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来说“民族”一词来源于近代,并出自于欧洲“national”,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最早见于“华夏”是春秋时期齐恒公的相国管仲,他提出的“华夷之辩”,那就是以西周为中心姓姬和姓姜的诸侯国为华夏,周围都是蛮夷(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中华民族来源于外来民族,原因是中原地区是一个农耕大盆地,每一个时期都有一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将原来的民族灭掉,然后自己在这块地区生存变成了农耕民族,历史就是那样反复的重演。4000年前左右,第一批从欧洲黑海到高加索,再从高加索进入蒙古高原,从蒙古高原进入河套地区,再进入中原的人,被称为“大月氏”人,他们就炎黄。

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他们都带着女字旁,说明他们是欧洲早期的文化,崇上女性。就象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黄帝是一个女人。最早提到黄帝是华夏的共祖是战国末期齐国方士邹衍,邹衍是齐国人,他也是姓姜的西周诸侯国,所以肯定认定黄帝是他们的祖先。最早提到的“炎黄”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司马迁将五帝梳理成帝王们的血缘关系,让秦留下来的的七国庶民自己认同始祖同出一源,这一源头就是“炎黄”。

在今天的陕西岐山周原有一个叫“古公亶夫”的人,他是黄帝第16代子孙。古公亶夫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是西周周武王的高祖父。按照25岁为一代,古公亶夫离黄帝只有400年,黄帝离西周的周武王只有475年。(没有按照15-20岁为一代,古人生殖早,否则时间还要短。)那就是黄帝与殷商是同步的,没有相隔千年。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夏朝”了。

项羽和刘邦的楚汉相争,他们共同都拥立一个楚怀王。楚国国君姓芈,周成王时期(公元前1042-1021年)建立楚国。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指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周谷城在《中国通史》中也指出:楚人自称“蛮夷”。所以说,刘邦本是楚国人,他不崇拜儒家的孔子,汉初时建的是“蚩尤庙”,因为他认为蚩尤是本地的,炎黄是外来的。在汉初,刘邦、惠帝、吕氏、文帝、景帝都厌恶儒家,崇尚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开始“独尊儒术”,儒家认为汉朝是道统,认定为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关系,是正宗的华夏中原王朝了!

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东北,是从东北而来,华夏文明的发展是一源多级。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习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而华夏文明的起源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可是随着慢慢地长大,却发现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将我们祖先描绘的太伟大了,完成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完成任务,难道我们的祖先是驾驶着飞碟从一个我们并不知道的星球,带着更为先进外太空科技的外星人?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人口、科技等方面,都达不到一些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成绩。这里就说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天降涛涛洪水,大禹带领民众治理黄河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好黄河水患,试想一下,当时全世界大多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还是用石头做的石器,难道当时的黄河是小河沟吗?在有文字记载以后,很多的文献都记载黄河水患,为什么远远比大禹时代更先进封建社会下,却不能治理好?

这些说明了什么?那就是大禹治水根本就不是黄河,不要说是十年就是百年大禹也不可能治理好黄河,更不可能将黄河导入渤海。

还有到现在我们没有找到夏朝的遗址,却一直言之凿凿地说夏朝在中原地区在河南,其实要想找到夏朝并不难,夏朝的下一个王朝——商朝在哪,就能找到夏朝的真实位置。

那么商朝起源在哪???大禹治水后将商人的祖先契遣到了砥石,《荀子·成相篇》中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世本·居篇》中也有同样的描述:“契居亳,昭明居砥石”

在这里提到的砥石又是在哪里呢?在《淮南子·墬形训》说道:“辽出砥石。”高诱注解中说:“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水经注》也注解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南流,入于海”。而我国早期的史学家傅斯年就是这样说道“商之兴也,自东北来,商之亡也,向东北去”“商之先祖已据东北为大国矣”,还有史学家干志耿等先生认为:“找商先文化源头,只有在红山文化遗存中,才能看到商先传说的踪影和殷商文化的本源”

商朝的第一座都城在亳,《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说明商都亳在东北方,而“契居亳,昭明居砥石”,砥石在东北,那么亳不会很远,同样也应该在东北,如果契是大禹下令迁徙的,禹的部落就不可能在河南,不要忘记当时还是原始社会,大禹不可能在几千里之外的河南就知道东北的一切,唯一的解释就是大禹同样也是在东北地区生活。

还有,古地质学家对东北进行考古发现,这里原本是温室气候,在3000年前的一次小冰川导致东北变得苦寒、干燥,极大影响了种作物的生长,也给这里的人们造成极大的生活困难,而这个时间点恰恰是夏末商初时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商朝在500年的时间里就迁都5次,就是为了寻找新的生存发展之地。

商人是起源东北,那么夏朝的建立就一定是在东北,这才符合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夏。商在东北,向上逆推,尧舜—→三皇五帝,都是生活在东北原始部落的领袖。

