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历史文化#

介绍几位广东湛江籍的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童世平,广东湛江市廉江人(一说上海人),海军上将军衔。历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2010年7月19日晋升海军上将军衔。我以前介绍过了,欢迎关注。

△廖世宁,广东湛江市人,海军少将军衔。历任总参作战部战役培训局局长、东海舰队副参谋长、海军上海保障军基地司令员、海军工程大学校长、海军副参谋长等职务,2006年7月晋升少将。

△林溪石,广东湛江人,解放军技术少将军衔。1947年6月出生,1968年入伍,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第二所所长兼总工工程师。他是我军工程装备专业学科带头人、国际著名地雷专家、我国军控问题国际谈判技术专家,先后取得5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26项在全军列装,15项获国家、军队科研成果奖。

欢迎大家补充介绍。

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徐闻有个是当军长的,在徐闻谁人不知。

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陈同庆也是湛江名人

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湛江,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区域文化优秀,是一个地方精之所存、气之所蕴、神之所附、人之所杰。回眸既往,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荣耀被湛江人深深铭刻在岁月之中,而发展的滚滚车轮节拍中,独特的湛江文化孕育了一大批名贤俊杰,即使是近代,也是名士辈出、群星灿烂。小编作为湛江一无名之辈,今天也估且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科举制度来分析湛江历史名人

一、汉、唐、宋、元时期的科举名人

梁启超在《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中说:“广东一地,在中国史上可谓无丝毫之价值者,自百年以前,未尝出一非常之人物,可以为一国之轻重。”湛江作为广东一角尤其如此。据《广东道志·选举表》记载,从汉到隋长达500多年,广东被朝廷察举人才总其不过24人,主要分布在粤北和西江地区,雷州半岛的俚僚人中,没有一人。

  1. 制度与措施

隋制一科举制度,到唐代开始执行,开科取士。北方进士、诗人如群星灿烂,蔚为大观,江南人才也崭露头角,可是岭南人才却寥若晨星,即使出了曲江张九龄、新兴惠能这样人才,但他们祖籍在河北范阳,他们的先辈都是为官或被降罪流落岭南的。唐代岭南第一个状元封开莫先卿,据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南选》记载,是“南选”制度产物,即“置南造使,简补广、交、黔等州官吏”。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诏:“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赋,皆须补国子学生改郡县学生,然后听举。”也就是说,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通过中央或地方官学的培养。天宝十三载(754年),据宋朝王溥的《唐会要·南选》记载,又敕“如闻岭南州县,近来颇习文儒,自今已(以)后,其岭南五府管内自身,有辞藻可称者,每至补选时,任令诸色乡贡,乃委选补使准其考试。有堪及第者具状闻奏,如有情愿赴京者亦听”。

2.官办校院的演变

湛江地区官办学校至宋代才开始培养科举人才,但是,此前湛江一些地方已有私学。据记载,吴川县“茂山书院”就始建于晋武帝太康初(280-282年),是由流寓博铺的晋襄阳侯王浚将军所创建。

宋代随着中原汉人大量迁入湛江,汉文化也成为湛江文化主体,官方学校开始兴起。据《湛江市志》记载,湛江最早的官方书院,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为纪念苏东坡被贬经此而建,在遂溪县乐民镇内的“文明书院”。

同时期在海康为纪念寇准而建的“莱泉书院”,元初改为“平湖书院”;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后数易其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改为“濬元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为清代廉江最高学府。1984年重修改名“松明书院”。

宋代最后一座书院“翔龙书院”,建于湛江东海硇洲岛。据光绪版《吴川县志》记载,“宋景炎间,端宗崩于硇洲,帝弟昺立,海上黄龙见,升硇洲为翔龙县。丞相陆秀夫就帝所(今宋皇村前)建书院以兴学,因以县命名。”

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宋元朝湛江地区的科举人才中进士有:鞠杲,元祐六年马庚娟榜;黄守政,南宋建炎四年中;纪应炎、王应容,嘉熙二年戊戌周坦榜;杨源兴、杨直,淳熙五年戊戌姚颖榜;陈宏甫,淳熙八年辛丑黄由榜;程雷发、杨怿、陈惟中,宝祐四年丙辰文天祥榜;吴颐,咸淳年乙丑榜;庄嗣孙,咸淳辛未科张镇孙榜。元朝有记载的只有洪宗宝,庐山人,元顺帝时期恩进士。举人过多,不再作列表。

这些举措,促进岭南地区官学发展,使一批批士人通过读书考试进入仕途。但自汉至唐,雷州半岛没有设立郡府县之学,只有“闾有塾堂,巷有校室” 因此,则无法进入官办学校读书,通过考试为官。这段时期,湛江的科举人才是很少的。

二、明、清时期崛起的历史名人

继宋元之后,明清湛江地区的书院接踵而起,科举人才也随之辈出。正德十三年(1518年)海康县创办“怀坡书院”。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办“崇文书院”。万历十九年(1591年)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祠祭司主事,后成为著名戏剧家的汤显祖贬徐闻县任典史。他深入民间考察社会民情,发现“其地人轻生,不知礼”,在县城戮力创办“贵生书院”,旨在启发文明,卓有成效。据有关统计,贵生书院建成后,在汤显祖制定教育制度保障下,促进当官绅重视教育,读书渐成风气,文人也随之崛起。

