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真的能降尿酸、治痛风吗?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蜀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再再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店》就被收录进常用药材品种了。

玉米须,主要含有黄酮类、皂甙类、生物碱类活性成分,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玉米须水提液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尽管作用较弱,但效果持久。

国内学者蒋一强等人以动物模型为样本探讨玉米须和芭蕉芯提取液对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玉米须提取液具有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小鼠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的作用。

而且,民间一向有玉米须治疗膀胱炎、尿道炎、夜间遗尿症、前列腺炎和急慢性泌尿系统炎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

那么玉米须怎有降尿酸、治痛风的效果吗?

玉米须降尿酸治痛风的医学研究和探讨

看过国外的一则报道,说以Tesilada为首的研究团队报道了玉米须具有抗炎、抗痛风的功效。

那么以上述的几个分析,是不是可以认为玉米须中应该还有抑制尿酸生成或清除尿酸的活性成分呢?又是什么成分呢?

玉米须中富含甾醇类、单糖及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无机元素、有机酸和其他成分。

那这些成分中哪些成分可以降低尿酸呢?

长春中医药大学以邱智东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尿酸生成法和超氧离子生成法,并且以别嘌呤醇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作为作用靶点的体外筛选模型,对玉米须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测定各部分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出与别嘌醇近似的提取物,可以达到与别嘌醇竞争性的但弱于别嘌呤醇的黄嘌呤-黄氧化酶体系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直接的清除超氧离子作用,这是别嘌醇所不具备的。

当然除了上述的别嘌醇的类似抑制体内尿酸生成的作用外,玉米须还有抗炎、利尿和抗结石活性,这都对降尿酸、治痛风大有好处。

但是,如果尿酸长期居高不下,单一地想依靠玉米须去泡茶降尿酸到正常范围,就不太现实,还要通过运动、服药、饮食控制、避免劳累和损伤来系统治疗为好。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结石。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

玉米须,真的能降尿酸、治痛风吗?

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失衡引起的,控制尿酸值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玉米须与降尿酸、治痛风

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味甘而淡平,入肝、肾、膀胱,有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糖和消除结石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玉米须可以通过利尿的方式来促进尿酸排泄,继而起到降尿酸的作用。但玉米须真的具有治痛风的作用吗?

大家必须明确“玉米须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和“玉米须治痛风”的区别。事实上,想要依靠玉米须来降尿酸治痛风,不过是杯水车薪、徒劳无功。

而且,玉米须之所以能够帮助降尿酸,是因为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也就是能够通过增加尿液的排泄来达到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酸值的目的。但若患者本身存在肾脏问题,服用玉米须反而可能会加重肾脏病变。因此,痛风患者发病后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的建议,不要贸然服用玉米须或者是其他的“老方子”,否则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二:痛风该如何治?

痛风症在关节,根在代谢,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调节代谢问题,避免尿酸值再次超标。

临床上,痛风治疗可以被分为四大步:

查——查出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查明尿酸代谢失衡原因;

清——清除关节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和关节内的各种炎症因子;

调——平稳降低尿酸值,并且科学调节尿酸代谢,预防尿酸盐再次沉积;

抗复发——痛风病情稳定后,患者依旧要坚持慢病管理、调节免疫和代谢,做好痛风抗复发工作。

其次,在痛风反复发作的过程中,患者关节和肾脏等脏器也会受损,所以,治疗痛风时还需要保护这些关节脏器。

温馨提示:每一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的治疗也不一样。痛风急性发作后,患者还是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规范、全面的诊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