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有很多,这些注意的内容,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了让你的血压能稳定在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并且让你的血压不再进一步的升高,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1、起床要慢
为什么高血压的人起床要慢,因为正常健康人群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上午6-8点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的水平,下午4-6点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会逐渐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清晨起床后一段时间为高血压患者突发意外的高峰期。因此,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在清晨起床时应特别注意,提倡分三步缓慢进行:清醒别立即起床,先平卧一会,打打哈欠、伸伸懒腰、闭目养神,活动活动四肢,时间长短灵活掌握,使身体状况逐渐适应白天活动的需要。然后再缓慢坐起来,从容不迫地穿上衣服,伸几次懒腰再下床,下地前再在床边坐半分钟,再慢慢起床。防止起床太快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等症状。
2,保持大便通畅
很多有高血压的人,因为大便干燥,排便的时候太过用力,很多心梗和脑溢血就发生在早上排便的时候,所以便秘是高血压患者的重大危险因素,保持大便的通畅对血压高的人很重要,建议血压高的人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主粮粗细搭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预防便秘。
3、保持心情愉悦
一般高血压患者急性子比较多,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好胜心强、遇事急躁、比较自负、容易激动、克制能力差、具有攻击倾向。这种性格,让他们持续地处于高度紧张的压力下,经常处于情绪变化的应激状态下。压力、情绪激动、愤怒、焦躁,都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促使升压激素分泌旺盛,让他们体内大部分血管处于"紧绷"的状态,天长日久,就容易引起高血压病。
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做到有张有弛,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在事业与生活不尽如人意时,学会掌控,及早从不良心境中走出来,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胸怀开阔,非常有助于治疗,对保持血压稳定有很大的好处。
4,冬天早上不宜晨练
很多高血压患者对季节的变换很敏感,天气突然变冷,血压就会升高,因为,寒冷可以刺激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所以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冬天的时候清晨出去锻炼,因为室内、外温差过大,高血压病人在冬天的时候,建议选择在太阳出来,地面温度升高以后,再出门锻炼比较安全。
5、空腹喝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床后,经过长长的一夜,从皮肤、尿液、呼吸中,都会带走一部分水份,使体内处于缺水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建议洗漱以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稀释体内的血液,可以饮200毫升的温开水,可以补充夜里丢失的水分,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
6、监测血压
建议季节变换、调整降压药物或自己感觉血压波动比较大的时候,监测血压,测量血压的方法要正确,若是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计的位置、绑血压计的袖带位置和心脏三者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如果是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位置和心脏的位置也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否则,测量出来的数值会不准确。在测量之前尽量充分休息五分钟以上,测量时间为早晨空腹起床之后排空膀胱,在未服用降压药之前,最好每天在同一时间测量。
如果用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建议每次测量要连续两次,每次间隔一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测量的血压相差大于5mmHg以上,测量第三次,取第二、第三次的血压值为本次血压的测量值,并且记录。
7、适当运动锻炼
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有效提升人体的新陈代谢,通过肌肉收缩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提高人体活力,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还可以减少儿茶酚胺物质的释放,使人体对儿茶酚胺物质的敏感性下降,从而降低血压。建议运动的频率是每周不少于五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只要做中等强度的运动就可以,如慢跑、快走、游泳、爬山,或者是做健身操、有氧操等都是可以的。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能够坚持的运动就可以。
8、健康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益;要减少饮食中脂肪的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肥肉、肥肠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各种动物油;可以多吃各种淡水鱼类。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来说,轻度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应控制在6-8g以下,少吃咸菜、咸肉、腐乳等;少吃含糖高的食品,如蛋糕、甜饼、甜点心、糖果等。
9、严格控制烟、酒
吸烟不但使肺癌、口腔癌、咽喉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会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很大,烟草中所含的剧毒物质尼古丁能刺激心脏和心管,释放大量的咖啡因,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吸烟,可引起小动脉的持续收缩,最后可导致小动脉壁内膜渐渐地增厚,形成小动脉硬化。吸烟对血脂代谢也有影响,能使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快,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
前几年很多人认为,喝葡萄酒有益于健康,因为葡萄酒是果酒,其实不然,酒对血压的影响不在于酒的种类,而在于酒中的酒精,酒精可以加快心脏的节律,甚至诱发心房颤动和心脏射血,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喝酒一定要有控制,即使在社交场所,也尽量少喝。
10,高血压一定要治疗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它的并发症很多很重,高血压可以引起心和脑血管的意外,脑血管意外可以造成瘫痪、失语,也可引起心肌梗塞、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可以短时间威胁人的生命,即使抢救过来,有一部分病人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对于高血压一定要重视,一定要正规治疗。
