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和我一样的不在少数

我在去年的6月份成功结清了最后的一张信用卡,成功告破了七年来9张信用卡逾期带来的痛苦,我今天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出来,特别是如何能够让自己尽快的上岸,以及一些协商的技巧。

我从2014年开始接触信用卡,刚开始申请的第1张信用卡是中信银行的蓝卡,而这一张信用卡里面的额度只有0元,名叫准信用卡。

在这之前我连信用卡是什么我都不懂,只因为银行给我办了这一张信用卡之后,我才成功的认识了信用卡是如何使用,如何的方便快捷。

银行的客服不断的叫我把钱充到这张准信用卡蓝卡里面,让我真正的体验了信用卡是如何使用,然后才给我升级为金卡,我这一张蓝卡是需要充值才能有额度,想要用多少就充多少。

在用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 ,我就收到了一张新的信用卡,中信银行信用卡第1张正式的信用卡给了我3500块钱的额度。

也正是因为我使用了这张信用卡,才让我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在使用信用卡的这种权利之中。

身边的朋友都在攀比着自己的信用卡额度有多高,然后我也不断地再申请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也想获得更高的额度。

因为朋友们跟我说,信用卡额度里边的钱就相当于自己的钱包,当自己真正想要用钱的时候,就不需要问别人去借,打开自己的钱包就能够使用。

我不断的想要提升自己的额度,通过不断去商超娱乐等这种场所去消费,限额度不断的上升提高,尽量做到多元化消费,所有的信用卡额度加起来终于有了十几万。

本来是一件很快乐很开心的事情,因为这十几万的额度相当于有十几万块钱的存款,只要是我想用的,我就能直接挥霍这一笔钱。

然而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却被老公随随便便的给挥霍了。

那一年老公说生意失败 ,资金面临周转困难,希望我把所有的信用卡拿来给他作为周转,我不仅把所有的信用卡给他使用,让他尽快的。克服困难,而且我还给他申请了贷款,包括网贷。

可是最后终究还是逃不过失败的风险,如果是做生意失败,那我也就认了,然而老公却拿着我这些信用卡和贷款拿去赌博。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做生意,做生意只是他找我拿钱的一个借口而已,当我的信用卡债务爆发之后,我才发现了这一个情况 ,那时候我后悔一切都已经晚了。

而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把我的钱输掉了,自己还负债累累,甚至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被他借遍了钱 ,但我觉得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改变这一切。

为了还债,从基层做起,不怕辛苦。

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时候,我选择了从零基础开始,选择进了一家工厂打工,而在做之前我只是一个在家里面带娃的宝妈 ,以前我没结婚的时候,我在厂里面做的是领导,可因为债务的原因我不得不低头。

那个时候我委曲求全,在一家工厂里面,每天上班12个小时,一个月的收入只有3000块钱左右,而且干的活也是特别的辛苦,白天流汗都流出像盐一样的汗水了。

晚上还要上夜班,在夜班的时候为了省钱还债,我连夜宵都不吃,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我瘦了8斤,就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是怎样挺过来的。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我每天都要面临被催收电话的骚扰,每回接到这类型的电话,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一天的情绪。

刚下班回来就收到这样的电话,让我一天都无法安稳地睡觉,哪怕是从来不喝酒的,我连灌两瓶啤酒,依旧还是精神抖擞。

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快地还掉这些债务,让自己早日能够解除这些枷锁。

刚收第1笔工资收入,就被催收人员套路。

辛苦了两个月,终于等到发工资的时候,第1个月拿到了1900块钱的工资,而刚好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家信用卡的催收电话打过来,跟我说现在还款有减免的政策。

如果按照他的操作方法就能够只还本金,而且剩余的本金还能够分期,而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是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在上班的这一段时间,每天看得信用卡的利息不断的上升感觉自己每天上班的收入都无法填够利息,心里特别的焦虑。

这个工作人员告诉我,想要达到他们的要求,必须先要还掉本金的30%,和我协商的这一家银行,是一家光大银行,我在他们的银行里面欠款是1万的额度,1万块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身无分文的,我感觉就是天文数字。

而那个时候我刚领了1000多块钱的工资,我最多只能还掉一半进去,因为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自己可以辛苦一点,但是小孩和老人不行。

最终经过了协商,我还掉了700块钱进去,本来我以为还掉了几百块,我的账单上面就会显示后续只要求我还本金就可以结清。

然而当我还掉了这笔钱进去之后,我才发现我上了他们的当,债务不仅没有减少,还进去了700块钱,只是减掉利息而已,而每天的利息还在不断的往上升,看到这种情况我后悔不已,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和他进行协商。

