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父母为生儿子,抛弃二女儿20年,如今带十几人暴打女儿男友,女儿当场崩溃:从出生就把我抛弃,我活了21年不给我上户口,有你们这么做父母的吗?你们有什么资格打我!

21岁女孩陈娇,带着男友和孩子去外婆家过年,令人没想到的是,她的父亲带着十几个人冲进外婆家,扬言要打死陈娇!

陈娇因为带孩子外出才躲过一劫,可男友难逃毒手,被她家人追着殴打,脸上和脖子上全是血痕。

更让人不解的是,母亲张月娥是外婆的亲生女儿,她竟然跟着冲到娘家,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和未来女婿。

父母为何对亲生女儿下此狠手?

不解的陈娇找到记者,决定一起找父母问个明白。

父母二话不说,冲上来暴打亲生女儿

记者先见到陈娇的堂哥和亲弟弟。

对于为何打人,陈娇的堂哥说,因为陈娇先动手打了80多岁的爷爷,家族咽不下这口气,才来找陈娇“算账”。

正当陈娇要解释时,这时她的父亲突然冲上来,挥起拳头,疯狂地朝陈娇头上和身上砸去。

未等记者拉开,母亲张月娥也冲上来,拽住女儿头发,狠狠殴打。

陈娇一边躲闪,一边大喊:“你有什么资格对我动手?21年你养过我吗?哪有你们这样的父母!”

亲生父女剑拔弩张,记者终于拉开一家人,这时,陈娇情绪激动,她说自己确实打了爷爷,但事出有因。

因为陈娇回娘家遭到爷爷奶奶的辱骂。

爷爷还造谣,当面说21岁的陈娇在广州打工,喝醉酒被好几个男人强J。

看到亲爷爷如此侮辱自己,败坏自己名声,陈娇咽不下这口气,才动手打了爷爷。

一旁的父亲愤怒不已,一直打断陈娇的话,随时要冲上来动手的样子。

本是血脉至深的一家人,为何父女间怨恨如此深?

出生一个月被父母抛弃,出生21年,没有户口

陈娇哭着告诉记者,21年来,她一直是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自己才出生一个月,就被父母狠心抛弃,是外公外婆心疼她这个外孙女,才将她回来抚养。

她一直在外公外婆家长大,从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为此父母竟然赌气不给她办理户口,导致她21年来一直是“黑户”。

没有身份证,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21岁的陈娇,至今没有坐过火车和飞机,每次回家,只能坐不需要使用身份证的汽车回来。

外出打工,她也很难找到工作,和男友相恋5年,一直是男友在外挣钱养活自己。

因为没有户口,陈娇也无法和男友登记结婚。

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一直没有办理户口。

眼看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上学都成了问题。

这一切的缘由,都是父母不给自己办理户口所致。

陈娇曾去派出所了解过办理户口需要的手续,派出所告诉她,除了提供出生证明等文件,还需父母作为监护人签字,才能办理。

可是父母就是不同意签字,父亲还说:想办户口可以,让你男朋友掏出10万元-100万元来买。

走投无路的陈娇找村委会求助,可是父母警告村委会:如果村委会敢擅自签字,他们作为父母,会去法院起诉村委会。

父亲陈广生:是她不愿意回家,所以才不给她上户口。

记者找到陈娇的父亲陈广生了解情况。

原来陈娇是家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

当年她出生时,计划生yu正严,父母为了再要个儿子,在她出生一个月后,就把她放到外婆家抚养。

对此,父亲陈广生理直气壮:“在乡下,如果没有儿子,香火要断掉的,你懂吧?我也是没办法呀!”

陈娇在一旁听了,哭着说:“你没有办法,就这样对待我吗?为什么你对姐姐弟弟那么好,偏偏对我不好,有你们这样做父母的吗?”

