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我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在条件可以的情况下,去企业打工,无可非议,应该充许。不过不能违法国家法规的限制。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有些特殊单位的退休人员和公务员退休人员,为防止利用在职时的公权影响力而从事不正之风之事的情况发生,是不充许去进行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工作的。

一、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即非公务员人员去企业打工不受限制。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不算很低,在我们这里,去年退休的两位事业单位人员,工资55OO元左右,多数都不去打工,但有的人身体好,闲不往,就会去找事做。

我有一位三十年交道的朋友,是乡政府的秘书退休的。因人做事仔细,被一家房开企业请去做办公室秘书,帮助整理资料,月薪三千,工作不是很繁重,过得很好。

前几天碰上他,我说你拿到手的退休金6千多了,何必去休这个苦,真的工作还没够吗?他说老弟呀,你是不知这退休人员的处境,在职时忙于工作,与他人包括亲戚朋友接触少,互相不常在一起了解不深,闲下来连吹牛都吹不到一块,玩耍的地方都不好找,简直如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样,从新交友,孤单至极。

找点事做起,既能打发时光,还有些收入,一举两得。

细想来确实如此。工作单位只要法律充许就可以去打发时间,增加收入。

二、什么单位退休人员去企业打工会受限制?

我们国家对公务员管理有严格的规定,为防退休公务员干部颂导利用在职时的影响力或叫余威谋取私利,搞腐败活动,公务员法专为此制定了限制规定。

200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这是对离职公务员的从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此外,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七条也对人民法院法官退休后作了规定: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所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进行辩护的除外。"

从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公务员离职或退休,去找工作是有限制的,从这些限制看来,即从事的工作与在职时的利害关系直切有联系,只要避开了这些雷区,就没有问题了。

结束语:机关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事业单位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但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人民法院法官,有些法律限定,大家应自觉尊导。有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的思想,这是应该倡导的。

图自网络,侵权删除)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本人是基层公务员,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已退休的原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退休之后的三年之内、其他公务员在两年之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如果违反规定,是要受到相关管理部门处罚的。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则没有任何限制。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对我国《公务员法》法律规定的概括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关于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内容非常系统,非常全面。从总体上讲,公务员是我国所有国家公务的决策者、管理者、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是我们这个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人,是我国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国《公务员法》分公务员制度的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考核、公务员的职务、职级任免、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升降、公务员的奖励、公务员的监督与惩戒、公务员的培训、公务员的交流与回避、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公务员的辞职与辞退、公务员的退休、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公务员的职位聘任、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共十七个方面,对公务员制度做了极为系统和严格的规定。同时,每一个重要环节,几乎都有一个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或中央有关管理部门的行政规章做为配套法规,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例如:《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公务员登记实施办法》等等。应该说:公务员是我国管理上要求最为严格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二、《公务员法》对己退休公务员从业的限制性规定

正是因为公务员人数很少,作用很大,在职期间管理要求十分严格。退休之后,由于工作经历、工作的影响范围等原因,亦然要遵守《公务员法》关于继续从业的法律规定,真正的目的是:防止公务员泄露国家机密、以权谋私、以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工作影响力从事不正当竞争,获取不正当利益。

《公务员法》在法律责任部分的第一百零七条非常明确地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退休公务员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规定。就这个法律规定本身来看,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退休公务员继续从业的人员限制范围,主要有两种:A、原来行政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毫无疑问,从县乡一级的正、副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一直到省部级党政机关的退休公务员,都在限制范围之内。B、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在限制范围内2、限制的时间范围是:领导班子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为离职三年之内,除以上范围之外的公务员为离职两年以内3、对退休公务员从业范围的限制条件是: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要特别注意“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这个限定词。4、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是: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直白地说:就是同级党委组织部,责令其离开工作岗位。如果不改正的,由同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当然,还可以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程度,对接收单位给予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

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六条明确地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活动,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职务,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很明显,从党的纪律的角度看:己经退休的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在原任职务范围内的企业任职;或个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活动;或出任上市公司、基金会的相关职务,都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要受到党纪责任的追究。要注意的是:这个处分规定,针对的违纪主体为党员领导干部,并非普通公务员中的党员。

