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如果仅仅是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只开价9000,那绝对是没有医生愿意去跳槽过去的。一般来说私立医院给予的薪酬是公立医院薪酬的2.5倍以上,医生才愿意考虑辞职去私立医院。因为身边我见过好几单这样的例子了。

先讲一个在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地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一位40岁左右的上海公立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还可以成熟的做手术。在医院已经得到了副高职称以上,但是再往上走,由于。各种平衡原因,其实职称已经很难熬了,职务也相对来说很难上去,定位就是公立医院一位资深的妇产科医生,一月的薪酬大约是在一万出头。

后来经过深思熟虑,跳到了一家私立的妇产科医院,还是做原来的工作。直接薪酬就超过了3万多,如果客户有需要陪同加班,那么单独再计算。从此之后,作为医生的责任还是一样的重大,但是工作不那么繁忙了,也有时间休息了,经过了一年多再去询问他,对这次跳槽还是非常满意的。

那么公立医院的医生跳槽到私立医院,这个过程其实是有得有失的,其中最终的补偿方案那就是增加薪酬,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1.在公立医院只要不犯原则性,其实工作稳定性非常好,一直可以做到退休。但是在私立医院那都是合同制的,如果老板不满意有可能提前解约或者不再续约,还得自己去找工作。这一点是很多人跳槽时最大的一个顾虑。

2.在公立医院,只要自己慢慢熬,总能熬到一定程度成为权威的专家,而且也可以有便利的条件发表论文,评上更高的职称。而在私立医院中,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利用业余时间去努力,医院是不负责做这些事情的,而且也没有权威专家一说,医生在其中就是一份职业而已。3.那么在私立医院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薪酬高,公积金数额较大高。同时上班的时间非常固定,如果超出就要计算加班费,一切都是市场化运作。大家都是为客户服务,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忍耐,少了很多同事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相对上班是比较简单的。

那么跳槽的成本你有多大呢,其实对于护士来说可能是比较少的,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尤其是能够上手术台的医生来说,跳槽前后的待遇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私立医院的医生资源还没有办法同公立医院竞争,所以私立医院就愿意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抢夺人力资源。仅仅涨薪不到一倍是没有办法抢到的,所以一般都需要花费两倍到三倍以上的代价才能得到成熟的医生。

私立医院也很现实,他要的医生和护士就是那种成熟人才,来了就能干活,自己还带着丰富的医疗经验。每一个医生既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是又是客户问题的咨询顾问。

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待遇,有的时候真的是千差万别。我的一个朋友,原来在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月薪就是在5000左右,加上奖金什么的全部都算上,也就是一万出头。

结果跳槽去了私立整形美容医院,一年下来,买房换车,我们问他现在收入上了几个台阶?他神秘的竖起一根手指,后面还加了个零。

很多医生都会面对公立和私立医院选择的问题,在我妈妈退休之后,好几家私立妇产医院都向她提出聘请,她没有答应,因为身体原因,也因为觉得私立医院的工作环境不太适合自己。

总体来说,公立医院在对于医生的要求上,还算是比较宽松一些。但是私立医院,既然花大价钱把你挖过来,你就一定要给医院带来最大的利益。

就好像我上面说的这个朋友,的确是多挣了一个零,然后每天也是累死累活,每周科室里都会开大会,谁谁病人最多,每个月医院都会开会,谁谁拖了后腿,所以压力也是很大的。在这种环境之下,有的人可能就会为了利益,而做出一些过度医疗的行为。

所以想要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想追求高收入,那么私立医院的待遇往往比公立更好。如果想要自由一点,那么公立医院可能比起私立医院要要求更少一些。

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目前,公立医院仍然是国内医疗卫生行业的主力军,虽然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是诊断及治疗量上仅占总量的两成左右,这是由于大多数民营医院规模比较小,但也不能就此否认民营医院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

当前,民营医院以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为主,民营医院能快速发展也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儿。

大学同班同学目前有三位在民营医院工作,曾经都是编制内的医生,其中一位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副教授,多年前辞职去了广东省一家民营三甲医院工作, 年收入直接增加了三倍,后来还晋升了教授,就是感觉特别辛苦、操心,工作压力大。

还有一位同学辞了规模不大的公立医院院长工作,去了广东,当内科医生,多年后成为民营医院管理团队成员。

另外一位同学从三甲公立医院辞职,自己创办了一家民营专科医院。

知道的情况是,现在离开公立医院去民营医院工作的医生比过去多,临床医学毕业生去公立大医院应聘,竞争太激烈,选择去大中型民营医院工作得越来越多。

前些年,民营医院都是靠从公立医院接收或者挖过来有技术的医生来支撑,都知道经验丰富的医生培养周期长,虽然说医疗行业是长线投资,如果大笔资金投入进去,谁不想尽快收回成本。