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高血压是常见病,稍微高一点没有关系,他们不愿意长期吃药,认为是药三分毒。有的人在血压很高的时候吃药,一旦血压降下来一些,就停药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随意撤退降压药,可能血压就会立刻升上来,这样子对血管破坏性是非常大的,有可能再次吃药之后血压就不一定像原来降的那么好。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在32%-33%之间,这是我国流行病调查的数据,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都有高血压,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个比率还得上升,未来十年还会有一个明显的升高,高血压虽然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但不痛不痒的,对生活质量几乎没影响。所以很多人对此病不够重视,有些高血压病例确实异常可惜,最近几年常有报道,很多优秀年轻的企业家,在努力拼搏的同时,且因为高血压并发症,没有来得及享受努力带给自己的成果,如2006年1月21日,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去世了,病因是与他37岁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急性脑血栓。深圳一位34岁的经理,始终在为自己设立的一个个追求目标,从花园别墅到上市公司,因此他全力拼搏,然而,目标还没达到,他却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在深圳大酒店宴席厅了。所以,无论事业再成功,没有了健康和生命,其它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罢了。
高血压主要影响的是心脏和血管,若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在早期可以通过调整运动和饮食,有一部分人可以让血压重新回到正常,但是如果调整一段时间后,血压回不到正常水平,那么,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你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正规的治疗用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危险。
为了对家庭负责、对子女负责,管住嘴,迈开腿,控制好体重,调整好饮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情绪的稳定,保持血压的相对平稳和正常,不管是否用药,高血压朋友在生活上一定要保持自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保证心血管系统健康,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基础中的基础。对高血压的并发症的症状要有所了解,一旦出现高血压的并发症,能够第一时间意识到,并及时正确的就医,这对赢得抢救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3亿,这个比例着实不低!但实际上,由于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上的一些误区,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统计,高血压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仅在16%左右,这个数字着实不高。
作为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当然是控制好血压,但想要控制好血压,并不是单单坚持吃药那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很多,简单来为大家说几点。
1.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血压的监控测量我们经常强调高血压要控制平稳,如何确认我们的血压是否控制的平稳?当然是定期的监控测量最靠谱。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是建议家庭自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推荐上臂式的,腕式的如果能确认准确也是可以的。
对于初诊为高血压的朋友,不妨有时间就多测测,晨起后测一下,两餐之间测一下,下午测一下,晚上再测一下,这样对于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选择服用降压药的时间,避免高血压引发的心血管风险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样的在高血压控制的初期,也不放多测测血压,对于生活调理干预,以及服用药物的有效性,调控血压情况,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了解。而如果是血压已经通过生活调节和合理用药,已经控制的不错平常测量血压也都正常不超标了,那么也不用过频的测量血压,一周测量一次血压,保持血压的平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心悸,心绞痛或可能与血压相关的不适症状时,也要及时的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并积极的予以控制。
2.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生活调理不能放松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要注意加强运动,要注意控制体重,要注意戒烟限酒,要注意保持良好作息和睡眠,这些方面我们说的很多了,就不多去一一介绍了。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管是否需要服药控制,这些生活调理方面的建议,一定要注意坚持做到,坚持生活调理干预,不但有助于辅助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平稳,同时对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调控血脂血糖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不管是否用药,高血压朋友的生活调理干预,都要一直注意。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保证心血管系统健康,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基础中的基础。
3.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有的朋友脾气不好,一点就着,还容易暴怒;有的朋友听说要加强运动,从来不运动的情况下,一下子来个10公里长跑;有的朋友有便秘的问题,不去好好改善,觉得使使劲也就排出来了;有的朋友热天贪凉,经常大汗淋漓之后冲洗个冷水澡……,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从而引发心血管方面的大问题,心梗,出血性脑卒中,前面谈到的这些,都可能会成为诱因,而之所以情绪的剧烈波动、过度的剧烈运动、过度用力排便、洗冷水澡等这些会诱发心脑血管的大问题,其生理基础还是这些行为导致的血压的剧烈波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多注意,注意规避一些引起血压剧烈波动的行为和问题,这样才能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风险。
4. 注意身体衰老引起的血压情况变化40岁的时候血压高,跑跑步减减肥,吃的清淡点,血压就降下来了,50岁的时候血压高,生活调理控制不下来,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了,60岁的时候的血压,吃一种药还控制不住,可能都需要联用药物了,到了80岁,身体对于血压的调节功能变弱,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的问题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会出现血压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的身体情况和血压情况,应该对高血压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和以及生活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总之,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生活调理,注意避免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定期监测血压等这些方面,还是需要高血压自身来注意和做到的,不断的了解相关知识,综合管理好自己的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靶向器官的损害,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其实除了高血压患者,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群体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活方式。这个人群处于高血压的前期,他们是高血压的预备军。
