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肌肉注射使用药物的剂量受限,因为一般的肌肉注射药物在2-5ml之间,对于已经需要住院的患者,特别是前期手术后的患者剂量是不够的。

其次就是,在前期有些患者比如禁食,或者在床上翻身不方便。医生就会把本来应该口服药,肌肉注射的药使用输液的方式来进行了。

再就是,有些肌肉注射的药物,本来患者在输液的情况下,中途就顺便加到输液管中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患者可能遇到过。

还有就是肌肉注射带给患者的疼痛感比较明显一些,很多患者对于肌肉注射都会有莫名的紧张感。而且肌肉注射对于人体肌肉注射附近的损害也是比较大的,这是根据药物的不同和剂量。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很多患者肌肉注射多了,臀部的肌肉就形成硬结,或者皮肤变色的等现象。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肌肉注射比以前少了。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还是必须要肌肉注射,并不能说明这个方法不重要,或者说可以淘汰了。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谢谢邀请,作为一个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您说的对,确实现在肌肉注射比以前少了,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造成肌肉注射减少,而输液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输液见效快,肌肉注射起效慢。

大家都知道,输液的时候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见效快,而肌肉注射的时候,药物吸收慢,所以起效也慢。

现在大家的时间都比较宝贵,看病的时间有限,都希望能够快点好起来,所以有时候,患者会主动要求打吊瓶,医生劝其服药反而不高兴。

2.输液方便快捷,痛苦少。

很多人包括成年人,都会恐惧打屁股针,因为特别的疼,打完一针,再打第二针,相信很多人都有童年阴影。

而静脉输液只需要扎一针,可以使用留置针,打完一个吊瓶,可以接着输下一瓶,不需要再来一针。

3,肌肉注射副作用多

除了疼,肌肉注射还有其他的副作用。长期肌肉注射还易引起皮下硬结以及淤血症状,有的针剂甚至会引起肌肉萎缩。如果不小心扎到坐骨神经,甚至可以引起下肢瘫痪。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归根到底是利益取向。

我经常看到某小诊所这样操作:但凡能够吃药解决的,都是非常轻微病痛;或者有防范意识的病人坚持不输液。但凡有点点重病的,就被安排去输液,甚至病人要求不输液还被骂:你是医生唛,我是医生哦?!你自己都能医病了,还来找我干啥子呢?!很多病人急性腹泻拉肚子,明明吃药就好的,医生要他输液,输抗生素液体后药物副作用又拉肚子,又改成别的抗生素。然后为了调理,又出售更多保健品“根治”。

可怜的病人们,自己快去学习医学知识吧,至少不是很严重的病不至于被用药过度!花钱过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医生都这样。我在乐山市中医院遇到一位善良的医生苏昌田先生,他就从来不乱开药给我吃,甚至直接说:你这情况不用吃药。永远感谢这位好医生,在当今社会能有这样的医生,是我的造化!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肌肉注射少,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患者不接受。医患关系不太好,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

肌注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副作用,注射的局部区域疼痛,患者不耐受,会排斥。所以医生一般的情况肌注也就开的比较少。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的三甲医院门诊是不给输液的,除非是在急救中心留观室和住院部住院才会给静脉输液。输液直接进入血管,作用迅速,疗效应该是最快的。直接进入血管血液,只要输液的速度调试好,一般是没有不适的感觉……这也是大多数病人主动要求输液的原因。但事实上,这种给药方式相对于口服和肌注来比是最不安全的。

万一有个过敏反应的话,就很危险了!对那些有容易过敏的药物都会做皮试或者是小剂量滴注实验。

门诊多数患者都是口服用药治疗。用药是最简单易种性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口服的药物,一般都通过肝脏或者肾脏代谢,用药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没有对肝功或者肾功有没有影响?还有一部分药物可能会有胃肠道的反应……但总的来说,这是最容易接受的最安全一种方式

口服是最安全的用药方式,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

我是食疗百草园,主任药师,临床药师,专注食养生,药品安全。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有时间我看到了一定会回复的。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一 副作用

我实习骨科的时候,有一种儿童常见病,让我印象很深,那就是臀肌挛缩。

患者站立时下肢外旋,不能完全靠拢。走路时外八字、摇摆步态。蹲下时双腿不能并拢,像青蛙一样分开。

老师告诉我,儿童这个病大部分是由于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

肌肉注射部位有水肿和出血,这些地方可能发生纤维化,以后疤痕收缩导致挛缩。局部注射的药物可能还会具有相当的刺激性,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或者发生变性坏死,而致纤维化。

那个年代静脉输液很少,大部分都是肌肉注射,经历过的人一定印象很深,有些药痛得要死!

肌肉注射多了,局部自己都可以摸到硬结。 注射技术不当,还可能损伤到神经。

总之我感觉肌肉注射的方式太不人性化了。

二 用药剂量

以青霉素为例来说,过去肌肉注射用的时候,一次80-160万单位,但是用静脉输液的方式,一次可以用400-800万单位,甚至更多。一只青霉素的包装是80万单位,你试试一次5支打到屁股里受不受得了?所以从用药量剂量上来说,肌肉注射的方式就受限了。

三 起效速度

药物起效速度,理论上 静脉输液 > 肌肉注射 > 口服 。需要急的时候有静脉输液,不急的时候口服就可以了,肌肉注射什么时候用? 嗯......太尴尬。 更何况肌肉注射以后局部吸收跟口服吸收,速度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比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起效也很快。

输液理论上只应该用于重病人。 重病人有这么几方面的理解: 1 病情急,需要药物尽快起效。 2 病情重,需要药物剂量大。 3 病人无法口服药物,或需要营养支持和补液。除此以外的情况,都建议尽量口服药物。能口服就不要打针。所以肌肉注射也更不要考虑了。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

关注健康生活

为什么现在医院很少肌肉注射,只有吃药和输液?

能不吃药的就不吃药,

能不打针的就不打针,

能不输液的就不输液,

能不开刀的就不开刀。

这是看病的原则,千万𣎴要小病大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