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请教个问题,房子160,套内面积130,层高3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户型图如图片,怎么设计合适?比较偏向新中式。谢谢回答!

答:由于从图片上来看,外机机位只有左下角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这个户型是安装中央空调的,另外新风系统如果是在城市里,是很有必要的。我接下来就以这个户型来说说我的想法。

是否有必要安装中央空调?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主要看户型的外机机位有多少而定,如果你的房子没有足够多的机位来摆放,就只有选择中央空调。比如从题主的图片就是这样的情况,它家里目前要使用5-6台内机,如果没有5-6个外机机位是不可能去选择一拖一空调的。

另外,空调系统强项是制冷,你还要考虑是否在冬季制热的需求;但是中央空调是安装在室内的高出,热空气不容易落下到地面,所以效果不太好,另外,冬季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氟系统空调在制热时,很容易停机化霜,冬季空调制热效果都很差的原因。

建议要考虑暖气,至于是地暖还是暖气片,要看你的使用习惯及户型结构,目前题主的层高在3米,从这个条件来说,是完全可以安装地暖的,后期舒适度才会很高。

这个户型是否安装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的目的是解决室内的空气质量及噪音问题。如果户型在城市里,周边噪音比较嘈杂,比如挨到马路边或夜市等。如果我们直接开窗换气,带来的灰尘特别大;另外夜间可以把窗户全部关闭,免受噪音干扰。然后是,装修家具带来的物质挥发,造成空气的不流通,所以它可以很好的随时进行室内的空气置换。

最后,它可以节约一部分夏季冬季的设备能耗。所以我是建议你安装新风系统的,并且建议使用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同时安装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会不会再降低层高?

答案是不会在空调吊顶空间之上再增加高度的。因为空调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一般在300-350mm之间就可以完成安装;而新风系统的管道占用的空间在250-300mm以内。所以这样的空间是完全可以容纳两个系统的安装布局的,只需要提前规划设计好,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担心梁上开孔的事情,这个要结合现场来进行设计新风的管路形态,比如梁太多,可以设计顶送风地送风的形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梁上开孔的几率,一般都可以提前规避。

如果要使用地暖中央空调,最好的推荐方案

如果题主地暖、中央空调都要考虑,我建议使用空气能两位一体系统,品牌最好选择是专注水空调的知名品牌,地暖出水温度至少在52度以上的机器。空气能两位一体系统即中央空调与地暖共用空调的外机,这样的系统主要是舒适性高,不适用煤气而节能性好,还环保零排放,操作也很简单。

总结:

这个户型如果是没有足够的外机机位来安装,就只有选择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是推荐考虑的,因为它的功能在我们的生活里是很有作用的,文中我已经有介绍了。如果要考虑冬季制热,我建议是考虑地暖;当然也推荐了地暖空调一体系统,这样的话,就更加节能舒适了。

【专注分享暖通技巧,欢迎关注收藏讨论】

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我自己也算是从事中央空调的,且自己家里也刚装了中央空调和地暖。所以也有一定发言权,所以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初投资角度

中央空调远高于家用分体空调,至少三五倍以上。

美观角度

中央空调内机隐藏在吊顶内,可以与装修融为一体,档次更高。室外机少,(一般只需一台)更好布置。如果家用分体空调,一台空调就需一个外机,题主四室两厅,至少需要5台空调(客餐厅共用一台)。

运行费用

家用分体空调更省。别听卖中央空调的理论计算和吹牛,几乎没有比分体空调省钱的。比如我现在用的变频水机中央空调,工作日就开两个房间(晚上6点使用到第2天七点)热空调,一天运行费用约20元,加上星期六天运行,一个月电费约七八百元。以前用分体空调,电费用三四百元每月。

舒适性

中央空调由于气流组均匀,送风温差小(水机)。舒适性要优于家用分体空调。如果是地暖其适性更高,因为地暖是整个地面是热,又没有风,舒适性极高。

另外新风,我认为是最好最好装(不装中央调也可以装新风),因为现在装修材料多,多少存在污梁,特别是柜子,污染物几十年持续释放(即使达到国标的),设计新风可以对污染物进行稀释。根据国标一般人均新风量要求不低于30m3/h/人。我自己家里也装有新风,因为我晚上睡觉不喜欢开窗,所以这时候开新风最合适不过了。如果没条件,建议卧室一定要装新风,因为人在卧室呆的时间更长。

所以我的意见,考虑舒适性、装修效果,也有经济条件(都买大房子了,不差这点钱),建议安装中央空调+地暖+新风。

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几次下笔。几次删除。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了。真的!

你说装好吗?当然好!

新风系统让家里空气保持良好状态,对你身体非常有好。在说中央空调,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全房无死角的都让你都感觉到舒适。

这么听上去好像很不错哦。是吧,这么多好处呢。花点钱怎么啦,只要身体棒棒哒。钱钱没了咱在赚呗。是不是。

但是,这里面的道道你都搞明白了吗?