陈广生面对女儿的哭诉,极其不耐烦。

至于为什么不给女儿上户口,他说当年找人打听清楚了,交了罚款,就可以把女儿接回来上户口。

他把罚款都准备好了,可是女儿就愿意待在外婆家,死活不肯回来,他们才不给女儿上户口。

陈娇:不是我不回去,是父母对我不好

陈娇说,自己之所以不愿意回去,是因为回到家里,受尽父母的冷眼与排挤。

父母对自己的姐姐和弟弟都很好,他们都有新衣服穿,唯独不给她买。

虽然父母家生活条件好一些,她更愿意待在家境贫寒的外婆家,因为外公外婆是真心疼爱她。

她不明白,既然家里孩子多,她为什么不能继续在外公外婆家生活,难道在外婆家长大,她就不是父母的女儿了吗?

说起与父亲的积怨,一件件悲伤的往事从陈娇心底勾起。

她说小时候最怕过年,因为每逢过年,别人会问她为什么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

这种时刻,让她心里无比难受。

这么多年,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父母就是不爱自己?

陈娇说最难忘记的是小时候她上学,需要交学费。

她跑到父母家,嘴里喊着“爸爸妈妈”,哭着求父母给她交学费,让她继续读书。

就连陈娇的外公外婆也上门哀求,年迈的外婆甚至给父母下跪,结果陈娇的父母就是不为所动。

因为没有学费,原本成绩很好的陈娇,只能早早辍学,这成了她21年来最大的遗憾。

父亲陈广生:外公外婆把女儿带坏了

对于父女间的恩怨,陈广生夫妇丝毫不反省自己,还责备是外公外婆将女儿带坏了。

陈娇的母亲说,因为父母没有把女儿带好,所以引发了她和娘家人的矛盾。

他们夫妻曾多次想把女儿带回自己家抚养,均遭到了孩子外公外婆的阻挠。

与娘家隔阂最深时,曾经有四五年不来往。

就在这时,陈娇站出来为外公外婆辩护。

她说自己生了孩子以后,曾去父母家,结果被父亲赶了出来。

父亲对她说:是外公外婆不地道,擅自把她“卖”给了别人家。

如今又以户口要挟,不给钱就不给办理户口,说白了,还是想要钱。

最终,陈娇与父母不欢而散,陈广生夫妇愤怒地离开,留下陈娇一人郁郁寡欢。

派出所为陈娇专门办理身份证,陈娇尝试与父亲和解

虽然与家人未谈妥,不过却收到派出所传来的好消息。

派出所在了解到陈娇的特殊情况后,专门特事特办,为陈娇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户口。

听到这个消息,陈娇特别高兴,她说:20多年,我终于有光明正大的身份了。

这一纸户口,陈娇整整等了21年!

她激动地告诉记者,等有了身份证,她要第一时间去坐高铁,坐飞机,要好好出去旅游。

虽已为人母,但21岁的陈娇,终究是个心思单纯的年轻女孩。

这个看起来强硬的女孩,实则因为没有父母的关爱,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她极度自卑。

户口问题落实了,可陈娇还有一件心事:她想与父母和解。

因为继续与父母僵持,即使有了身份证,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她说:“父母总归是父母,我毕竟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的,如果父母不介意,我们就还是一家人。”

在记者的陪同下,陈娇买了一些补品,来到父母家中。

父母居住的小区楼房林立,看起来生活条件确实比外公外婆家好很多,只是这家里没有陈娇的一席之地。

一番波折,陈娇终于见到父亲,面对女儿的道歉,父亲陈广生起先说不接受。

后来又改口:如果陈娇愿意带着男友,去给爷爷道歉,那他就不会计较。

父亲也说,这么多年,因为和岳父母家有经济纠纷,导致他们与女儿有隔阂,忽视了女儿的成长,他们也有责任。

陈娇表示事后自己有反思,打老人确实不对,不管怎么说,爷爷都是自己的长辈。

所以,陈娇愿意去给爷爷奶奶道歉,而父亲也收下女儿的礼物。

临走前,父亲说了一句:“如果我有错,你可以事后跟我沟通,但是不应该当场跟我硬碰硬,毕竟我是长辈。”

这么普通的一句话,却让陈娇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说:21年来,第一次听到父亲说这样的贴心话。

可想而知,父母长时间的缺席,导致这个可怜的女孩,不肯错过父母的一丝丝关爱。

农村有句话,叫“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片面,但是有一定道理。

它的意思是,如果子女多的家庭,一般老大和老幺最受宠,中间的孩子受到父母的关爱最少,甚至成为受气包。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