1939年Robinson和Brucer首先提出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的患者可以定位高血压前期,并指出:1、绝大多数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高血压;2、高血压前期人群死亡率是理想血压(<120/80mmHg)人群的2倍。64年后2003年美国JNC7报告首次将高血压前期列为一个新的血压类别,以取代JNC6中正常和正常高值两种分类。
其实在广大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患者属于高血压前期,但是暂时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就跟大家简单说说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应该如何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饮食干预
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低钠饮食是很重要的美国高血压病指南建议食盐摄入量不应大于2.4g/天。需要告知国民的是:口味重是可以通过逐渐减少食盐摄入量得到改变的。
二、高钾饮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饮食中钾的含量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补钾尽量通过天然食物获取,比如蔬菜、香蕉、水果汁、牛奶等富含钾的食物。
三、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可能是改善血压水平最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每减重5.1kg可以使血压下降4mmHg左右。显然减轻体重是最为简单有效的降压方法,但是需要患者的长期配合坚持。
四、运动
坚持运动对人体好处最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显著降低静息血压水平,且这一效果与减轻体重无关,通俗的说患者无论体重是否下降,只要坚持运动就有助于降低血压。
五、戒烟限酒
烟草对于血压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同时众所周知,大量饮酒可以明显升高血压。建议广大患者戒烟限酒。
总之,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患者最为简单有效立竿见影的降压措施,关键是贵在坚持。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主要的危害是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了控制、减少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按时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务必使血压达标。其中最忌讳的是降压药吃吃停停。
2、 一定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饮食控制是基石,一定要低盐饮食,少吃动物内脏等油腻的东西,忌暴饮暴食。
3、 生活规律,不要熬夜,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4、 每天注意适当锻炼身体,每次半小时,每周五次,根据身体耐受程度进行锻炼。
5、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
6、 忌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可引起脑中风。
7、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容易造成血压升高有诱发脑卒中风险。
8、 高血压患者容易同时合并高血脂、高血糖,也应注意同时控制。
9、 定期复诊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必要时调整方案。
10、 高血压容易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一旦出现胸闷、手脚麻木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患有高血压的人,不仅要注意食盐的每日摄入量,还需要注意油脂肪的摄入量,也不易过多。
隐形盐要关注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些咸菜勒,像是榨菜拌菜,小咸菜中的盐含量是比较高的,那么高血压患者一平时比较关注这些食物。其实还有一些食物是隐形盐的重灾区,比如挂面,挂面中的钠的含量是非常高的,100克挂面中的钠含量400毫克到700毫克,有的甚至高达800毫克以上,一顿饭的话我们可能一般会使用300克左右的那挂面那么这样算下来的话,钠的摄入量就会达到1200毫克以上。相当于3克的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盐的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一顿面条就摄入了一半儿的盐。同样高盐的食物,还有饼干等零时处理高血压患者在购买挂面,饼干等加工类面制品的时候,要查看配料表中钠的含量。
市场出售的那种切面、手擀面,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使面条更筋道,更利于存放,都会加入大量的钠,由于没有标注钠的含量,所以是不建议购买的。如果喜欢吃面条,可以选择在家自制手擀面。
高血压患者同时还应该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避免引起血脂异常的现象,食用油的每日推荐量为30克。家里做完炒菜炖菜等食物,菜吃完后看看你家的盘底儿剩了多少的油,很多油就说明油的摄入量超标了;如果菜吃完后,盘底的油剩的不多,那么说明家里有的摄入量还是可以的,要控制油的摄入量,可以购买带刻度的油壶来掌握。 同样购买加工食物的时候还应当看配料表中脂肪的含量,建议购买脂肪含量低的那些食物,高脂肪的食物,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饼干等零食类食物。
作者:筱赧
高级营养保健师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编辑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7岁,胖,测血压146/101mmHg,应该怎么办呢?
1.继续观察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是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140/90mmHg。因此一次测的血压升高,还应继续观察,如血压仍≥140/90考虑高血压。期间避免劳累、熬夜,测血压前不宜饮酒、吸烟、喝咖啡和浓茶,休息5-10分钟再测血压。也可以做24h动态血压监测。
2.如确诊高血压,检查高血压的原因,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虽然仅有5%-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是有具体病因可寻的继发性高血压,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已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还是需要积极寻找病因的。17岁就发生高血压属于年轻的,因此要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如肾炎、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如找到基本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各种继发性高血压都排除了,还是考虑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找不到具体病因的,与很多因素相关,如肥胖、高盐摄入、家族史等,占90%-95%。
3.如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检查是否伴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等。根据血压水平和这些检查指标进行未来十年心血管风险评估。低危或中危可以暂不服药,1-3个月时间改善生活方式,尤其要减重,血压正常就不需要吃药,还不正常就要吃药了。高危和极高危立即开始服降压药。
4.定期复查。
不是吃药就行了,一定要注意复查,必要时调整药物,让血压尽早达标。
以上就是徐医生关于“初次发现高血压该怎么办”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