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有人说数学是科学之王,有人说数学是科学之母,但是不论是哪种说法,都已经将数学傲然于所有的应用科学之上。尤其是现在我们又进入到了计算机时代,或者说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建立就是以数学为基础建设起来的,那么其实本科学数学就变成了对于自己未来择业方向最负责任的选择。
其实有很多人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或者自己的优势能干什么,仅仅是凭着高中一些片面的认识或者固有的见识,然后选择报考了专业。而其实大学本科阶段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让每一个人年龄进入成年之后,半只脚在社会,半只脚在学校,逐渐明白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于哪个方面。那么在大学期间或者在之后的时间内,再重新调整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或者说事业之路。
那么此时在大学选择的专业,就要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好一定的基础或者铺垫。那那么在大学如果选择数学专业,不论是选择最难的理论,数学还是选择应用数学,或者是概率、数据分析等等,那么都有可能是自己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数学可以适应一切的后续选择,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由数学构成的。
例如有人想去转行金融,扎实的数学基础,可以让他成功的做好投行分析,财务分析,以及企业预测等等。假如有人想转行计算机,那么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不就是数学建设起来的吗?假如有人想去转行区块链或者元宇宙,这些不就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出来的科学吗?假如有人想去转行机械制造,或者芯片,那一样都是数学帮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们看到,在进入到现在的互联网移动社会之后,即使未来想从事文科工作或者理科工作或者工科工作,大家都已经无法离开电脑了。而电脑和整个内部系统的构造就是在数学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既然离不开电脑,那一样离不开数学,有了数学基础,可以让人很快的去掌握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现在最顶尖的金融人才,基本上都是数学功底深厚的逻辑缜密的人才。
所以在这几年当有人询问德先生应该报考什么样的志愿时,我给出的答案都是,如果可能,那么就报数学专业吧。在打好本科的基础情况下,未来人生就会展开无尽的选择。因为有着数学的前期功底,那么在未来就可以快速的进行转换,绝对不用担心,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又无法入行的苦恼。但是如果本科学的其他的科学,离数学越来越远。未来如果还想再重新拿起来的话,那可能经历的过程就更加艰辛。
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首先本人毕业于一个一般211的数学学院,研究生读的是计算机!
首先,我认为在大学里如果确定读研,最好的专业可以选择应用数学或者统计,因为这两个专业你想转任何理工专业的研究生都还是比较轻松的,计算机,电子,经济,金融,管理都可以转,而且甚至比哪些本专业的学生更受导师喜欢!
其实,我结合我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为什么计算机的导师喜欢数学毕业的。研究生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本人是做图像处理的,这个领域的大部分算法其实都是数学模型,和矩阵分析处理,至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其实并不多,只要你掌握一门程序设计基本上就可以了。那为什么会比计算机毕业的学生还要受欢迎呢,因为其实计算机越往上走越和数学结合更紧密,而数学基础知识理论是很难补,本科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就难倒了很多非数学专业的同学了,更何况数学专业一般都学的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在加上泛函,复变函数,数理统计,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的理解的,那你让一个研究生去做这些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读计算机的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是很少的,也是比较好学的!
所以,我认为大学里学数学是不吃亏的,当然,从就业上来看,数学的就业比计算机无论从就业率和薪资上都有很大差距,但是学数学读研无论从读论文到写论文都有很大的优势的
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作为过来人,说说我的数学转金融之路。
2008年6月,某985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便迷迷糊糊的保送了某院士的研究生,金融数学方向,硕博连续。
2011年6月,硕博连读的前1-3年,还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心里想着,若毕业后不到高校教书的话,去银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或者考公务员。读书期间,各种定价模型研究了不少,但期权、期货的差别一直没能搞透彻。除了是某辅导机构的五星兼职数学老师,没有其他实习经验。
2011年7月,在JP摩根实习的一师姐告诉我,某top5券商在招日常实习生,让我投简历。由于是内部招聘,知道的人不多,遂得以进入面试。面试官(该券商的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后称他H师兄)问我炒过股么?我说没有,但万物皆数。问我知道股指期货么?我说不知道,只知道期货,但我熟悉各种定价策略,你需要我做什么,我肯定能很快上手。面试官又说,那我给你发几篇文章,你过几天来给我讲讲。我说没问题。一周过去,HR通知我说我被录用了。同时被录用的,还有北大数学系的一硕士生L。
实习第一天,H师兄给我一堆excel表,里面是A股市场的各种数据。我和L的任务就是在实习的两到三个月内,研究出HS300指数,尤其是HS300股指期货的一些规律。可我只会用matlab处理一些简单的算法,写过的程序从没超过100行,更不会将matlab用于处理这种几百万行的数据。抓耳挠腮之际,忽然在办公室里找到了一本R语言编程,里面恰巧有对这方面的入门知识介绍。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从网上搜寻各种金融工程报告,每天用R语言编一些小程序并逐步汇集,朝着既定方向一步步努力前行。
其间,H师兄对我和L基本不闻不问。如果我告诉你,一个月后,我真的研究出了一个股指期货的日内投机模型,是否过于神奇?我将策略文本和测评结果交给H师兄,师兄说他要将我的策略交给程序员用matlab重写一下才知道结果正确与否,同时还要和部门另一同事的策略对比一下才知道优劣。(彼时,HS300股指期货刚推出不久,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比结果出来了,我的模型参数少,曲线稳定,不比部门同事的策略差。H师兄说,先观察一个月,如果没有大的差错,前期先投入5000万跑跑。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想干啥干啥,没有具体任务。
2013年4月,我又幸运地通过了该券商的海选,面试时,部门领导告诉我,我实习时写的策略部门还在用呢。加上我后来的两年还有更丰富的履历,遂以面试第一名入选。
几点感悟:1、啥专业的学生都想进金融圈,所以机遇很重要;2、投资行业没有人会将他赚钱的方法告诉你,所以悟性很重要;3、如果不是抓住了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我也不知道我现在会干啥,所以方向很重要。
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说是这么说,但有多少可信度和可执行度就值得商榷了。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大学在一所上海一本学习数学,大学毕业报送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我曾经问她为什么不转入金融抑或是大数据这些能吸金的行业呢,一番沟通我才了解这难度到底有多大。
首先,每个人大学都受过高数的折磨,由此可以想象专门学数学的人的课程会有多么繁杂和艰深,数分,解析几何,偏微分,常微分,概率论,复变函数等等。不夸张的说,我这个985读了四年的工科男听了都头疼,数学专业的学生能有几分精力去为未来的方向做铺垫?
