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对的,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
每次回到自己从小长大的娘家,爸妈总是给端茶倒水,好像自己是个外人一样,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爸妈总是说,你多长时间不来一次,好好歇歇。
到婆家更是别扭,哪站哪不是,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很怕哪句话说错了惹的婆家人不高兴,好像自己在婆家是个多余的人。
所以还是自己买房子或是租房子,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想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过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1只讲述情感的猫咪】
其实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相信很多出嫁的女儿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其实主要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1〉在娘家: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自古就有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
所以,当女儿出嫁后,在父母的眼里,她就成了别人家的人,而不再是自家的人了。
虽然他们的嘴里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心里或多或少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几个孩子的家庭。
在那样的多子女家庭里,父母最在乎的永远是那个最小的儿子,而女儿再优秀,也只不过是他们眼中的“过客”罢了。
一些思想更传统的人,他们觉得儿子才是最终给自己养老送终的那个人,所以,他们对于已经出嫁了的女儿,是不会再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管她们的。
由此,你才会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虽然家还是那个家,父母还是那个父母,但是感觉变了!
父母待你已不再像从前那般的亲切与自然。而是在言行举止中多出了一丝丝“客气”与“小心”。可就是这样的有意而为之的举动,让你突然间有了被排除、被疏远的感觉!
〈2〉在婆家:
同样的道理,还是观念的问题。
许多婆家人认为:媳妇是从别人家嫁过来的,她永远都不可能随自己一家人同姓,也很难与自己一家人同心。
在这种公婆的眼里,媳妇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家传宗接代,除此之外,别无他用。(当然这样的观点也许并不多见,但是真的存在着)
所以,有些家庭里的重要事情是不允许媳妇参与的。她们永远都会被贴上了“外人”的标签!
2.改变思路,打破传统观念!每一个遭受这种打击的人都会觉得很受伤、很失败,也很无助。在她们的心里,娘家人、婆家人都是她们最亲、最爱的人!
因为爱,娘家人才会含辛茹苦地把她们养育成人;因为爱,她们才会想要嫁给这个男人,才会想要融入这个全新的家庭。
可是,别人却并不是同样的想法了。既然无法改变别人,那就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去适应别人。
相较于改变别人来说,改变自己却是一件更容易一些的事情了。
人都是习惯于趋利避害的,既然你对这样的现状深感不满,那么为何不积极主动的去做出改变呢?
从今往后,无论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要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
很多时候,也许事情并不像你所看到的表面那样。
比如:你觉得回娘家不再像以前一样的亲切自然,父母对你也没有以前好了,这也许只是你单方面的感觉罢了。
父母还是那样的人,他们对你的爱并没有减少半分,只不过是你的经历与想法发生了变化了。
另外,比如:你认为在婆家也不习惯,这也许跟你结婚时间的长短、与老公之间情感的深浅程度有关。
假如你才结婚不久,与老公之间的感情也就一般,这个时候会有不习惯的感觉也就很正常了。
毕竟你融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还没有多久,各个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也有可能还不太了解,相处起来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的感觉。
无论是亲人之间,还是爱人之间的相处,都是需要缘份与磨合的,少了其中的一部分,这段关系都将难以达到完美的状态。
3.彼此之间多些理解与包容!娘家、婆家都是自己的亲人,而且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暇的,在平时的相处过程中,有些摩擦与矛盾都是很正常的。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生不犯任何错误,偶尔的说错话、做错事都是在所难免的。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多些宽容与理解,何必斤斤计较的呢?
对于那些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时间来处理吧!
