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非常多,因为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
所以,从现在来看,八九十岁似乎很正常,不应称呼为高寿了,因为我国的平均寿命就有77岁。
百岁老人越来越多,长寿已经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那么这些百岁老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一,忙”的确是全世界众多“大师”级人物的养生诀窍几乎所有百岁老人 ,都在退休后依然表现出积极乐观务实的态度,在农村的百岁老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起居都自理,有的甚至还帮小孩做一些家务,所以,让自己活的有价值,是养生的诀窍。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今年已90岁了,但是仍然在夜以继日的进行科学研究,还经常亲自下田,身体硬朗,思路清晰。
九十岁高龄时,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设计了苏州博物馆,这个博物馆 前几年还获得了一项世界级的大奖,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快乐。
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每天就懂得埋头工作,有时忙到凌晨,呆在博物馆里的时间一般会超过8个小时,仔细斟酌每一个建筑细节。
每天凌晨 4 点时,季羡林书房的灯就会亮起。他说:“起来好去干活呀!”算起来,九十多岁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 10 小时。
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长寿,让无数人羡慕不已,可大家却不知道,这些长寿,恰恰是“忙”出来的。
二,乐观开朗的性格,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百岁老人虽然生活不同,但都对人生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喜欢帮助别人,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人,研究显示可以增加寿命4年。
因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快乐幸福因子”,进而降低压力激素。
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长长的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坎坷和逆境,但长寿老人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凡事都会往以积极乐观的方式去考虑碰到的问题,长期的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三,分享长寿老人普遍喜欢的食物大多数长寿老人,都喜欢喝粥,如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
也有很多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因为小米是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养身体。
城市的长寿老人喜欢喝牛奶,据介绍,美国现有25,000多名百岁寿星,他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喜欢喝牛奶。
还有一些百岁老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有些百岁老人则特别喜欢吃豆腐,冬天喜欢吃萝卜。
四,遗传基因好这些长寿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的基因都比较好,如果说你的家族基因不好,那么在健康养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了。
比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路遥,因为一部《平凡的世界》,让他家喻户晓。
路遥先生因母婴垂直传播,一生下来就携带了乙肝病毒,后因肝硬化早逝,只有43岁。
路遥先生的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的肝病是由母婴垂直传播而来,不但他自己,他的兄弟姐妹们,在路遥先生走后数年,也相继都因为肝病都陆陆续续地和路遥先生一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总结: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一般的来说60岁左右是一个坎,因为在这个年龄,正好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很多人从心理上很难调整,觉得失落、寂寞、无聊,这种心态最不利于健康,再加上60岁的时候,身体的免疫机能 ,有一个断崖式的下降,所以你60岁左右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如果你跨过这个坎,一般到80岁没问题,到了80岁的时候,又是一个坎,如果80岁的这个坎迈过去了,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会成为长寿老人了。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母亲活到97岁。说养生,说营养,说运动,这些在我母亲身上体现不出。唯一解释通的,就是遗传基因。
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家里腌两大坛子咸菜,一家四口咸菜伴饭(父亲不在家吃)。那时没有冰箱,别说隔夜菜,隔夜饭,有时放上好几天,菜和饭起毛起涟了,母亲舍不得浪费的。我们姐弟不吃,母亲毫不犹豫吃的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运动,60岁以后基本窝在家里,邻居喜欢和母亲叨叨,张家长李家短。偶尔和老太太们打打小麻将。菜场买菜就是最大运动量了。
母亲是慢性子,天塌下来也不急躁。中午吃饭的碗筷可以放到晚上去洗。一件衣服搓十来分钟。一餐饭吃上半小时。母亲五十多岁开始抽烟,店里最便宜的劣质烟,一天一包。
后2O年生活条件好了,母亲还是改变不了俭省的生活习惯。孝敬她好香烟,自己舍不得抽,最后生霉扔掉了。
基因好,性子平缓,不过度运动,这才是长寿的秘诀。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我今年86岁了,还没有看到老天爷要回收迹象。小时候想能活到50——60岁就行啦,现在多吃多沾几十年。一不小心进入耄耋之年。啥原因,衣食无忧,子女不操心,社会和皆,没有人来暗算。放心过日子。运动来,运动去就不会有什么长寿。更可喜地是社会上90来岁人多的很。国人寿命长短,是评价社会优、劣最有说服力指标,吹牛不行。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这几天,因给年逾八旬的老人查体,接触了几名大夫,其中一名老年病科室的医生说的话与题主的命题比较接近。该医生从医31年,一直在老年病科室,他说刚工作时服务的群体大多是60~70岁的,现在服务的群体大多是80~90岁的。总结高寿的原因一是生活条件好了,营养跟上了,人心舒畅了;二是人们注意养生和保健了;三是医疗条件改善了,一些预防性基础性病得到了控制;四是国家安定,社会稳定。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主要是感谢毛泽东时代处处成立的人民医院!且特别注重防患于未然的疫苗,我55岁,记得小时候吃疫苗宝塔塘,打预防针,看电影喷雾预防病且都是免费的!那时候经常听到老爸感慨,说(当年1960年底左右)现在的孩子生一个在一个,他说解放前的人生十个难存活一个,即使存活下来的孩子一到夏秋之交,活蹦乱跳的孩子拉几天肚子就没了。如此一算拉高了多少人均寿命!老爸自然终老于八十九岁,如果其活在当下有医保寿命还会长。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我妈妈今年89岁了,其长寿原因:首先,基因好,我外婆活到九十几岁,因皮肤溃疡慢性感染,我舅舅们不给她治,病了两个多月才去世的。农村人说老人活太久会“吃”下一代,我妈的大弟弟因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后由于肝癌先于我外婆去世,所以两个小舅舅怕步老大的后尘,不想老人活太久。而我虽然是医生,但在农村算“外人”,辈份又低,做不了主,不然外婆活上百岁绝对没问题。我两个小舅舅现在也八十多岁了,也算长寿了。“2014年,英国《自然》杂志研究发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原因在于,科学家发现线粒体的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只属于母系遗传。而线粒体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只通过母系遗传。其次,我妈太勤劳,闲不住,老人家没事擦桌椅、楼梯;天天拖地板,今天拖楼下的,明天拖楼上的,如此循环往复……。只是在18年住我大弟弟那里摔伤后,可能有轻微的脑震荡,这两年才没干家务活,但是自己生活自理是没问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