三、对退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业的法规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管理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总体上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定职责是给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其工作人员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当然也没有具体的行政权力。因此,《条例》并没有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从业,作出任何限制性的规定。直白地说:已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从业,根本就不受任何法律、法规的限制。正好相反,已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从事本专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国家政策方面实际上是持鼓励态度的,视之为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余热,贡献社会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法律上明确地规定:已退休的原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退休之后的三年之内、其他公务员在退休之后的两年之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很显然,这是法律禁止的行为,作为已经退休的公务员,当然必须严格地予以遵守。如果违反规定,被同级党委组织部发现,必须责令其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的,可以由同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其违法所得,并责令接收单位清退人员,还可以按照违法的轻重程度,对接收单位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己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则没有任何限制。

概括而言:对退休公务员禁业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是两年到三年,禁业的范围也不宽,只要不是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是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的,都不在限制范围之内。这一点一定要准确理解,很好地把握。

尤其应该重视的是: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1、退休后三年内,一律禁止退休党政领导干部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之内的企业兼职(任职),禁止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2、退休后三年内,如准备拟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以外的企业兼职(任职)的,必须由本人先向其原单位报告,拟兼职(任职)企业也要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经过审核同意之后可以。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已退休的公务员禁业规定,似乎被人遗忘。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感谢邀请!感谢关注!

可以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明确:

1.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三年内,拟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外的企业兼职(任职)的,必须由本人事先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由拟兼职(任职)企业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所在单位按规定审核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方可兼职(任职)。

2.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三年后到企业兼职(任职)的,应由本人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由拟兼职(任职)企业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所在单位按规定审批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扩展资料:

《意见》要求,要限期对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进行清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意见》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纠正。清理工作完成后,如再发现党政领导干部有违规在企业兼职(任职)或领取报酬隐瞒不报的行为,一经查实,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意见》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可根据《意见》精神,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的规范管理。

《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期间的管理。按规定经批准在企业兼职(任职)的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期间的履职情况、是否取酬、职务消费和报销有关工作费用等,应每年年底以书面形式如实报告单位组织。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干部,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到企业里某一个职位,那是很容易的。我是这么想,既然退休啦!企业事业单位的工资又那么高,你就颐养天年吧!把那些好的工作岗位,给年轻人留着吧!让他们也有奋斗一把的机会,不然的话,循环往复始终是老年人在弄事儿,年轻人没有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多谢邀请!

回答: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他们退休后一般是不用靠再去打工挣钱养家的,因为他们的退休金是丰厚的,有的人办理退休时还有另外一笔补贴。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他(她)的退休养老金是足够一家人的生活费用了,也说明他们无需再去打工挣钱养家了。

这些单位的退休人员如想再到企业单位打工,他们要上班的目的并非挣钱养家,而是自已觉得身体还好,在家闲着无聊,而再找份工作,生活上有规律,对身体有益,也可多收入(没有人会嫌钱多)。

他们即使有人想到企业打工完全可以,但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干过苦力活,只会找份轻松的工作。

但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人退休后一般是少有到企业单位上班的。

要么有的是专业人才,退休后再被原单位返聘,暂时还在原单位上班。

总结: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想去企业单位上班是可以的,但如说去打工是挣钱养家那是空话!

这只是本人的观点。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去企业打工挣钱养家吗?

可以,当然可以打工挣钱的呀。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只要身体条件许可,赋闲在家也没什么事,被企业部门聘请当顾问门岗之类的,发挥余热,何乐而不为呢!

退休人员为原单位贡献了三、四十年,已经养成上下班工作的习惯了,一旦到六十岁退休后,因为身体还健朗,不干活反而有失落感。被聘请到企业单位更为光荣感!

虽然退休人员是有很多退休工资的,但一部分老同志是耐不住寂寞而去上班的,更有一些是因为家里负担重尤其有啃老族的子女,而被迫去挣钱养家的。

国家正在规划制定建立健全的延迟退休养老制度,让退休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用。只要老人肯干愿意干,并且打打闲工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为何不可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