因为老大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初为父母的喜悦,自然对老大疼爱有加;

而老幺作为家里最后一个孩子,父母心态更加成熟,还担心老幺受到哥姐的欺负,所以对老幺的疼爱,也是自然而然。

但是中间出生的孩子,因为少了初为父母的喜悦心,再加上要照顾2个或以上的孩子,心力交瘁,疲于应付,所以生在“半拉腰”的孩子,不仅不受宠,有时还会成为受气包。

尤其当年的计划生yu,像陈娇这种2个女儿加1个儿子的家庭,并不少见。

作为生在中间的老二,因为父母本身重男轻女,又顶着计划生育的压力,对第二胎的女儿,除了忽视,有时还会多一层失望:为什么她不是儿子?

养在家里,父母觉得碍眼,不像老大或老幺那样受宠爱。

很多父母像陈娇的父母一样,把孩子送人,或者寄到亲戚家抚养,长时间的疏离,导致二女儿更加不受宠爱。

这也就有了作为二女儿的陈娇,被父母忽视多年的境遇。

可不管怎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人父母,即使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也应该给予每一个孩子平等的爱。

过分偏爱或忽视某一个孩子,不但对孩子自身的成长不利,还会导致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和谐。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不受宠的孩子,应该怎么做?

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但希望你能放下心中恩怨,或许父母有难言之隐,或许他们真的就是偏心,但不要让过往的伤痛,影响你今后的人生之路。

人生路漫漫,学会放下。放下不代表强行原谅,但可以让你过好以后的人生。

对于陈广生20年不给女儿上户口,这样的父亲值得原谅吗?大家是如何看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江湖,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21年来没有感受过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才要和解。如果是我,21了,不需要父母的爱了。有了身份证。和老公领结婚证。出去挣钱孝顺外公外婆就好。

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我想应该理解 ,因为我本人就是中间的 ,

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深有体会,我家里老四,属于中间的孩子,就是苦在半山腰的那个。

我今年53岁了,是68年生的。那时候家里一般都是五六个孩子,生的多的七八个都有,那时候就是家里穷生了病没钱看,能养活几个不知道,所以多生总有几个能活下来。

我家里是有五个孩子,大姐是父亲第一个老婆生的,比我大了十几岁,大姐比我母亲也就小了八岁,所以母亲刚进门的时候他们合不来,总是跟我母亲吵架,于是十六岁就把她嫁出去了。

大姐脾气很炸的那种,据说是像她亲妈,用奶奶的话说,她亲妈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然后父亲也是个急脾气,两个人合不来总是打架,所以离婚了。

大姐的脾气注定在别人家过得不安生,嫁过去两年,那个男人看不顺眼,要跟她离婚,父亲去把大姐接回家了,但是因为和母亲还是合不来,所以嫁了第二家,在二十岁的时候嫁的。

这家男人是做教师的,那时候就是铁饭碗,当老师非常好的工作,有工资拿,但是我大姐嫁过去非常嚣张跋扈,大姐夫为人老实,唯唯诺诺的。

这段婚姻是长久的,虽然大姐强势霸道,但是大姐夫都自带读书人的文雅,不跟她一般见识,只是整日被欺负,我们都看不下去了,现在年纪大了退休在家,被大姐欺负,吃饭都不让上桌吃,家里子女说都没用。

老二是我大哥,同父同母生的,大我六岁,但是他从小就是母亲父亲都对他更好,因为是长子,什么好的想着他。

读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让我上山砍柴卖了给他教学费读书,那时候我自己还没上学,但是到了上学年纪,大哥每个星期去学校读书能带米去,我读书的时候带的是红薯和芋头,导致我现在看到红薯就反胃。

那时候很多没上完初中就不读书的,一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二是也没有心思读书,家里活太多要干的。

大哥不读书后,父亲给他找了个师傅,学着做道士,就是乡下人老了要出殡是要请道士的,这在当时是个不错的手艺,可以养活家人了。

学到了吃饭手艺,大哥也早早地结婚生孩子了,全都是父亲母亲安排帮忙的,还给他们分了旧房子在一边住。

但是我就没那么幸运,我读初中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我成绩还算可以,但是不幸父亲得病过世了,家里几个孩子只能靠母亲,没有办法就辍学了。