催收从我这里套路到了几百块钱以后,他就再也没打电话给我了,反而是换了另一个人打过来,还是想着用同样的套路来套路,不过我已经决定强行上岸了。

仅靠现在打工的这一份工资,想要还掉几十万的债务,根本就不可能,自己必须要想更多赚钱的方法,我在这家工厂坚持了6个月,让自己身上攒了一点钱,然后我重新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

在另一家工厂里面上班,每个月不仅拥有固定的工资,而且还能有空一点时间出去外面兼职让我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我每个月把这些钱全部都攒起来,存到我自己决定的卡里面,因为我担心被起诉,我不敢存到自己名下里面,因为我名下有钱,很容易就会遭到起诉。

我这样操作只是为了以后能够更方便地协商还款,因为只有自己身上有钱了才能有条件去和别人谈,如果没有钱的情况下,哪怕就是别人叫你还本金的百分之六七十你都无法完成。

哪怕是我这样去做了,还是无法逃避,要还债的责任,在这段时间里面,虽然我更换了电话和工作,我每天依旧会接收到催收的短信。

时隔三年的时间,我的存款也有十几万了,在这个时候我早就已经忘记自己现在的这种负担了,然而我就因为这个时候被银行起诉了,起诉到了法院还把我列入失信名单。

我那个时候我的安逸的日子彻底破裂了,我才意识到危机,虽然我名下没有存有钱,我也没有自己的财产,但是我有固定的工作和社保缴纳,每个月都会有记录,当别人调查财产情况的时候,发现我有财产而被我转移了,直接对我进行了起诉。

最后经过协商,不仅连利息都不用偿还,而且本金还给我打折,这也许就是我保存实力最后一触即发的能量吧,因为在自己要去谈条件的时候,自己比较硬气,身上有钱。

处理完了广州银行的信用卡,然后紧接着处理了民生的信用卡,还有工商银行信用卡,这些银行信用卡直接打电话和对方联系,告诉他自己的困难之处,最后直接给减免了。

然后又到了中信银行的信用卡,这家银行的信用卡是催收主动的联系我,也主动表明了他的态度,还说以前我还进去的那些钱也算是还了本金,还发了一个数据给我,告诉我只是要还掉,剩余的这些本金就可以结清,当我和银行的客服确认的时候,客服说催收就是代表他们的,然后我还掉了,最后终于结清。

结清了中信银行,我要收到了光大银行的催收协商短信,我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有可能这些催收私底下就是有联系的,看到我一下子处理了那么多的银行信用卡,他就知道我应该有能力去偿还。

最后这个催收也是非常的简单明了,直接告诉我只需要还清剩余的本金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和他协商,而且还把之前还掉了700块钱算在内,我看到这700块钱的印象,我才相信他,因为他确实掌握了我的账单。

眼看的其他的大额已经还的差不多了,我就主动的去联系浦发银行信用卡,因为这张信用卡的额度只有6000块钱,利息涨的也不是很多,只有8000块,我本来想不需要协商直接还掉,没想到当我打电话给客服的时候,客服说到时会有催收打电话给我。

当最终和我通电话的时候,他就直接跟我说叫我还清剩余的本金就可以,如果能够一次性还清,如果不能够一次性还清,那就会产生利息。

当我在还款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意外,因为我把这张信用卡还错了,我是通过微信账单上面去还款,还到了中信银行信用卡。

而这张信用卡只有3500的额度,当时的历史已经长得和浦发银行信用卡的额度一样,我还没有进行协商,我还款的时候就直接跳到这个页面,还到了这一张信用卡,我也不知道是系统出错还是我操作错误,我非常的后悔白白牺牲2500多块钱。

而那个时候浦发银行还以为我在耍他,因为我答应他当天还掉的,可是当天却还掉了另一家,不过最终我还是当天给处理掉了,而当我处理完最后这一笔的时候,心情如释重负。

还清所有信用卡之后:当天晚上我一个人去KTV包了一个大包间,从8:00唱歌唱到2:00,没有一个人陪,自己喝了5瓶酒,而我平常基本上都不喝酒的,那个时候我感觉到特别的痛快,因为压抑在我多年的债务终于被我解决了。

而这一些都是我的真实情况,信用卡逾期了,根本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勇于的去面对,有时候逃避只是为了更好的反击,并不是想做一个缩头乌龟去躲避债务,相信发的这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最简单直白的感觉就是:终于没人催收了,好好上班吧,在后来一听信用卡这三个字就恶心(尤其听到催收那家银行名字更恶心)

