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辩证癫痫疾病的?
癫痫,在中医里,又可以叫做“痫病”、“癫痫”、“羊痫风”等,是指因脏腑受损、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所导致的。病症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发则扑倒、不省人事、双目仰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者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宛如常人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中医认为癫痫致病是啥原因?中医认为能够导致上述癫痫那么多临床表现,是基于下列原因导致的:
导致癫痫的病因病机,可由先天遗传因素、七情失调、外感六淫疫毒、由于脑部受到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者患上其他病之,导致使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逆乱所致。
癫痫的症状有轻重之分,以发作性、刻板性为主要特点,男女患病率男多女少。
癫痫,中医辩证分为哪几个类型?与其他疾病一样,中医对于癫痫这一疾病的辨证分型也缺乏统一公认的标准。
但在现行常见标准中医内科5版中,分为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三型,并提出“癫痫常与气血癖滞有关”。
但在中医六版中,又将癫痫分为发作期和休止期;其中发作期分阳痫(以痰火扰神为主)、阴痫(以气血亏虚、风痰上扰为主),而在休止期分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四个类型。
从上面的两个对于癫痫的辨证分型来看,风、痰、火、瘀及心、脾、肝、肾亏虚为癫痫常见的病机。
癫痫发作一般都因个人体质、或脏腑亏虚等因素在感染、劳累等外因的引动下产生,正邪交争,正胜邪负所致。
而癫痫之邪以风痰为主,风可速去,但痰易流连,风痰相挟病邪难去,从而缓解期虽症状未现,但邪气仍存,这会随体质或寒化加重风痰之邪,或热化为痰火之邪,久之损伤脏腑,痰湿之邪最易伤及脾胃,火热之邪最易伤及肝肾之阴,而且人体五脏久病也多伤及肾脏。
所以癫痫,可总分为阴痫和阳痫两类,发作期以风痰闭阻、痰火内闭为主,缓解期以心脾两虚、肝肾亏虚为主,即使脾肾亏虚症状暂不明显者也存在两脏亏虚的本质,所以癫痫细分可为两期六候,也即发作期分阳痫(以痰火扰神为主)、阴痫(以气血亏虚、风痰上扰为主),而在休止期分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四个类型。
但愿上述回答对你理解中医辩证分型癫痫疾病有帮助。
关注我,了解更多新鲜有爱有温度健康资讯。中医是如何辩证癫痫疾病的?
癫痫者,中医称痫症,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
中医云“脉虚弦为警,为风痫。痫症发作时,仆倒在地,闷乱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小便失禁,意识模糊。
中医认为癫痫疾病,于惊吓有关,或在母腹之时,或有生之后,必因警恐而致疾。蓋恐则气下,警则气乱。恐气归肾,警气归心,併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故令风痰上涌,而发痫症。《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厥气併于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简而言之,“癫痫者痰迷心窍”,舌为心之苗,脾之经络连于舌本,属于阳明经络,连于上下齿缝中。故风邪实于心胸,则舌自挺;风邪实于阳明,则口自噤。一挺一噤,故令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风邪在太阳经是也。癫痫者角弓反张,手足搐搦,口吐涎沫,亦因金衰木旺,肺属金。肺虚肝旺,肝属木,木旺生风,肝风上弦所致。
治疗癫痫亦息风定痫,清热豁痰,醒心开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