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不建议不代表就不喝。
我家天天喝粥,我估计所有北方人每天都少不了喝粥的,这是一个大区域的饮食习惯,谁也改变不了。
喝粥挺好的呀,为什么不让喝?很不理解。
我们是早晚两顿喝粥,中午吃干饭。
先说早上喝粥吧。我习惯选择时间最短的做法,比如蛋花汤,玉米红薯粥,小米绿豆粥。
还有打豆浆,用量杯装入燕麦片,黄豆、绿豆、核桃仁、花生仁、江米等,这样做出来的豆浆是不是更营养?喝起来味道特别香。
如果是晚上做稀饭,时间比较充足。可以选择比较复杂一些的粥。
比如超市买的八宝粥,需要熬煮的时间长一些,三四十分钟吧。我通常会放在高压锅中煮,煮出来的会比较烂,容易消化。
就说八宝粥也分好多类型,有补血的,有夏天消暑的,也有滋补型的。去超市可以看到有非常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就行了。
除了八宝粥以外,平时最常熬的像大米南瓜粥,小米南瓜粥,小米山药粥,大米绿豆粥,黑类紫薯粥,大米或小米加红薯粥……
总之我平时做稀饭的时候,从来没有单独熬过面汤,单独熬面汤,成分太单一,没有营养。
就像熬小米或者大米粥的时候,我也习惯于在里面加一些五谷杂粮,从来不喜欢单独去熬纯米粥。
有人说不建议喝粥,也许是早餐吧?怕早上喝粥营养不足,不能够给身体提供一上午的工作学习的精力。
人们总想着早餐要吃得更营养一些,适合喝一些牛奶,吃一些鸡蛋。
像我家早上没有喝牛奶的习惯,除了双胞胎宝宝喝奶粉。
大女儿不喜欢喝奶粉,更不喜欢喝纯牛奶。但他喜欢喝酸奶,下午放学回来他会拿一瓶酸奶喝。另外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有时候也会发一袋酸奶。
午饭可以吃米饭、捞面条,蒸卤面、馄饨,饺子,这些可以变着花样做。
就不说我们普通百姓家,就说现在各个小中小学,中午食堂吃饭也是这些,只不过像米饭,搭配的菜类品种会齐全一些,我们平常吃到的家常菜肴。
比如,全家福烩菜,宫保鸡丁,青菜烧腐竹,红烧肉,炸鸡排,干炸带鱼,各种蔬菜炒肉片……
对了,中午饭还要配上一袋酸奶或者一个水果。我认为只要菜类品种多样化,学生们的营养是跟得上的。
面食也是患者不同种类来,比如有炸酱面、捞面、糊涂面条、热干面、凉拌面、蒸卤面、刀削面……
北方人习惯一天喝了两顿粥,也有可能是跟气候有关吧。
特别是秋冬季,北方天气干燥,容易上火。
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们多补充水分,那么通过喝粥,再加上一天当中适量的喝水,就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足够的水分。
对于肠胃消化功能弱的人,或者有胃病的人,就适合多喝粥。喝粥养胃,易消化吸收。
也许粥在南方人看来就是指的是大米汤,但是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粥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可以是任意多种食材混合搭配熬制而成,这样营养更全面。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喝粥,是几千年老祖宗留下了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早餐的重要内容,哪里用的着“很多人”建议?