从现在东北的考古中发现,8000年前这里就已经种植黍米(大黄米)、粟米(0小米),7000年前在吉林就种植稻米(水稻),一万至8000年前的吉林白城、黑龙江小南山、辽西查海、兴隆洼的玉器,都足以证明东北在当时并不是苦寒、贫瘠的土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各个部落之间的资源争夺,这里的先民就开始一次次西出与南下,开辟新的领地,所以华夏文明的发展并不是现在很多人所说的满天星斗,而是一源多级,这多级就是在一次次的向外扩张征服和融合,产生新的文化,一源就是一个源头,源头就在今天有着共和国的长子之称的——东北地区。

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尚书笺》:夏,中国也。始自西夷,及于内地。就是说,夏朝来自西夷。但这并不指代所有中国人,华夏民族众多,有从各个地方来的,也有原住民。不过影响力而言,夏人胜于其他。至于人类起源,那是另一个问题。

随着近期三星堆的继续发掘,更多惊世骇俗的文物将呈现在世人眼前,或也会有不可公布的物件出土。

看看三星堆都发现了什么。黄金权杖、黄金面具、金箔太阳神鸟,这三样是不是很“埃及”。临近的金沙遗址也有太阳神崇拜的文物。三星堆还有最大单体建筑、最大祭坛、最大青铜像、铜器,这都是王国都城的标志。三星堆还有被砸烂的玉器、陶器、被焚烧的痕迹等等。被谁砸的,被谁烧的?被周武王。

武王伐纣,攻打的朝歌就在三星堆。这里不是小小的古蜀国,古蜀国怎么可能比商周天朝还先进N倍。古蜀在川东丘陵地区。

为什么要毁掉所有文字记载,这个原因太深沉,不好讲。并且后来还在河南搞了个伪朝歌,把陈塘关、哪咤庙都搬了去,实际那里是殷,不是商。真正的陈塘关在今四川江油市,有陈塘关镇,西靠乾元山,山上有太乙金光洞、哪咤祖庙、石矶洞等,再往南下到了都江堰就是灌口镇还有二郎神祖庙。周武王是从西安出发东出潼关绕过秦岭迂回汉中、广元、江油,打到广汉。

为什么要伐纣,倒不是纣王多坏。而是商朝贵族阶层顽固不化,不接受进步思想,他们非要殉葬活埋奴隶,还杀俘虏吃,这种形态违背当时阶段的人类演进历程,它必须被摧毁淘汰。所以更高层面的力量推动了武王伐纣。每到旧形态不适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时候,就会被推动更替。今天依然是这样。

三星堆的重新开挖,将揭示更多的神秘,大家拭目以待吧。人类到了该弄清自己来龙去脉的时候了。

前面说的“西夷”,就是埃及。有研究表明,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的放射性与埃及青铜器相似,而与国内矿石不同。三星堆就是古商都,后夏在天府之国,更早来自埃及,那是前夏。埃及晚期,一支人向东逃离到了西亚约旦一代,是犹太。还有九黎、三苗等到了西南地区就是苗族,苗族跟犹太人是同祖先,这是犹太教说的。还有一支人或就是“九黎”则带着“鸟迹书”、“造纸术”、“楔形文字”等等来到横断山脉川西一代,这是后夏。起码孟子还知道禹是西夷人。

古埃及的陶俑、雕塑等都是黄种人面孔,“鸟迹书”就是后来仓吉造字的“鸟形文字”,甲骨文源自楔形文字,“禹”字的写法跟埃及文物中“蝎子王”的名字写法相同,“尧”的写法跟另一个法老一致,还有造纸术、祭祀习俗、鞋帽服侍等等都有相同之处……后来的秦汉墓都是些金字塔,不过是用土做的,有兴趣可从卫星地图看西安周边。

来自埃及这个说法会引起许多普通人抵触,因为普通人不具备相关知识面来理解这些事情。但对于有兴趣探究的人,建议去做更多详细具体的了解,未来你我将同在。

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华夏族”是“华”与“夏”融合而形成的,跟炎黄部落融合不是一个概念,炎黄部落联盟在先,“华夏”民族融合在后,“华夏族”才是当今“中华民族”的正朔。

“中华”的“中”和“华”都是从“华夏族”中来的。

 华族是舜的后裔,舜名叫“重华”,“华族”取自舜的名,有先贤后裔之意。“夏”起源于西,舜的祖先起源于东,华夏融合以后形成地理位置居中的“华夏族”,这是“华夏”的来历。

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华夏民族是在黄河流域诞生的。

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

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中华大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少数民族,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代称。

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华夏民族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起源非洲说,我总觉得有点怀疑,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一个非洲妈妈的孩子,你们觉得可信吗?我觉得人类从一个种群的很多数变成另外一个种群是可能的,而且是慢慢的,持续好多年的,不会发展成人后,最后就一个人的后代传宗接代到现代了,其他人的后代都灭亡了。而华夏民族一定是建立在这个观点被重新认识后再建立的。我觉得如果人类是多点起源,那么华夏民族一定是一个起源点或多个起源点,有可能北京人,元谋人,古蜀人,现代人都进行了多次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华夏多民族人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