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坚决反对文峰股份收购案,这起收购损害了谁了利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真是一件又讽刺又值得大家同情的事情。因为过去徐翔在没有出事之前,被大家捧为股神,认为徐翔买入的上市公司都是未来股价会快速上升的,投资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它被誉为股神。但是在徐翔被抓捕之后,慢慢的真相俘虏出来,原来他是“股神”,并不在于他投资的策略正确性,而在于他同上市公司及其相关游资合作的结果,他同样是股市中收割普通投资者财富的帮凶之一,天下哪有股神啊,只有内幕交易和股市操作。
2021年徐翔已经服刑期满,正式出狱,快半年了,但是低调没有任何公开的发声,没想到啊,昔日的股神带头大哥徐翔,在今年出狱后第一次发声,是以反对他参股的上市公司收购案开启的。掀开了上市公司文峰股份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争斗之旅。徐翔作为第二大股东,是在其入狱前参股了文峰股份,那么为什么他愿意去入股呢?大家可以自己脑补可能的内幕把。
徐翔是用自己的母亲名义入股文峰股份的,成为其近15%的第二大股东。但随着徐翔的入狱,可能当初的一些设想都已经没有实施了。文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也是一家民营集团,同样也是有着对于上市公司自己的一番考虑的。随着徐翔的出狱,在这半年期间发生过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看到第一大股东也就是控股股东出手了。
文峰股份控股股东,准备将集团旗下的一些资产塞入上市公司,作价5.38亿元,而且也做了三年的业绩承诺,也就是说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之后,三年带给上市公司多少利润,如果达不到,那么控股股东将未达到的利润差额补给上市公司。这种在江湖上俗称左手倒右手,目的就是将未上市的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之中,那么未来的利润表现和财务表现都将由全体上市公司股东来承担了。控股公司就此可以脱手了。
这种资产置换的交易,其他上市公司也经常这么干。但是最终结果有可能是好事,有可能就是一种变相的大股东利益输送,让投资者进行接盘,控股股东可以变相套现。所以一般这种事情都需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会的慎重表决,以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当然这种三年利润承诺,如果没有完成,那其实对等的惩罚措施也没太多,也就是赔点钱敷衍一下就过去了。那么这种承诺其实主要目的就在于希望股东会和董事会能够顺利通过,希望交易所和监管部门不要注意。但是资产置换最终会让上市公司的真金白银落入特定人士的手中。
在今年有一个事情就特别耐人寻味,冯小刚控股的公司同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的利益承诺没有达标,结果连着两年,冯小刚都赔了,达到了2.35亿。听起来听多,但是当时冯小刚公司卖给上市公司,投资者整体可是给了近10个亿,这不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股市中捞钱的手段了吗?
徐翔自然深熟此道,所以顾不上低调了,直接公开表示明确反对。由此还惊动了上交所发函进行询问。徐翔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这个资产置换的作价太高了,购入的资产太平常了,上市公司做这个重大资产置换,对于未来长远发展没有任何价值,不应该做资产置换。在一定程度上,控股股东和徐翔过去肯定有着一定的默契和相互认可。那么到了现在,控股股东准备甩开徐翔,自己去玩耍。而徐翔不同意,那么他们双方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也只有他们双方自己知道。至于后续会如何?徐翔作为第二大股东,同第一大股东如何争斗,我们搬个小板凳慢慢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