先说新风系统。为什么我们要装新风呢?前面说了,让室内空气保持良好呀。没错回答正确。如果所处的环境本身空气就好,就是天然大氧吧呢?还有必要装吗?还有,我们装修不论什么风格。材料全部环保,你拿个仪器来检测都一点问题没有。还有必要装吗?就问你是愿意把钱花在一次性投资的环保材料上呢?还是搞一大堆垃圾材料,后期在花着高昂的电费来环保,装高大尚吧?如果是我我会选前者。最后,那些雾霾满天飞。出门都比室内好的城市,新风系统不用想。必须装。必须装。必须装!!!

在说中央空调吧,同上的问题,为上舒适的环境,为了在屋子的任何地方都是冬暖夏凉呗,对吧。那么好,如果你家里人都是上班族,基本就是除了周末,工作时间都只是在家睡个觉(现在这样的人少吗?)你装个中央空调干什么?卧室一台小壁挂,客厅一台立式的。那里需要吹哪里呀。别说什么省钱之类的话。自己百度下就知道了。最后,家里如果有老人小孩长期居住,中央空调必须装。必须装。必须装。

好了。我终于说完了。我都看着费劲。但愿你们大家能看完吧。

最后,我想说一点,装修这件事,不是别人有你就得有。不是花钱多就牛。道道多了去了。更别听装修公司的忽悠你。自己心中有数最重要!

高质,低价。省钱。省心。我的原则!

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不要听那些人忽悠你,什么看不到室内机显得档次高,旅馆和办公室基本上都是中央空调,能高档到哪里去?实话告诉你,所谓的家用中央空调就是一机拖多机的设计,跟大旅馆和写字楼里面的不是一个概念。那些节省了外机的数量,室内机也由单个的改成出风口设计,总体会节省很多成本。也会比独立的省电。家庭用的中央空调,都会把那些铜管子包到石膏板里面,铜管外面用保温层包裹,防止制冷剂通过管子,里面温度低,跟外面空气中水分接触产生大量冷凝水。这个保温材料的年限很短,三四年就差不多氧化了,只要有开裂的地方,就会往下漏水。到时候就得把吊顶拆了还保温材料。还有一个就是,保温性能差的话,管子这么长,空调制冷是靠制冷剂靠吸收大量热量,蒸发成气体来完成的。他通过室外机压缩机加压冷却以后变成液体,送养室内机进行汽化,这么长的管子,保温再不好,室内机的制冷效果就会打折扣,为了达到设定温度,就要延长工作时间,现在很多都是能调空调,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压缩机转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室内温度达不到,室外机会一直大功率运行,这样更加费电。家里面一共那么几个房间,如果是一拖四,那么只要有一个房间在用空调,室外机压缩机就会一直运行。为了满足四个室内机都能达到制冷要求,压缩机功率设计的都比单机大很多,即便是能调了,用电量也会比单独一台的大。一拖四的只要有一台泄露了,整个系统都不能用了,制冷剂是四台的量。除了那些啥都不懂就说出风口设计显得有档次,其他专业知识一点都不懂。新风系统更是糊弄人的噱头,家里都是通透户型,又不是那种密闭空间,随便哪里都能进新鲜空气,谁家里能开窗户不开,靠风机往里鼓风,再说了那点风量,能干啥?新风系统用在那种房间通风不好,需要送新鲜空气的场所,家里完全用不到,装了你也不会开,不要被那些人忽悠了。这就跟买汽车一样,你看大街上什么车跑的最多你就买哪种,非要显得个性,买一些稀奇古怪的牌子,吃亏的是自己。

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不看你房子多大,装新风或中央空调,关键看你楼层间的高度,如果层高260一270Cm,扣除地面铺砖或地板5一8Cm,你再装新风或中央空调,你想想还有多高的空间?装了空间会很压抑,这时,面积越大,越显得空间低,越显压抑!不是吗?望三思,不要多花了钱,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不如考虑柜机或分体壁挂机。

房子160平,四室两厅,有必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吗?

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这两个曾经高大上的东西现在变得越来越亲民了。于是就有很多用户犯了愁:我究竟需不需要装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呢?

新风系统

要不要新风系统,只与室外环境污染情况有关——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环境良好,完全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来替代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排风扇加一个空气净化器的组合。开窗通风换进室内的气都不干净,就需要使用新风系统了。

中央空调

家庭使用,相信没有几个人是为了好看而买中央空调的(土豪除外),都是为了省电(省钱)。是否需要中央空调,除了要看房间大小以外(使用面积超过100㎡,就可以使用中央空调),还应该看使用频率——

比如四室两厅的户型,理论上来讲完全可以使用中央空调。但如果实际上只住了两个人,平时只用客厅和卧室开空调。此时再买个一拖五的中央空调,就完全起不到节能的效果了。

中央空调的节能效果是这样体现的:同时开启的出风口越多,节能效果越明显。多开一个出风口,压缩机的耗电量上升的非常有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