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专家学者对“躺平”这种现象群起攻之,他们什么心态?
他们什么心态,他们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一天没事瞎操心的心态。自以为是圣人,指点江山,怀着忧国忧民的心,大声指责,其实啥也不是。
这几天“躺平”这个网络用语火了!
葛优躺
为何突然爆火呢?
还不是因为有某清华大学副教授在一篇文章提出: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他认为,“躺平”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更有某权威媒体,某报社尖锐的发声抨击当代年轻人“躺平”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可是,当你们批评我们年轻人时,你可知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愿意做“躺平一族”吗?
我们真的自甘堕落,做个无欲无求的人?
答案是:否定的。
这让我想到了晋朝晋惠帝“ 何不食肉糜”。
当你们专家学者们高高在上,呆在空调房里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声疾呼之时,你是否真的了解我们年轻人的想法,你们是否深入年轻人群,做过社会调查?
你是否真的了解我们这些年轻人?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你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这难道不觉得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吗?
这个清华教授,恐怕他是长时间沉浸在理论研究和大学校园象牙塔里、太久没走近社会了,没深入社会实际中,才会说出这样一番看似很有道理和理论依据实际上却不符合实际的话来。
这种奇葩言论也只有这类处在高层,有优越感的人,看着下面的蝼蚁,说出这番“混账话”来。
我们年轻人何尝不想努力奋斗,哪有真正的“躺平”可言。
当我们努力工作时,寄希望通过劳动换取我们美好的未来时。996,007,我们忍了。
当加班成为常态,我们忍了。当付出的辛勤汗水在一个月后那可怜的工资时,我们不淡定了。
当我们的收入涨幅永远跟不上房价的节奏时,我们绝望了,我们挣扎,我们迷茫;
当“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点绿”时,面对可怜的收入,结婚都成为一种奢望时,我们放弃了。我们无欲无求。
该干嘛干嘛,去他的生活。
我们努力过,我们激情过,我们奋斗过,可是在一切高房价,高彩礼,高医疗面前,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们年轻人知道啃老可耻,可是仅仅凭我们那可怜工资,怎么能买的起房,怎么能结的起婚,怎么养的起娃?
但凡我们有所成就,我们还愿意啃老吗,你知道什么是“内卷化”吗,如果你知道,还会批评我们年轻人吗?
可是你们悠闲的喝着茶横加指责说:这是理由吗,这是你努力程度不够,这都是你们不努力的结果,活该。
专家说:不努力可耻!可是我们努力了啊,我们付出了汗水了啊,可是我们收获了什么?
在高房价面前我们被彻底打败了,永远成为风箱中的老鼠,可是你们还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年轻人呢?
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反省自己:都三十多了,钱,钱没挣到,工作,工作一事无成,生活,生活乱七八糟,有个屁用。
我们只能选择“躺平”了,我们变得无欲无求,什么房子车子爱情票子,去他的,只够我们生活就好。
可是,你们不这么想:你们鼓励我们努力,奋斗。认为躺是一种罪过,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你们认为“躺平”的年轻人会影响以后社会的发展,会影响社会的养老问题。
可是,你想过吗,为啥年轻人甘愿“躺平”?
你们不懂,你们只会纸上谈兵,口号喊的震天响,只会指手画脚,可又拿不出实际措施解决我们年轻人面对的问题?
你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维护你们那个阶层,只好鞭挞我们这累成狗的年轻人:努力啊,奋斗啊,未来属于你。你们担心没有我们的奋斗,你们未来就没有人为你们服务了?
我们年轻人“躺平”怎么了,碍着你们怎么了,我们就这么“躺平”一会,又影响到什么?
为啥不深入实际中多了解了解我们年轻人所想的,拿出点实际措施来,帮助我们年轻人切实有效的解决我们年轻人面对的困境。
与其在那里高谈阔论,横加指责,不如加快解决核心问答的步伐,你说是吧?
朋友们,你们认为的“躺平”是什么,又如何看待这类教授学者的发声,欢迎留言讨论。[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