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答:我看很多人都在说空调开与不开电辅热带来的制热效果,并没有对加电辅热后带来空调的运行变化做出说明,我来说说空调这方面的理解。

没有电辅热的空调基本运行原理

当室内需要制热时,空调主机开始运行,压缩机开始运行,连接室内外的铜管内部的氟利昂开始在压缩机的动力下,开始往还与内机外机之间循环转动。

氟利昂作为换热介质会带着压缩机提供的能量,流动到室内内机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与室内的空气进行交换,获得室内能量的氟利昂就继续回到外机通过风扇、冷凝器翅片把室内的能量散在空气里,然后继续吸收压缩机的能量,再到室内。

如果空调是变频型时,它的运行会受到室内的温控器控制,会依据温控器的温度变化自动调整压缩机的功率输出,让氟利昂携带的能量自动变化,随着室内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如果是定频机型,它的运行也是受室内的温控器控制,当室内开始运行空调时,它都是以一种状态运行,一直到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才会停止压缩机的功率输出,氟利昂也停止循环运行。

有电辅热带来的运行区别?

前文已经说到了,空调的运行受室内的温控器的控制,当室内的温度慢慢变化时,主机的运行状态也在变化。当有电辅热的热量叠加在空调原有的热量上时,室内的升温原则上要比没有它更快的,这样空调主机就会逐渐的降低自己的功耗输出,从最初的100%功耗逐步降到30%的功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可是事情却很糟糕。

由于电辅热的功率比较大,它会随空调内机的制热量来配置,从1000瓦到3000瓦不等;另外,由于空调在冬季运行,原本室外空气就较冷,它还要排放冷量,所以它的外机要结冰影响它的散热,此时外机就会停机15~20分钟左右,让热量给外机化冰,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室内不再有热气。

最严重的是,空调在冬季运行时,化冰的频率很高,所以室内的温度永远都不会升高或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外机永远都是满负荷在工作且开开停停,再加上电辅热的功耗,所以带来的后果就是冬季制热,空调用不起,电费太贵了。

总结

简单的说,原则上,如果是变频空调,有电辅热的热量叠加,空调会更加节能,因为空调会自动随室内温度的升高而自动调整功耗输出的,而定频空调有电辅热的热量加持,会缩短运行时间而节能。可是,事实却相反,由于空调它本身在寒冷的冬季,自己制热能力太差,全靠电辅热的能力,是不可能扭转局面的,所以能耗奇高。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市场上日本、美国的空调对使用电辅热功能为“不耻”,而他们的空调在冬季恰恰有比较好的制热表现,就算制热不太好,也很难看见它们的产品有使用电辅热的。

而国内品牌的空调,却大势宣传这个功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可就算加上电辅热,好比如让空调藏一个电炉子,制热效果还是很差。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空调开电辅助加热来得快,耗电多一些,室内温度高一点。其电辅助加热工作原理如下所叙述。

●空调的电辅热是冬天,由电磁阀换向,将外机的冷疑器变成室内散热,夏天的室内制冷的蒸发器变成冬天的外机蒸发器。由于压缩机转换效率在一定范围,达不到室内设置温度需要,则利用电加热管产生一定热量,与空调压缩机产生的热量混合,经过室内风机在室内进行交换的过程。

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一般空调使用要制热,达到一定温度比较困难。必须利用辅助电加热功能。空调在制冷和制热方面一般都取决于压缩机的功率,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在夏天空调降低几度就可以达到制冷效果了,但是在冬天,通常温度要升高几十度,这个时候光靠压缩机做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助电加热,也就是加在内机里面的加热棒类的弯管来辅助制热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空调的电辅热技术是PTC电辅热技术。PTC是一种半导体发热陶瓷,当外界温度降低,PTC的电阻值随之减小,发热量反而会相应增加。依据此原理,采用了PTC电辅热技术的空调,能够自动根据 房间 温度的变化以及室内机风量的大小而改变发热量,从而恰到好处地调节室内温度,达到迅速、强劲制热的目的。一般来说,天气寒冷严重影响空调制热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带有电辅热功能的空调,由于电辅热对空调发热量的调节、辅助作用,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十分适合严寒地区使用。

空调使用面积不一样,则配置的辅助电加热器功率也大小不一样。它仅仅只是比夏天使用空调耗电一些。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电辅热的压缩机都是低端货,国内品牌上要的都是凌达压缩机,很差。电辅热就是加个电热小太阳,最少1500瓦,费电。日系最低都是美芝压缩机,不需要电辅热照样制热快,非常好,还省电。富士通零下十几度都照样制热,用了你会怀疑国内厂商都是骗子。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开不开辅热的原理区别就是:不开辅热,空调就是运输机,把室内的冷运到室外不要,把室外的热再运进来。开辅热,空调做运输机的同时在室内加了一个电烤炉(电辅热)。

实际使用区别就是,开了电辅热,空调吹出来的风温度更高一点。(毕竟加个一个电烤炉)[捂脸]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发应基本了解空调的制冷制热原理,是源自初中就学过的物理现家(大概表述):液体在蒸发气体时会吸收热量,而在反向冷凝液体的又会释放出同等热量。所以空调就是通过压缩机、毛细管、冷凝器、蒸发器、膨胀换向阀等部件及传感器、电路控制制冷剂(氟利昂等)来在室内外的相应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转移。但凡空调必然一定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制冷剂在室内蒸发在室外机冷凝则为制冷,在换向阀动作时制冷剂就会反向运行,即会在室外蒸发室内冷凝,为制热!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运行的根本是从空气里吸收热量,然后转移,最后释放。

制冷时,通常是夏天,气温高,蒸发器温度不会太低,不至于结冰,最多如你所见室内机会产生大量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排出。

制热时,通常是冬天,蒸发器经换向阀后在室外,气温很低,工作时的冷凝水随时会结成冰附在室外机上,这也是为什么天冷时空调制热过程中经常会停机化霜的原因,化霜实际就是空调反向运行给室外除冰的过程!

正因为空调无法在制热过程中(因为室外机结冰,也因为冬天室外无过多热量可转移)有效转移热量至室内,所以为保证空调制热效果,厂家会在室内机内部加装一套电加热管,直接如电炉丝、电暖风机一样辅助空调制热。这与空调本身的制热原理完全是两码事!

你如果观察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就会发现,制热功率一般会高出30%左右,高出的功率基本就是辅助电加热管的功率。

所以,空调电辅热与空调本身制热原理有根本性的区别,基本上现在都能通过看说明书用遥控器来打开或关闭。

建议,室外零度以上,可以不打开,低于零度,打开,不然空调频繁化霜停机,费电又没效果!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通俗的说,空调就是热的搬运工,制冷时,将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制热时,将室外的热搬运到室内。

再具体点,就是制冷剂在蒸发器汽化吸热,然后再到冷凝器液化放热,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使冷凝器的温度升高。进而,蒸发器从周围空气中吸热制冷,冷凝器向周围空气放热制热。

其中,制热时,冷凝器在室内,蒸发器在室外,也就是说,蒸发器从室外空气中吸热,通过空调系统将热传给冷凝器,冷凝器再将热传给室内空气。这确实有点难为空调,想想室内空气都需要加热,室外空气温度更低,还硬要从室外空气获取热量,确实不易。在温度不是太低时,效果还可以,如果温度比较低,制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空调一般都有辅热功能。

所谓辅热功能,说白了就是在内机出风口附近加上一个电加热器,对吹出来的空气进一步加热,吹出来的空气温度就较高,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较快。也就是说,开启辅热功能,等于给空调再增加一个电加热的手段。只在制热效果不理想时使用,所以,叫“辅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