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珠海公积金中心称「格力未给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且在格力并非个例 」

格力公积金问题,看一件事情我们应当理性。有人举报格力公积金问题,就求全责备,《亮剑》中的李云龙就应该枪毙好几次了。

格力公积金事件不是个例。

我们都知道mt送外卖的,全国几百万骑手,全部都是来自外包,没有购买保险,虽然被网络披露,现在又改变套路,另行其事。其实制造业和他们相比,虽然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好很多了,至少很多企业会承担四险。解决四险就解决了养老、医疗、意外和失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珠海国资委确实也是实话实说,格力公积金问题,就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明明是一个普遍,就拿到格力说事也是不公平,欠厚道的。

格力公积金事件就是贯彻落实的问题。

我们的《劳动法》还有《民法典》等等应该说对于劳动者的权益方面保障力度还是可以的。但实际效果,其实大家又心照不宣。比如《劳动法》很早就对于加班问题有明确的规定,每天不得超过几个小时,每个星期不得超过几个小时。再比如买社保的问题,规定入职就要买社保,有多少企业是这样做的?转正能买就算幸运,三个月后买是多数。我想不管是长三角,珠三角、还是成渝地区,这样的现象应该比比皆是,见怪不怪了。我建议全国RD应该就《劳动法》特别是有关加班和五险一金进行专题的执法大检查。这其实也是解决制造业用工荒的手段之一。督促企业落实《劳动法》,普惠千千万万的打工者。

企业生存能力的问题。

一个企业的生存基础就是利润,没有利润一切都是空谈。在这个前提下,一个企业不仅仅是要对员工承担法定义务,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有时候作为企业领导人,可能两头为难,没有完成利润指标有压力,没有为员工解决好福利也有压力。有时候可能是会顾此失彼,不能很好的协调两头关系的问题。其实就好像华为的加班问题,虽然是员工自愿加班,但是自愿也属于违法《劳动法》,自愿也是因为企业的环境所导致的。但是华为面对打压,在逆境中实现逆袭,必须做到时不我待,不然前程更迷茫。

所以面对格力公积金事件,我们没有必要网暴,更没必要口诛笔伐,如果罚格力一个企业倒闭,受损失的还是员工自己,很多事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企业很好适应转型;让员工做得安心。有些过程需要市场来调节,大浪淘沙后,让更具有生存能力的企业承担它能够承担的起义务。

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这件事的起因是网上有个格力的员工曝光了说自己在格力上班了十年,只给缴了半年的公积金,还有九年半没交。

重点在于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回应:公积金未缴齐的事是真的,而且不是个例。

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首先对于格力,作为一个行业龙头企业,竟然会未足额缴纳员工公积金,而且不是个例。这件事情的曝光对于企业形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会去想是不是它的资金链出问题了。消费者买它的产品因为会不会售后有问题而犹豫;渠道商会因为担心它能不能供货而纠结要不要打款;供应商会因为会不会拖欠货款而纠结要不要供货;求职者会因为担心之前说好的待遇能不能兑现而选择其他的企业供职。这事一出,会影响到格力从生产到销售的方方面面。

其次,对董明珠的人设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此之前董明珠是一个关心员工、切实想让员工过上好日子的企业家形象。之前说取消公积金是为了给员工分房,可格力有9万多名员工,宣传到现在就分了3000套。至于是分给普通员工了还是管理层了就没人知道了。这事一出,董小姐估计要跟明星一样塌房了。企业家最看中的果然还是利润,员工的福利待遇,永远在这之后。

最后,不交公积金是违法的。龙头企业都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干,更何况下面无数的中小企业了。真是苦了我们这些打工人,唉。

以下是补充内容: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说不交公积金不违法,是不对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令,属于行政法规,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法律条文里的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不交的话当然违法。

至于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敢明目张胆这么干,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法制的建设和贯彻实施之间,有着一条很长并且很艰难的路要走,有很多障碍和难点需要去克服。但这不代表国家就不管,只是因为还没到时候。

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我只能说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很多企业甚至有比格力更加严重的情形,也就是根本不缴纳公积金或者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公积金。

公积金是我们国家为了保障职工居住权益而设计出来的一项制度,是从新加坡学来的。在商品房出现之前咱们国家用的是福利分房制度。随着这一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公积金制度开始实施,但很多企业、尤其是私企并没有很好地实行。

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觉得公积金增加了人力成本,每年支出更多。

根据我们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每月公积金需要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该比例为10%至24%之间,由企业个个人各承担一半。

假设一家企业按照最低比例10%为员工缴纳公积金,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额外为员工支出税前月平均工资的5%(各承担一半)。

我们以一位税前1万元工资的员工为例,每月缴纳公积金1000元,其中500元由自己承担,剩下的500元由公司企业承担。

一年下来企业需要为员工支出6000元,我们这家这家企业拥有1000为员工,平均工资为1万元,一年需要在职工公积金上支出6百万元。

对于老板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完全不缴,每年能够为企业带来很高的收益。

格力的公积金事件指的是一位离职员工向珠海市公积金中心举报在2012年至2021年之间隔格力没有按照全额月平均工资为其缴纳公积金。

公积金中心调查后确认了这一事实,还发现格力不只是没有替举报的前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厂里很多人都没有足额缴纳。