一家人之间的相处,同样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尤其是与婆家之间、与老公之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融洽相处的程度的。
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有一部分女人婚后在娘家和婆家呆着不习惯。给自己感觉就是哪儿都不是自己的家,这种情况最好还是自己单独有个小家,老公,孩子,自己,哪怕是在外面租房,一家三口也会让你比在娘家和婆家有家的感觉。
部分女人婚后特别是刚结婚,回娘家,自己的亲生父母那里的时候,只是出了个嫁,怎么自己好像客人一样了,进门端茶递水的,想给父母做点什么的时候,却让歇着去,满满的去亲戚家做客的感觉,这哪里像生我养我几十年的亲爹亲妈啊。
刚到婆家,更容易产生没有家的感觉,面对新的家庭环境,虽然以后是一家人了,但是让公婆从不熟悉的人变成家人,这是一个很久的过程。特别是遇到婆媳关系不好的时候,更加会有这种想法。
自己单独买套房子,打造自己的小家,一来可以避免婆媳关系,二来你会觉得有种归属感。哪怕条件不好,在外面租房住,你的租房也能给你一种家的感觉
结婚后,娘家的态度转变,婆家的陌生环境,让女人会突然觉得哪儿都不是自己的家,
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刚结婚的时候还会经常说回我家,久而久之感觉回不去了,那里没有自己的位置,从父母口中也是你家我家的,慢慢感觉有距离了,而婆家也不是自己的家,有时候夜深人静我常常会在想,我的家在哪里?感觉哪里都不是我的家,只有夫妻一起打拼买的,才是自己的家,那样才有归属感。
女人最可悲的是,如果离婚了真的哪里都不是自己的归宿,哪里都回不去。
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关于这个问题,我说说我自己的亲生经历吧!
刚结婚的时候,到婆家真的是各种的不习惯,不习惯婆家人的生活习惯,也吃不习惯婆婆做的饭菜,我吃饭的口味计较重,没办法,只有自己下手亲自做了,可是做了婆家人又吃不习惯。各种的难为情。跟公公婆婆也你熟悉,经常是他们在一起说话,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的时候只是附和着“呵呵”几声。
刚结婚回门的时候,特别的激动,想着终于可以回自己家了。但是回去之后,我妈做了一桌子的饭菜,鸡鸭鱼肉,我以前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待遇。我爸不断的给我老公端茶,倒水,吃饭的时候不停的招呼着,自己才走了两天回家就成了尊贵的客人了。也是各种的不习惯。
结婚之后,我经常是在外边租房子住,虽然条件是艰苦一些,但好歹自己感觉像自己的地方,自自己可以做主,有自己的自由,偶尔回婆家住几天,也许是时间长了,跟公婆慢慢的熟悉,也没有了以前那种陌生的感觉。反倒回娘家自己也不喜欢住了,因为娘家已经没有自己的房间。住的时候还是跟爸妈一起挤,再加上弟弟也结婚了,有了弟媳,自己就更是觉得很不自在,去了也很少在娘家过夜!
所以说,嫁出去的女儿,想要有自己真正的家,就得自己赶快买属于自己的房子,跟老公和孩子在一起。实在不行,就要强迫自己尽快的融入婆家的生活,很快的适应在婆家的日子,因为娘家真的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如果自己的独生子女还好点,要是有哥哥或者弟弟,等他们结婚了,你就更觉得那个家不是自己的家了!
为什么在娘家待着不习惯,在婆家也不习惯,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家?在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我恰恰相反,我这个嫁出去的女儿反而习以为常把自己的娘家当成了主人,而我哥哥每年过年回来,却变成了客人,是什么造成主客反串呢?
原因就是我这人特念家,又嫁得近,而我哥哥常年在外工作,理所当然也在外面买了房安了家,所以我常在娘家,也不会有大众以为姑嫂矛盾,再加上父母也希望我能常伴左右,来慰藉他们孤独的心。
按传统观念,陪伴父母左右的应该是儿子,但是,有父母陪伴的家没事业,所以,我们不得不隐忍心中的那份孤独与不舍,继续着拼搏生涯,不管是儿子女儿,父母给我们的家都是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家让我们有无限的牵挂与眷念,很庆幸嫁出去的我娘家依然是我的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