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清理债务,清爽过年。

2017年的12月,我cut掉了一张信用卡,当时把那张卡还清的时候,心里面体验到非常的踏实。并且用现金消费心里感到踏实(用支付宝余额而非花呗,用储蓄卡而非信用卡,同理。)虽然销卡的时候有不舍得,银行也有各种优惠想挽留我。可是我看到了,那是很深的套路。

如果你有几张卡,你不想再给银行利息,分享尽快还掉信用卡的方法

列清楚你的账目有多少,列清楚你的黑暗出口有多少。每张信用卡的清偿剪卡=未清账款除以每月最低还款额 ,数字最小的排第一。清偿剪卡排序好,就按照这个去逐张还清。(下表来自《自动千万富翁》)

银行会给你很多优惠,怂恿一些信誉良好且有还贷能力的人去办信用卡。(贷款去投资是没问题的,贷款去消费,就要谨慎了。因为把债务留给了明天,而那些消费未必能如投资一般,在未来转化为价值)

记账时要分开,把你还卡的钱和消费的分开,不然永远把钱还进去了再消费,可惜永远没还到钱。

信用卡无端给提升额度,谢谢银行对我的信任,但是背后就是无意识消费了。忍不住剁手就不要随便用提升的额度,否则会有把额度当现金的错觉。

现在在饭堂吃的比较多、因为家里离上班地方近也会适当自己煮饭。发现真的能省下很多。以前中午都是和同事开车出去吃,很多加班大家叫外卖都是先付钱再报销。收入越少的时候就发现消费欲望越强烈,仿佛为了证明什么或者要通过这个获取心理平衡。

开始是每个月都刷完卡都会还上的。可到后来,有些大笔消费后,只能还最低,结果发现,看起来很低的利息,其实并没有想象之中的低。虽然我给的利息并不是特别多的钱,可是折算下来,有些是值得的,因为有了时间差,我可以赚到。有些是,如果当时我不这样消费,有些买回来很鸡肋的东西,当时没有买,拿这笔钱是投资,机会成本可就大了。

对了,如果你对于自己默默还上的利息没有概念,就把信用卡账单明细看完,拉一个excel表,看看一年的利息给了多少。看你还用不用信用卡了……两个dyson吹风机没了,默默心疼。

使用信用卡的潜意识是:我目前没有钱,我先花了再说。如果反过来呢,每当我们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就想着如何把这个东西的钱赚回来,又会如何。

为什么不是:如果我想要这个,我先赚回来。因为被固定工资的思维绑架了。认为自己的工资是有上限,有天花板的。然而,真正的天花板是自己对自己的限制。

我开始复盘我手中的钱都是怎么从流走的:

透过记账我发现去年换了新岗位后各类花销变得很大,还经常出去吃饭和疯狂买星巴克。而薪酬并没有过多增加的情况下,这些消费就没有出口了。那段时间我特别郁闷,工作的郁闷用了买买买来发泄。还有养车的费用。当时没有去计算这一笔账,等到用了两年才发现问题很严重。现在楼下两家星巴克我反而不那么想喝了,会寻找替代品。而今年的6-6、11-11、12-12估计也是会放下剁手。

《穷爸爸富爸爸》谈过,不要在老鼠快跑的道上,而是要走到快车道上。当我的工资性收入占了总收入的大部分,并且我每个月都可能有一些卡债要还,那就是在一个老鼠快跑的道上。就像是中产阶级,有了更高收入,就想要更高消费,然而还没有足够的被动收入以及资产(可以给你带来钱的就是资产)产生的金钱去支付这消费以及利息,那永远就是死循环。

金钱是一种能量,是需要流动的。有进有出。就如持有货币而不投资,那过几年购买力肯定下降。然而我的钱花出去,真正作为投资的比例又有多少呢?我投资在自己大脑的,的确是不会亏掉,但是要赚到,那就是要把知识变现,把我的天赋才华转化成生产力,符合市场需求,进行贩卖。

2014-2017,花钱如流水真的扩充了我的财富管道,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学了很多东西。我曾经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有钱在身边才有安全感。可是,这不是我把钱都花光了的理由

理财,那一盘账,表面看上去是钱,是数字。背后的是观念,财富观。潜意识的信念,表现在外在就是消费习惯,表现在资产表上的就是数字。我开始觉察为什么我要把钱花光了,而且不让金钱在我身边待久一点。