其次,保研保到其他专业的难度比较大,除非拥有较好的本科背景或项目经历,那么就要考研。那么问题来了,数学专业的考研专业课与金融计算机相差极大,你得付出比本专业学生更多的努力,而通过初试之后,依然可能出现本科专业歧视现象----凭啥人家老师不要学了四年金融计算机的儿要你一个学数学的呢?
更重要的是,工作是更看重第一学历和第一专业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会受到本科专业排斥,觉得你半路出家,等级不够。
说白了,这样的话其实是很多数学专业学生的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欺骗,自以为按这条路走下去高枕无忧,殊不知想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切莫自我欺骗,自己是最经不起骗的,因为难度太小,代价太大。
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让我这个学数学的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01
说实话,我高中时数学成绩并不好,也不太喜欢数学。高三那年,担心高考时数学会给自己拉分,就开始下功夫学,做了大量的练习题。
结果高考时,数学居然考了高分。那个时候是现场录取,我的志愿并没有填报数学专业,报考的全部都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参加录取的大学数学系的老师拿到我的档案,一看数学成绩不错,而且各方面表现也很好,就把我的档案扣留下了。
之后这位老师居然通过档案找到我的家人,要和我见面商量调专业,希望我能同意到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并说计算数学专业与计算机有关。
要知道那个时候有规定,录取学校是不允许与考生见面的,也许是被老师的诚意打动了。
当时觉得,既然学校主动要录取,而且计算数学与计算机有关,那就同意去吧。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进了数学系。
说实话,开始很担心自己学不来,虽然高考数学成绩挺高,但是感觉自己数学并没有开窍。
就这样硬着头皮学,前两年是数学基础课,纯数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在一起上课,两年后分开各自的专业学习。
四年学下来,大学毕业时,我的总成绩居然在全班列第三。
02
四年数学的专业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正是有了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让我在后来跨专业读研、读博时,能够比较轻松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造,而且能够比较顺畅地完成跨专业学习。
本科毕业后,我考取了本校经济管理系的宏观经济管理专业,从数学专业跨入经济领域。研究经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经济专业要用到大量的数学模型,正是有了数学扎实的基础,才使得跨专业的学习没有感到压力,相反比本科其他专业的同学更具有优势。
以至于后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读博,都是受益于数学的逻辑思维训练的结果。包括工作后,做事的严谨、周密、高效等都是得益于数学的训练。
03
有了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未来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纯数学、计算机和金融,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整个人生。
很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依我的切身体会,我非常赞同。
因为有了数学的基础,再学什么都不会感到困难。尤其是经济类、金融类、计算机,甚至是物理学类的专业,有了数学的基础就会比没有数学基础的人更具有优势。
学习数学,不是学会了几个定理,解决了多少难题,而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不仅与工作,而且与生活都相关。
我是三木教育,如果对我的发文感兴趣,欢迎关注、留言。
为什么许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研究生阶段转金融或者计算机?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只有纯数学计算机以及金融吗?
从志愿填报规划上来讲,数学是万金油学科。
第一,大学本科的专业有的分数要求比较高(金融类和计算机类的热门专业),想上一个好一点的院校,我们会建议以数学为跳板,将来考研的话可以选择金融类和计算机类专业。
第二,很多大学院校在招研究生的时候比较喜欢学数学专业这类的学生。相当来说进入的门槛比较低,考起来更容易一点。
第三,其实学数学是要求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同学,对于思考的缜密性需要大脑保持清晰的头脑。这也是一个脑补开发(聪明)的体验自我价值与探索实现的结合。
但是选择专业学科也要根据自身嗯情况而定,不要人云亦云,毕竟学习是要自己来完成的。咱们也都知道近几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同学都是跨专业考研。就是因为本科阶段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学起来特别费力的专业。所以有的学生对于数学特别没兴趣的就不要尝试啦,不要本科四年浑浑噩噩学的什么。那么就会得不偿失了。
适合自己的也是最好的!祝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在这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