后来跟着一个修族谱的师傅修了三年谱,东南西北到处跑,勉强赚点够自己生活的。后来因为家里穷没钱娶老婆一直拖到了三十岁,还是去了别人家里当上门女婿。

说说我二姐,她是老三,她也是属于中间的孩子,加上小时候生病生坏了,嗓子哑了说不了话,然后有了这个缺陷,更不受待见,母亲总是对她非打即骂。

二姐其实除了不会说话,什么都正常,而且很聪明,什么都会做,做事还很麻利,别人打毛线衣,她看看就会了,编箩筐什么也是看着别人编就会哭了,做家务什么的全部都会。

可是最后母亲还是觉得她有缺陷,把她嫁给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那个男人是别人说的媒,最多是相貌端庄,没有缺陷,但是十分的懒惰,家里穷得不得了。

生了两个儿子,现在大的三十好几了没结婚,小的也快奔三了女朋友也没有,这个二姐夫还经常添乱,典型的“懒人屎尿多”,一点感冒发烧就要去住院,一点也不为孩子考虑,他没到六十就在家等着养老,还要我二姐伺候着。

我就是老四,是中间的那个儿子,我下边还有个弟弟。说说我自己,我是因为没什么手艺家里也穷,三十了没钱娶老婆,于是做了上门女婿,现在有一儿一女。

我虽然是上门女婿,不过岳父还算可以,他们也是完全当我是儿子,因为他家里三个女儿,而且两个老人有点缺陷,但是我老婆和她两个妹妹都很好。

我老婆最多是气我母亲对我们不公平,因为岳父有点残疾,然后又没有岳母,带孩子就没人帮忙,我们当时生活也不好,想着有人帮忙带孩子就可以出去打工了。

但是我母亲因为我出去上门了,不肯给我带孩子,我大哥大嫂在家里不出去的,她反倒是帮着看孩子,这点是我老婆最看不惯的。

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前几年中风了,我们兄弟三个轮着照顾,每次接到我们家,我母亲总是不满意,明明大哥大嫂经常打骂她,她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着他们。

我女儿出嫁了,每次回来都去看她老人家,就算她现在动不了花不了钱,也是两百五百的给,她偷摸着把钱给我大哥的两个孙女,我女儿的孩子她从来不想着给个一百。

我母亲一直偏心我大哥和小弟,我是中间的只能受着夹板气,而且我还不能不伺候她,毕竟她也是我的亲娘,母亲在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就算有孩子有外孙子。

最后就是我弟弟,他因为最小,从小就在家受宠,所以也被宠坏了。人很狡猾,说话也是油嘴滑舌,之前在外打工赌博,差点被人把手砍了,幸好跑掉了。

到现在四十好几的人了,也是整天不着调的,之前三十多岁没娶老婆,找了个智力有点障碍的老婆,好在生了两个聪明的儿子,现在他自己在外头又带女人,赚点钱都给外头的女人花了。

家里儿子一直住在外婆家里,因为我母亲现在年纪大了,也带不了孩子,一直都是外婆养着,他一年给个一万块钱,也算是碰到好的丈母娘了。

就算我弟弟不成才,她还是时时惦记着他,他很少回来,轮到照顾母亲,他是花钱请人照顾,一年到头见不到人,或者几年都见不着人。

现在几个姐妹兄弟,我算是过得最好的,有房有车,也有一定存款,我和老婆也都是肯干的人,当然要感谢我的老婆陪我吃苦,不然很难有今天。

但是我的母亲觉得我过得好了,总是叮嘱我要帮帮大哥和弟弟,说他们不容易,其实我也不容易,她从来没有想过我在外打工时的不易。

“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山腰”这句话我真的理解的透透的,也只有中间的孩子才能深有体会吧。

我结婚后,只生了我女儿,因为想把所有的爱都给她,我们也没让她找上门女婿,一切都尊重她的想法,嫁给自己喜欢的人,选择自己的人生。

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说说我自己家里的一些情况吧,上一代的事了。

我的爷爷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第三代,有一点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老辈人所谓的单传,未必就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而是只算家中男丁,像我爷爷那代,他上面还有四个姐姐,但是说起来他就是单传,至于更往前的祖上,家中有无女儿我就不知道了。