我害怕金钱的贬值。所以很快用这些去消费,趁着有购买力就去换取体验。其实也可以,但是如果推迟一点点满足呢。如果是购置资产再用资产产生的金钱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呢。那么不久后,资产还在,欲望也满足了。

我再深入去觉察,过去我总是觉得反正现在没有什么负担,也年轻,而且我本金不多,赚到多少其实这个时候存钱意义不大,加上整个社会都在通货膨胀都在提倡买买买。我这个时候省钱,好像就让自己的生活打了折。2017年初的时候,理财达人三公子(豆瓣,雪球的理财达人,《毕业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的作者,靠自己理财存了第一个100万》)给我做过咨询,其中一个建议是: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拿出几百块钱强制性储蓄,先储蓄定投后消费。

然而我把她的话晾在一边了……后来我看到的《巴比伦富翁》、《自动百万富翁》这些书,都在讲一个道理:收入-储蓄=支出。先储蓄后消费。拿出收入的10%进行储蓄。现在的人可以拿出10%收入去定投基金。

其实陆陆续续,的确,在本金不多的时候,最重要是长本领,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才有后续理财的可能性。但是我回想起来,这个是一个消费习惯的问题。什么都不能走极端,如果太节省当然不行,但是太容易把钱都花光了,从来没有储蓄的习惯,那也是让金钱无法在自己身边留存,久而久之,就无论赚到多少钱,都是不够的。根本不是赚钱能力差,是守住金钱的能力不足罢了。

除了观念,我的额外消费还有是面子问题,我今天卸载了星巴克的app,去年在星巴克,有星享卡的消费是4777元。扣除一些可能别人买单但是用我的卡积分的情况,大约也有4000元的消费。那这些是必需品吗。不是啊。我在星巴克开卡是因为大学时在沙面,去多了就帮相熟的咖啡师办了一张,没有拒绝。结果虚荣心来了,真的是从最底层积分积到金卡。就是觉得有优惠,而且别人会在mark drink的时候写上我的名字。这些东西到底是有多重要呢,并不是那么重要。然而我就这样一年就花了4000……如果用来做理财呢,足以有好的收益了。

还有就是吃饭买单的时候要刷卡,其实不是冲着积分,而是冲着面子。可是,真正的面子是在于活着有底气。而不是一些表面上的自己认为有面子。

绝对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这样会让情况变得糟糕。

有什么东西想买的,先列出来,想办法赚钱买而不是刷信用卡去买(除非在免息期,而且你笃定自己在还款日钱能把这笔钱赚到)更好的方法是:每一项负债都应该有一项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去买单。

《穷爸爸富爸爸》关于购买地产出租就是买了一个资产,资产产生的现金流用于消费,最后消费让他们变得富有。是他们多做了一个步骤,在消费前买入资产,用这个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支付消费。

尽管我不知现在在中国购买房地产是否能做到这个效果,但是他先购入资产的行为还是可以仿效。

理财真的是一个习惯,开源节流,砍掉信用卡(购入资产才是最真实的,但是要堵漏洞),理性消费。End =)

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一着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虽然没用过信用卡,但用过花呗,借呗,以及微信的微粒贷,还有京东白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用过。那时候刚毕业不久,这些东西都刚刚兴起,我还是微粒贷的内测用户,当时因为刚找到工作,工资也是特别低,每个月两千块钱,那时候自己手里本来也没钱,家里条件也不好,还要想办法给父母给一点,更别说让家里救济了,找的工作也不好,有时拖欠两三个月的工资,但为了显示自己在外面过得很好,所以就每个月从这些上面借点钱给家里给过去,不发工资时候自己也还要花,基本就一直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后面又因为结婚,就把微粒贷和借呗一共六万块钱借空了。

结婚后就一直处于还账状态,后来也换了一份工作,每个月发工资后就先把还款钱准备好,总感觉一直在还账,但又感觉没还多少,因为这些贷款的利息太高了,基本还了一半利息,一半本金,有时候就想一下子把这些钱都还掉,但手头没有这么多钱,只能咬牙忍受这种无奈的生活,今年一月份时候发了点年终奖,然后把媳妇儿的工资和自己的钱凑起来后把剩下的一点借款全部还掉了。当还掉所有借款后我立马关闭了所有的网络借款平台,包括花呗,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真的让人无比轻松,虽然那一个月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但挺过来后我再也没有每个月因为还款而痛苦的感觉了,痛苦不是因为舍不得还款,而是给人感觉这是个无底洞,一直处于那种状态。

还清信用卡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没什么感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