民营医院给什么工资待遇,得看民营医院整体水平,病人来源,自己的能力等。确实也遇到过本地很有手艺的医生去了民营医院,由于医院各方面条件限制,根本无法正常发挥技术水平,个人手艺再好也不行。说白了,自己能挣多少,先得看能给老板赚多少。

还有就是专业种类,像口腔、眼科、耳鼻喉、骨科等等科目,业务更容易开展一些,自己手艺足够好,不需要太多帮手、大型设备,业务开展起来就相对顺利。

像脑外科、胸外科、心内科、产科等等业务,没有一只专业技术团队、齐全的辅检科室支撑,去了也很难有大作为。

这就涉及选择去民营医院适不适合自己更好地开展业务,这可是直接与自己的收入挂钩的。

在某些方面,比如劳动纪律,民营医院管理更加严格,特别是安排的休息时间少,能安排公休假的医院不多;中小型民营医院参加学术交流、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也比较少;更重要的是民营医院社保缴费数额普遍不如公立医院。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公立医院非编制内医生,有一技之长,身体好,能吃苦,应权衡利弊选择去更适合自己业务开展、收入高得多的民营医院工作。吃不准情况时就不要轻举妄动。

如果年龄大了,还是建议编制内退休后再去,稳妥些。去了不满意还可以再选择,实在不想干了,总还有一份不错的退休工资。在职期间可以选择提供技术性服务的方式。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其实按照国家现在的医疗市场的设计和将来的规划,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区别会越来越大。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讲,可能会在公立医院,宁可挣5000,也不到私立医院去挣9000。但是按照将来的长远的远景来看,将来必然会出现一些巨大的庞大的私立医院。你必然会出现一些特别著名的医生集团。所以如果按照长远来看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考核一个医生和他所在目前的情况,每个人会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

比如说这个医生现在已经处于公立医院,顶级的位置,那么他绝对不会选择私立医院去进行任何的改变,因为他变不起。

而如果这个医生出于主治医或者说是副主任医师的阶段,他可能在工作岗位上受到各种的排挤甚至打压,那么他可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私立医院,这些可以使他大展拳脚的位置,去进行自己的历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的预想中,将来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公立医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一些基础的医生。私立医院必然会走专科化,精细化,服务化的专科之路,也必然会受到大众的欢迎。爱的形式就是公立医院培养人才,私立医院使用人才。所以说如果按照我的选择,我宁可在一个有前景有规模的私立医院,挣9000,也不在公立医院5000。

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我来说两句,作为医生一定要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时候钱多钱少只是暂时的过程,积累经验和锻炼执业能力比一时的月薪更重要。

公立医院月薪5000,如果包括工资和奖金的所有收入,也只有5000,确实不多,但这样的月薪在一些公立医院中也需要主治医生才能达到,确实关于一个3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医生,生活的压力确实很大,而且不得不面对。但如果能够检查,很多医生都还是在公立医院工作。原因很多,薪资是一回事,患者人数和特殊病历的多寡也决定了一个医生自身能力的成长上限,不是说私立医院就没有发展,没有锻炼的机会,但资源的比较上是远远不如公立医院的。而且私立医院的人才培养意识普遍要弱一些,毕竟就是工作!或者说干活!

其实现实中私立医院给主治医师开的工资应该比9000要多一些,甚至行业内的一些招聘公众号常常看到类似招聘信息,人才引进的标准一般是1.5w左右,但是走的相对还是少数人。

我的大部同行的想法是如果进完副高职称,在北方没什么发展机会再选择去南方发展,毕竟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其实医疗资源全国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北方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很多有能力有经验的壮年医生都纷纷出走南方,一点是因为更好的经济效益,还有一点是私立医院相对更简单的工作关系。作为继续工作在公立医院的医生,我也觉得自己工资太少,所以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能力啊……

一位医生公立医院月薪5000,私立医院开价9000,该如何选择?

我有一个同学以前在我们市医院做医生,嫌弃工资低,去了一家私立医院。干了一个多月就后悔了,她说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在私立医院里,为了追求业绩,没病能给你看出病来,小病说成大病开药开贵的。她觉得一点医生的医德都没有。实在是呆不下去了,又不好意思回来,托人调到别的地方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