符合题主问题的,是我父亲他们那一代,我爷爷奶奶养育了四个孩子,兄弟四个,我爸最小,从他跟我讲述的一些儿时故事来看,我想我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题主的问题。

亲老大

首先,咱们现在好像都更亲小的,但在以前,更普遍的情况是亲大的,这种情况在我家当年更是如此。

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辈人对于传宗接代看到很重,当年大伯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的心情可想而知,三代单传,最起码不会在我爷爷这里断了传承了,老大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很多时候更意味着一份希望。

其次呢,为人父母最初的快乐,是老大带来的,生命中第一次拥有这样的宝贝,父母肯定都是全心全意的掏心掏肺来亲,而在我们家中,就算是我太爷爷那辈也会对大伯付出无限的关爱,整个家族都会尽心尽力的呵护他成长。

即便是到了我这一代人,大伯的儿子作为家族中的长子长孙出生,作为我们这一代的第一个,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我等后来者比不了的。

不过在以前老大享受的多,承担也多,古时有“长兄如父”的说法,即便是到了近代,老大依旧是第一个有能力为父母分担责任的那一个,所以老大是很讨人亲的。

亲老小

有大有中有小,至少也得是三个孩子,而在多子多福观念盛行的年代,一家生个四五个那都是很正常的,到老小的时候,都差不多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宠爱也是有情可原的。

不光父母宠,还有哥哥姐姐们疼,所以老小应该是很幸福的。遗憾的是,我父亲并没有这么幸福的成长历程。

他们兄弟四个年龄最大差六岁,老大被整个家族重点培养,也是被当初的整个家族寄托了希望的,从小读书学文,不事生产,剩下三个虽然也读书,但从小就需更多的帮衬家里干活,农村的孩子嘛,也疯、也皮、也闹。

后来,大伯高三跟人谈恋爱,成绩一落千丈,高考落榜,回来后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读书要读出来,于是又在家中复习一年再考,这次应该是考的还不错,但是好像说被人给冒名顶替了,折腾了许久许多,最后还是泯然众人。

老大、老二、老三相继外出闯荡,只有我父亲这个老四就在家里守着父母,当时我们整个大家子分了19亩地,听起来真的是不少,也的确是不少,但是让咱们在这19亩地上面耕耘的时候,不知道心中是会嫌多还是少。

爷爷又是从小的少爷命,在地里干活都要随身带个小板凳坐着干,早晨太早起不来,中午太热受不了,晚上太晚了明天再来。19亩田地,都落在父亲和不足一米六的奶奶身上。

那真是拿命在干,后面父亲跟我忆苦思甜的时候,还在惊异于自己当年是怎么干过来的。

不是所有的闯荡都能创造出一片天地,更多的还是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让年轻的生命学会认命。后来,几位大伯二伯三伯相继成婚,我们那边有成婚分家的习俗,分家时,分家产也分债务,老人家的债务没分家的儿子当然要一起还。

好在都熬过来了,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我们家没人有什么特殊的本事,但日子也是越来越好,当年挣扎求生的,现在也都活的很好。

几年前,奶奶突发脑梗,住院时脑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严重时甚至认不得儿子。我父亲在旁陪床时,奶奶有次突然挣扎着起身,父亲肯定要看着她,谁知老太太模模糊糊中说道:“你起开,别拦我,我得给俺家老四,老四吃屈太多了。”

我父亲听后瞬间眼泪大把大把的掉,我想那一瞬间,他应该再次体会到了幼年时被母亲呵护的感觉了吧。

说到这里才发现,好像有点跑题了,咱们拉回来说,题主问“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这未必是从物质生活上说的,而是针对父母付出的情感来讲的吧。

农村老话:“大的亲小的娇,最苦苦在半拉腰”,你理解吗?

我也是老二,不过我爸最疼我,我妈疼我妹,我姥姥疼我姐,我妈现在都疼我妹,我经常说老了就跟你亲闺女过,现在都不敢疼的那么明显了,谁让我人性薄凉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