了。
2014年,德阳城市人口突破60万,正朝着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迈进。
回顾德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川省农业小县城,何以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
【天时】1953年到1970年代末的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强度投资
【地利】符合时代需求的区位条件和承载工业人口的环境优势
【人和】以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
德阳未来可期
德阳的发展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1958年的重要批示,无疑对德阳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改革开放以后,又批准在德阳设市,帮助了德阳城市化和工业化继续腾飞。
同样画了个圈,虽然德阳远远比不上深圳那般神乎其技的发展速度,但德阳能摆脱落后农业县城的面貌,成为一座重要的城市,同样要感谢邓小平同志,感谢每一个建设德阳的人们。
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别姓为清代初期的德阳建设作出过贡献。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四川通志卷十七》载:“德阳县知县:……别楣,湖广举人,康熙二十五年任”。
别楣,湖北天门人,在清代康熙年间(1686年)任四川省德阳县第四任知县。
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黄继光!
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德阳以前就是个小县城而已。自从三线建设,防美防苏,工厂内迁,这里成为了重工业基地。中国二重集团,东方集团(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东方电缆等一大批大型超大型企业入驻,带动了德阳的发展。德阳人民要感谢就感谢美帝苏修吧!
对德阳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晋武帝太康年间,豫章郡太守范宁,保举许逊为孝廉。武帝谴使臣束帛赍詔,取许逊为蜀郡旌阳县县令,史称“真君”。真君修行以道,济世救民。按《一统志》,旌阳县属汉州,真君飞升后更名为德阳,以表真君之德惠民也。其地因真君点石成金,至今尚富。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只因多年前来成都旅游,在公园一茶馆听说书人冯梦龙先生讲的,不知是真是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