1,中国人吃什么早餐?绝大多数人,早晨应该是稀饭咸菜,如果丰盛一点,加上馒头花生。再奢侈一点,就加上鸡蛋咸鸭蛋。在家吃腻了,偶然上街吃早点。天津,早点比较丰富,稀的,有面条、豆腐脑、豆浆、锅巴菜、馄饨、云吞;干的,有大饼、果子(油条)、炸糕(麻团)、包子等等。
2,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多数人养成了习惯。一个地方的饮食,大凡和这个地方的气候有关系。为什么南方北方普遍都喝稀饭?比如夏天,天亮和太阳出来大约有两三个小时是下地干活的黄金时间,等太阳大了,赶快回家。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做早餐必须简单。稀饭,就可以很快煮熟,就一点咸菜,很快解决问题。
3,稀饭的好处。除了上面说的方便。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省钱。稀饭咸菜,吃饱了一个人也就一元钱;加上馒头、花生,也就2元钱。但如果上街买早点,怎么说都得五六元,如果吃馄饨,那就需要10多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健康。那么多中国人喝稀饭,第一,中国人口全世界第一。第二,中国人够聪明。这还不够吗?明显,中国人饮食比较清淡,中国人肥胖的比例不大。
天天在街上吃早餐,就够呛。油炸食品火气比较大,牙齿痛起来要老命。馄饨云吞,馅是不是干净很难说。
4,如果按照个别人的提议,吃得就不一定健康。就是土不土,洋不洋的牛奶面包火腿肠。大多中国人不习惯、不适应、吃了不舒服。早餐吃肉,如果是我 难受一天。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不知道是谁建议的,我爸妈一辈子都是喝粥吃馒头,早晚都是,只有午饭会是各种面条,饺子之类的,现在80多了,身体很好,特别是我妈基本是中午吃面条她都是吃馒头说面条吃不饱,我妈一辈子不咋喝开水,除了特别热的夏天,平时都是靠早上一大碗稀饭,晚上一大碗稀饭来当做她的水分来源,如果渴了就多喝一碗,农村的碗比较大,这是真事,城里的人规矩就多了,不能吃这个哪个的,农村不将就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是啊!本人肠胃不好,所以不喜欢喝粥!
粥水多,少了吃不饱,多了撑着了。
而且粥其实不好消化,就像吃饭时水喝多了,胃酸冲淡一样。
当然肠胃正常的人不要紧。有人认为粥不硬,所以对胃好。可是粥并不好消化,营养密度也低。我在胃最不好的时候,饭后控制喝水,汤也不喝的,还有就是少吃,终于把胃养好了。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没有见到很多人不建议喝粥,或许是个别所谓的专家这么说过吧,也不见得多么有道理,喝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我从小到大是离不开粥的,几天不喝粥就会上火,喝多少水也无济于事。虽然称不上是天天得喝,但最起码十天当中得有七八天喝粥吧。早上起来一个馒头一盘炒菜一碗粥正好,工作日中午是在单位吃的,就喝不上粥了,晚上多少吃点主食,甚至不吃主食,光喝两碗粥也就饱了,晚上吃多了也不舒服呀。吃饭之前先喝点粥,可以减少主食的食用量,这样有利于控制体重,甚至能够起到减肥的效果,如果是饭后大量喝粥的话,就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了。
当然啦,我这里所说的粥可不单单指的是大米粳米粥,我生活的地区也不是大米的主产区,小时候还真没喝多少大米粥。我们所喝的粥的种类可多了,大米、小米、绿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蚕豆、薏米、玉米碴、燕麦、南瓜、地瓜、胡萝卜红枣、山药、栗子等等,都是我们熬粥的原料。另外我熬粥还有一个特点,光放这些原料是不行的,这些原料熬熟后,最后怎么也得再下点面粉或玉米面粉,这样熬出来的粥,稠乎乎的才好喝呢。另外,讲究一点的人熬粥,可不是这些原材料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科学搭配,根据自己体质选择不同的熬粥食材。粥要是喝好了,也是有较强的养生作用的。
当然了,相对于其他食物,粥的升糖指数是比较快的,因此上糖尿病人不太适合于喝粥,这一点应该注意。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喝粥?
其实喝粥不喝粥,是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所处自然禀赋使然。所谓的专家建议,有很多专家并不是营养学方面的专家。即使是这方面的专家,其建议也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
专家建议不喝粥,理由不外乎没营养或营养不够。我不是专家拿不出科学根据,但是基本常识还是有的。我们常说,解放军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几百万军队,可见小米居功至伟。小米在北方很常见,时至今日,在一些地方仍然是主食。它的好处是可干可稀。干就是干饭,可以饱腹,形容某人无自知之明,说其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稀就是稀饭,也就是粥。同样能果腹,只是根据需要和时间节点,合理调节主粮而已。几千年都这样,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多少人,能说它没营养吗?
再举个例子,也就八十年代之前,北方很多地方,女人生孩子坐月子,别的可以没有,小米粥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还是主打饮食。甚至小孩没奶吃的时候,小米粥可以代替奶粉。事实上,我一个妹妹就是喝小米粥活下来的。那时候叫米糊。你说它有没有营养?
更何况,现在多少女人为瘦身烦恼,多少青少年为减肥而纠结,都是营养过剩惹的祸。如果粥真的像专家说的没营养,岂不是这些人的福音吗?反正我几十年了,每天晚上都是一碗小米粥垫底,也没有营养不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