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河南,中原大地,名将辈出。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河南就有2名上将、13名中将和51名少将,现介绍几位将军。
△许世友(1906.02.02-1985.10.22),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洪学智(1913.02-2006.11),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徐立清(1910.04.05-1983.01.06)河南商城,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 ,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1918-1998.07.24)河南光山,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介绍几位河南抗日名将:
1.杨靖宇,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原是一位老红军,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任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带领东北军民在冰天雪地与日伪搏杀,敌强我弱,困难重重,坚持了抗日火种不熄灭。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孤身一人被日伪军重重包围,在外无救兵,断粮多日的情况下,坚持了几昼夜,严词拒绝了劝降,对劝降的人说: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最后壮烈牺牲。敌人剖开杨靖宇的遗体,发现胃里只有棉絮草根,没有一粒粮食,连日本军官都被深深震撼,甚至怀疑日本侵略中国不可能得胜。
2.吉鸿昌,河南扶沟人,绰号吉大胆。原为西北军将领,因为作战勇敢深受冯玉祥赏识,晋升很快。中原大战后西北军瓦解,吉鸿昌面对日本侵略,坚决抗日,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并入党。1933年,他与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任前敌指挥,率部收复了伪军占领的多伦等多处失地。1934年,他被国民党北平军分会逮捕,并污蔑以叛国罪,英勇就义。写下了: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3.彭雪枫,河南南阳人,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带领部队纵横江淮,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和顽固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他文武双全,创办了《拂晓报》并亲自写稿数十篇。1944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1989年,他被评为我军36名军事家之一。
下图吉鸿昌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彭雪枫
彭雪枫,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是抗战时期新四军方面牺牲的最高军官,也是我军在抗战时牺牲的高级指挥官之一。
彭雪枫在新四军任职期间,多次率部和日伪军激战,给日伪军以承重打击。光复多个县城。可惜天不假年,1944年10月,彭雪枫在夏邑县和伪军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7岁。如果彭雪枫能活到建国,应该是大将。
许世友许世友,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开国上将。
抗战时期,许世友任先后任八路军第129九师第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在八路军任职期间,他多次率部和同日、伪、顽等敌对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给他们以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不管是什么样的岁月,历史的车轮走过去以后。我们都应该铭记过去的历史。不管他是辉煌的,还是曾经让我们感觉到屈辱的。我们都要铭记这段历史。
因为在这段历史当中,总是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示出中华男儿的,铮铮铁骨。所以我们要 铭记那些为中华做出贡献的名人志士们。河南籍的将军有吉鸿昌,
有许世友,有杨靖宇,有彭雪枫等等。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中华好男儿。在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用血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所以说在这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谢革命老一辈对我们现在社会的贡献。而且我们今天获得的幸福感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就是四战之地。
在近代,河南成为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战场,河南近代史上的名将,我说六个,开国将军三位,其他将军三位。
三位最有名的开国将军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这三位将军都是河南新县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别担任广州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大军区司令员。听我给你一一介绍。1,许世友。
许世友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具有传奇性的将军。据说他是年轻时曾在少林寺学武术,被人叫做许和尚。许世友和徐海东、钱钧、孙继先并成为开国将帅中的四大高手,当兵作战能力超强。许世友在红军时期7次参加敢死队,后来当了军长还是冲锋在前,独树一帜。抗日战争中,许世友担任129师358旅旅长,屡建奇功,后来许世友开辟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培养主力队伍最多的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在华野任职,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许世友的传奇性,在于他和毛主席不打不相识,从1937年的风波后,许世友下定决心“生前为毛主席尽忠,死后为老母亲尽孝”。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带领警卫员和秘书一起种菜种地,保持了农民本色。许世友还是唯一开会允许带枪的人,是唯一土葬的人。许世友长期穿粗布衣服,去世时按照临终遗愿穿军装下葬,让工作人员大费周章。
许世友的棺木是用南洋的楠木打造,为了给许世友修坟墓,工程队不得不给新县许家洼修了硬化水泥路。这算是许世友最后对家乡的一点贡献吧!
2,李德生。
李德生1930年参加红军,从一个传令兵做到了连长,抗日战争中李德生从排长一直做到了团长,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参加了上党战役、兰封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期间,李德生曾担任师长、上甘岭前线总指挥,指挥了上甘岭战役。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担任第十二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党委书记、军委副主席重要职务,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3,郑维山。
郑维山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分队长、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是红军中的少年英雄。抗日战争中,郑维山在晋察冀根据地任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五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中,郑维山担任晋察冀三纵司令,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石家庄战役、涞水庄疃战役、察南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和挺进大西北的战役、战斗。解放前夕,郑维山担任了第19兵团副司令员,和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共事。
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还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领导19兵团,20兵团在朝作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他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民国时期河南走出的另外三位将军,最有名的应该是袁世凯、吉鸿昌和杨靖宇。1,袁世凯
袁世凯是河南安阳人,少年时期屡试不第干脆投笔从戎,26岁就带兵平定了朝鲜内乱,成了朝鲜事实上的太上皇。这样的功绩,相当于汉朝的班超、陈汤、唐朝的王玄策,可惜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在庚子国变之后才进行,袁世凯靠着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位,积蓄势力最终在辛亥革命时顺利推翻了清政府。
如果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不久去世,拿他一定会被尊为“中国军事改革先驱”“清末新政领衔人”“警察制度建立者”“封建帝制掘墓人”等荣誉称号,甚至极有可能被称为民国第一伟人,甚至是国父。但是历史不能假设,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后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让他成了罪人,甚至被扣上看告密者、窃国大盗、卖国贼等帽子。
2,吉鸿昌。
吉鸿昌是河南扶沟人,1913年加入了冯玉祥的军队,1932年加入共产党,在冯玉祥的军队中,吉鸿昌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旅长、师长、军长、宁夏政府主席。冯玉祥失败后,吉鸿昌也被排挤失去权力。
吉鸿昌加入共产党的第二年,就和冯玉祥一起召集旧部发起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取得了收复多伦等战果,最终被蒋介石抄了后路失败。1934年吉鸿昌被蒋介石集团杀害,临终前写下了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李德生原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李德生(1916年-2011年5月8日),新县陈店乡人。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生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李德生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岁。
许世友上将,湖北麻城徐家湾
【今属河南新县许洼】。在军中许世友的大名人皆尽之,他曾担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将--郑维山、王秉章、刘少文、范朝利、张祖谅、钱钧、张池明、陈先瑞、
郑维山中将,湖北麻城【今河南新县】人,15岁入党,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王秉章中将,河南安阳人,17岁参加宁都起义,曾任空军参谋长,空军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
刘少文中将,河南信阳王家岗人,曾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历任军委四部副部长,代部长,总参谋部二部部长。
张祖谅中将,河南商城大塘湾村人,曾任南京军区参谋长。
范朝利中将,河南光山郭家河大刘湾村人【今属新县】,16岁参加红军,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钱钧中将,河南光山钱家湾人,曾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池明中将,河南新县人,15岁参加红军,18岁入党。曾任总后勤部参谋长,后勤学院院长,后勤部副部长、政委。
李雪三中将,河南修武周流村人,毕业于西北军官学校,参加了宁都起义。曾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副政委,后勤学院副政委。
以及王才贵、尤太忠、李德生、程世清、曹思明等99位开国少将。其中尤太忠、李德生于1988年被授予上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