请大家注意,没有足额缴纳和没有缴纳是不一样的,性质上好一些。

没有足额缴纳又分成两种情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假设这位员工月平均税前收入为1万元,格力按照14%的公积金比例缴纳公积金。

这位员工每月应该享受的公积金金额为1400元,其中格力承担700元,格力一年支出8400元。

1.格力按照珠海市最低公积金缴存基数(每月1900元)为员工缴存公积金。

职工每月能够获得266元公积金,格力承担一半,即133元,一年支出1596元。

相比于正常支出的8400元,格力省下了6804元。

2.格力以基本工资为基数缴纳公积金

一些企业会把职工的奖金、补贴等从公积金基数中扣除,只是按照税前基本工资计算。假设这位格力员工,每月的一万元税前工资中有4000元为奖金,6000元为基本工资。

格力按照6000元基数缴纳公积金,这位员工每月够获得840元公积金,格力承担420元。

一年下来格力需要承担5040元,省下了3360元。

不论格力采取的是以上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最终的结果是员工每月拿到的公积金少了,而格力支出的也少了,都违反了相关规定。

格力是一家大型企业,拥有数十万名员工,每一个人少交一些公积金就能节省大量开支。因此,格力确实有动力这么做。

格力老大董明珠以前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格力为每一位员工准备房子,格力员工不需要公积金,看来董小姐是知道这个事情的。

不管格力是否真的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宿舍,公积金是国家规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不能因为格力已有的福利而免除或减少,公司规定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前文说过,很多企业做得比格力更加夸张,不只是不足额缴纳公积金,而是根本连一分钱都不缴纳。

老板总是觉得自己赚得少,社保压力重。我相信这是事实但也有夸张的成份。

总之,公积金是员工的福利之一,不论企业经营情况如何都要予以保证。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格力公积金事件体现几个问题:

1、根据格力电器官网,公司现有近9万名员工,其中有近1.6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名技术工人。这个事情会影响很多人。

2、格力是有自建房的,如果是自建公寓能很好分配,根本就不应存在公积金问题。公积金本来就是不分房后的一个替补措施。董明珠此前就表示过住房公积金是没有必要的,格力就不需要,每个员工都发放了一套房子,哪里还用得着住房公积金。

3、实际上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负担,像深圳市的企业纾困措施就包括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或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近几年疫情影响,制造业是不景气的,交公积金也是实质上的一个负担。看格力的年报,2020年利润比2019年下降,而2019年利润较2018年下降(21年年报暂还未出),这几年,格力的股价由最高点腰斩还多,利润也在逐年下降,可以说,它的经营是越来越困难的。

4、珠海的房子确实不便宜,去年九月的全国房价公布,珠海名列全国第10,均价27031元/平方。作为产业不发达的城市,撑起这么高的房价是不容易的。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地产的形势都不好,要推楼市,公积金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格力是知名企业,这次的新闻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公司的品牌形象,能这么就出来,对它动手,个人觉得是不是也有树立典型,想方设法把资金往楼市赶的因素在内。

5、格力也算是制造业的标杆性企业,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不错的,它都不给员工足额公积金,其他的小企业就更难说了。所以现在总在说制造业缺人,特斯拉到国内招工就不见缺,也是有理由的。制造业的劳动者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不能总是内卷去赚低端制造的利润了,要倒逼转型升级去搞高端制造业了。

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我是从格力核心研发部门离职出来的,我来谈几点很客观的看法:

第一,格力是有公积金的,相比一些私企,格力的公积金算不少了。我离职的时候个人缴纳660,公司缴纳660,我一个月工资到卡九千多。虽然不是按比例缴纳的,但也比我现在的公司要高得多。

第二,格力有大病保险,我当初肾动脉瘤手术,总共开支10万,社保报销了4万,格力公司给我报销了五万多。我想说,这一点,中国没有几家公司能跟格力比。

第三,格力毕竟是做白电的,竞争很厉害,格力养着八万员工,说白了的确存在很多人吃大锅饭,而且很多上进努力的部门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所以内部存在很严重的分配不公,造成大部分核心人员外流,喂肥了TCL,奥克斯和美的。

第四,的确每个员工都能有自己的住处,但是没结婚的只能住小单间,和大学宿舍的四分之一差不多大,四个人共用一个小客厅。至于网上说的分房,别扯了,格力普通员工想不到的。至少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我这种专门做科研的硕士是永远不到的。

第五,我的确离开了格力,因为我需要结婚,需要买房,需要钱。但我很感动格力,在格力我认识了一群敢于拼搏,矢志不渝的科研人,在格力,我学会了严谨认真。这些,是国内99%的公司学不到的。学到的这些东西在我现在的公司非常有用。我会感恩格力一辈子。

如何看待这次格力发生的公积金事件?

我想说两句,董小姐给股东分红非常的大方,对自己的员工却会算计,9万员工分3700套房还随时可能被收回,资本家的面目显露无遗,我在国企钢铁厂效益不太好,但五险一金一分不少足额上缴,希望格力能给没分房的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给别人留条后路,我相信格力20年内不可能建八、九万套房子来发给每个员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