1.明代湛江地区的科举进士名人有:廖谟、林宗溥、郑镕,洪武十八年乙丑丁显榜;何炫烨,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任亨泰榜;林景昶、顾祯,洪武年间进士;林文享、黄本固、何晔、吴谦,永乐二年甲申曾棨榜;倪益,永乐十九年辛丑曾鹤龄榜;李濬,正统戊辰年彭时榜;萧惟昌,景泰甲戌孙贤榜;林廷瓛,宏治庚戌钱福榜;冯彬,嘉靖八年己丑罗洪先榜;莫天赋,嘉靖四十一年任戍申时任榜;邓宗龄,万历十一年癸未朱国祚榜;骆效忠,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梁羽翰,崇祯十六年癸未杨迁榜;吴鼎泰,崇祯戊辰刘若宰榜。举人过多略写。

2.清代湛江地区科举进士名人有:洪泮洙,顺治戊戌科孙承恩榜;陈瑸,康熙三十三年甲戌胡任與榜;林闱阶,乾隆丁丑蔡以毫榜;陈圣宗,乾隆庚子汪如洋榜;陈昌齐,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邵晋涵榜;吴培超,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武进士;李志浩、张琳,雍正元年癸卯科武进士;苏其章,嘉庆七年壬戍科;周植,嘉庆丁丑庞大奎榜;蔡宠,道光二年任午科;林召棠,道光癸未赐进士一甲第一名;杨鳣,道光甲辰萧锦忠榜恩科;林聊桂,道光丙戌朱吕颐榜;黄树宾,道光年间;陈兰彬,咸丰癸丑孙如瑾榜;符兆鹏,同治二年癸亥恩科;李其俊,光绪六年庚辰科;骆景袖,光绪九年癸丑科;吴国栋,光绪九年癸未科武进士;李晋熙,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举人略写。

以上这些通过科举成才的湛江人中,他们都在文化、政治都方面,为湛江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了,比较出名的有:

陈瑸(1656-1718年),雷州市附城镇南田人。陈瑸作为一名封彊大吏,居官甚优、操守极清,为国为民谋福祉,在中国清官廉吏文化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古人中不可多得。逝世后康熙降旨追授为礼部尚书并赐谥“清端”。

陈兰彬(1816-1895年),吴川黄坡人,第一任“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委员;首任出使驻美、日斯巴尼亚(现西班牙)、秘鲁三国大公使。同列强交往中坚持原则,使大批受奴役的海外赤子得予生还赈济黄河决堤数十万农民。

陈昌齐(1743-1820年),雷州市调风镇南田人。是湛江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清代“粤东硕儒”、“粤中第一学者”,被当时当术界公认为“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一生廉政恤民刚正不阿,留很多名著。

林召棠(1786-1873年),粤西地区唯一状元,吴川霞街村人。因不愿不愿与清廷穆彰阿之徒同流合污,引退归田,教书育人,造福桑梓。其诗词颇多佳作,清丽可颂,脍炙人口,一个留下很多名著。

洪泮洙(1611-1704年)清代雷南第一进士、湛江太平镇庐山村人。康熙三年,任安徽休宁知县,在职期间“政尚宽简,休人颂之”。归乡后联合陈瑸捐资修建东洋溉渠、遂溪溉渠,造福百姓。在湛江地区文学文化教育、修纂编写各种通志、县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逝世后清廷钦命广东学政陈肇昌特赠“清世人龙”匾额以示褒奖。

通过荐辟的湛江历史名人

陈文玉(571-683年),湛江地区荐辟的名人,不得不说陈文玉。雷州市附城镇英山村人,雷州首任刺史。被尊为“雷祖”、“雷王”、“雷神”等。他在职期间为政清明,精察吏治,经常巡视境内,了解民情,关心庶民疾苦,调解民族之间矛盾,使州内瑶、侗、苗、黎、壮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相处。同时实施“恩威施加,教养并行”的方法,州无贼患,四境升平,民皆富庶,颂声载道。正是因为他“立我边疆、宁我黎庶”“丰吾田谷、荣我冠裳”的杰出贡献,唐贞观至清乾隆年间,历代王朝先后十四次对其进行褒封

将领、民族英雄历史名人

窦振彪(1785-1850年),湛江东海硇洲岛那甘村人,清道光年间著名海军将领。鸦片战争中,他屡次炮击侵犯我洋海的侵略船舰,逐步被提拔。先后镇守琼州、金门,任内勤戍海疆,捕盗安民,为台湾人民芟荑匪患,受到清廷嘉奖。后封振威将军,晋赠太子太保,赐谥“武襄”。

吴邦泽(1875-1898年),湛江霞山海头南柳村人,抗法英雄。光绪二十四年,法侵略军以租借广州湾为由,不断向南柳等地进犯。吴邦泽首倡联络调丰、坎坡、东山、海头等村,举行抗法誓师大会,对天发誓,齐心杀敌,宁死沙场。之后,手持大刀、棍棒等投入战斗,杀敌数十,以血内之躯多次冲锋奋战。吴邦泽因兵器悬殊被击中弹牺牲,手中依然紧握指挥作战的木棍,年仅二十四岁

2007年,南粤先贤馆入馆先贤评选委员会专家经过慎重选择,评选出50位首批南粤先贤,从“开发岭南第一功臣”的南越王赵佗到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间跨度2000多年,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50人中,雷州半岛只有陈瑸一人入选,后来增补6人,陈文玉入选。

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张世德将军,张炎将军,塘缀镇樟山村人,张世德将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北伐高级将领。张炎将军,跟随张世德将军出身,淞沪抗战率领十九路军第61师奋战日军久留米师团,战得日寇三易其帅,此战十九路军,张炎将军中外扬名,详细百度张世德将军,张炎将军。

湛江都有哪些历史名人?有什么样的典故?

廉江有一位姓温的曾经任广州军区副司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