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全面实施。其实在这个时刻开始,大家就应该树立一个意识,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个股票一样,它的净值就像每天股票的交易价格,,所以在交易日之内它的净值会有涨有跌,大家需要关注的是净值的买入和卖出之间的价差,而不应该总去关注他的总收益率。
上市公司也是有着净利润,每年也可能有着分红,但是每位投资者针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以及上市公司的行业和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产生不同的未来投资判断。有些人觉得可能会涨,有些人觉得可能会跌,所以产生了买卖的不同投资决策。其实未来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后也是如此。
理财产品每天公布一次净值,虽然也有着累计收益率,显示从买入的那一天到现在可能是盈利的。但是根据基金经理的专业特点以及投资决策结果,投资者们也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未来判断趋势。那么最终去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者赎回,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不就是一个样吗?所以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想达到的战略目的就是如此。
其实从今年1月1日到现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让投资者大为失望。因为产品的净值持续向下。一方面与债券的收益率下跌有关,另一方面与股市的收益率下跌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净值化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只能以真实面目出现,而不能通过关联交易进行收益率调节。所以净值化的转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特别考验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以及他们经不经的起趋势的考验。
现在实践证明,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是经不起趋势的考验,那些基金净值随波逐浪,有时候可能跌幅还超过大盘的跌幅,因为每天都要公布净值,所以他们无法通过内部交易去调高收益率调高净值。所以很多理财产品都得以真面目去面对投资者,让投资者非常失望。
另外一点净值化转型其实掩盖了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将基金经理道德风险掩盖了。例如基金经理之间的内部交易,以及协同坐庄,甚至是做出一些损害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没有外部的揭发,那么每天公布净值就可以缓和矛盾,从而掩盖出他们违法违规的事实。这可能是未来监管部门需要特别警惕的一个方面。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对于基金经理有着足够清晰的判断,对基金经理有着足够的信心,那么在基金初始募集时不要轻易介入。因为不知道后面他如何进行组合投资,它能产生什么样的投资表现,而且初始进入之后在锁定期还不能随时赎回。
所以未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好是在赎回期过后根据净值变化来判断投资经理的特色,以及是否属于自己认可的投资理念,在择机进行买入持有。理财产品的收益未来不是收益率持有的结果,而是理财产品禁止买卖之间的差额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不要再玩花招,不要再把客户当傻子。浦发银行一年半540天理财产品,募集快一年了,目前利息收益是0.5%,上个月这个产品再募集3亿,结果一个多月过去了,只卖掉300万,也就是说成交额是1%,估计这300万也是不明真相的人被理财经理骗过来买的。一个不讲诚信的银行,谁还敢把钱交他们理财?所有风险都让客户承担,所有好处银行一样不少拿,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客户走了,还拿什么搞净值化?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净值化现在看来像一个骗局,以后买的人没有了,他也卖不掉,看他怎么办。需要改革,好处银行全拿,风险全给储户。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本质就是风险转嫁,把有可能的亏损风险由原来的银行承担转到投资者身上。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无疑更是旱涝保收,是明目张胆的合法收割。原来通过银行买理财产品,定的几个点利率,到期就是付给你几个点利率,因为是刚兑,银行不敢不认真,投资不当银行要赔钱的,现在好了,反正亏损有投资人承担,投资起来就不会那么认真了,甚至出现违法违规及老鼠仓情况。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交行10万一年期理财,今天终于到期了,赔了200多!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下半年将如何推进?
不保本,不包获利,那么怎么称是专业理财机构,如果这样谁也能做理财了,都是专家。什么承诺都没有,我凭什么把钱给你。戴个帽子就是个人物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