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不会。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只是数字,一场家变,或者一场大病一切将化为乌有,假如退休就会给生活带来以下影响!
面临着被社会淘汰!人走茶凉不是玩笑话,而是铁铮铮的事实。
人在工作的时候无论多么有价值,一旦退休就彻底失去个人价值。减少了与人交流的机会,慢慢地对社会认知越来越缺乏,导致被社会淘汰!
失去健康的体魄!很多人上班工作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能活动筋骨,让身体更健康!人活着就要劳动,不能让自己闲下来,过于疲沓慵懒就会生病!
退休会心态变老!人在工作的时候,根据工作需要会整日跟单位的年轻人在一起,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就感觉自己很年轻,一旦退休接触到的都是同年龄段的人,发觉自己一下子就老了!
退休会孤独寂寞!人一旦离开一辈子的工作岗位,马上就会觉得心灵空虚,曾经的同事远离了,曾经的朋友都很忙。
一个人在家要么是看电视睡觉,要么就是家庭油米柴盐。感觉特别孤独寂寞!
没有收入吃老本心里不踏实!人只要有工作能力,谁也不想吃老本,只花钱不挣钱的日子,一定会心里慌慌的。
吃老本就彻底证实是自己的一生只剩下归途!虽然有500万,假如花光了怎么办,难道找儿女要钱吗?
人生是永远不确定的,永远在变化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我会选择继续工作,因为我想让自己有年轻的心态,天天与他们在一起就能让自己开心快乐。
因为我想有健康的体魄,出去工作能锻炼自己的体能!
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废人,人活着就要与时俱进,提升社会认知能力!
因为我怕孤独寂寞,不想一个人在家太无聊!
因为我想继续有赚钱的能力,生活更有底气!
最后的话:房子,钱都是身外之物,多少都无所谓,够吃够用就行!我们活着不只是为了这些,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主要是活个开心,活个快乐,人生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人生一路沿途的风景,这个才是最有意义的!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上班如果很累很苦,吃不消,就换个轻松的。
不上班,光靠500万,一直坐吃山空,算一个月2万,一年25万,十年250万。如果恋爱、投资等,又要扣去若干。不知退休还有多少年。将近退休,损失每月养老金一年也有数万,十年就有几十万。退休还早,就提早退休,再加十年,不算恋爱和投资,再加十年250万。
吓人啊,一月2万白领生活,20年,就将你500万化为烟云。人是舒适了,不劳而而获,做少爷,做寓公。可是等到退休,没有一文收入,拿最低老年补贴,过惯了2万,不知老了能否习惯数千呢?
身体好的,应当干活,选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按月拿薪水,只要存款中贴补一些,既能保得存款高枕无忧,又能活动筋骨、有规律的运作。届时退休又有养老金,一进一出至少30万,10年就是300万,真正的退休生活不要太适意,既有"内藏",又有"外快",其乐融融!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按国家政策制度,到了退休就退休,虽然这只是职业上的退休,但自己的事业却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了。如果退休前有五百万的人,不会发辉500万的经济扛扞作用,到头来也会变成穷人。因为钱不会让不会用钱的人富有,却能让会用钱的人更加富有!因为,这500万只是存在银行里的钱,而不是社会上的资产。所以以后会穷得很理所当然了。只有资产,而且是足够多的资产才能让人富有!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假如我有一套住房和500万元存款,首先这一套住房面积够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存款可以任意由我支配的话我肯定会退休去享受生活。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更何况我现在没有住房也没有五百万。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首先要看你是什么阶段的年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年龄做出选择,如果是35岁以下,那么应该继续努力工作去拼搏,毕竟人生的道路还长着呢,要发挥自己的青春活力,为家庭,为社会,还能做出很大的贡献。如果你是55周岁以下,那应该考虑做一些稳定的投资,但是不要承担风险的那种投资,钱只要比存到银行里的利息高一些就可以了,为将来真正退休了,生活过得更加富有。
如果是55周岁以上,那么你可以选择退休了,因为这个年龄应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每天带着愉快的心情,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走出去,到外面旅游看一看祖国的大好山河,忘掉烦恼、忘掉忧愁,将自己的晚年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并且也可以写一本自己的回忆录,把美好的生活经验传递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努力工作,自强不息,人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钱只要够用就可以了...
假如你有一套住房,存款500万,你会退休吗?
有钱可以过得安逸,但是他不能让你跟社会进步同步,人不能因为有钱,失去方向,不能跟社会脱轨,也不能过于安逸,失去目标,追求新事物比安逸更充实快乐!人是有思想的,生活中离不开学习。所以即使你再有钱,你依然活在努力中。这就是世界上的富豪们不退休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