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四大银行为什么不能统一为中国银行一家经营?

曾经在建国之后,我国的所有银行全部被合并成为了一家银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发现市场经济需要多元化的竞争与合作格局,最终又将四大国有银行进行分离。慢慢的又出现了城商行和农商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现在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其实才是银行业正常的态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是一个辩证的大趋势。

在1949年之前,我国也有着很多银行,但是那都是官僚资本银行和外国银行在我国活动。所以在之后我国逐渐将金融功能进行收回,进入到计划经济的调控时代。最终1952年之后我国只有一家银行,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所有的储蓄网点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它既是管理型的央行机构,也是业务经营性的商业机构。剩下还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等,那仅仅是为了国际上交流方便,保留了其名称而已,所有的职能和业务管理还都是在人民银行内部管理。

但是在1979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为了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和央行管理体系。所以之后在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接过了原来人行农村金融的事务,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接管了城市金融的事务,又陆续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业务进行独立,接管了城市建设以及外汇往来的金融业务。在四大国有银行成立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彻底成为了央行管理机构,不再从事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

这个4家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的实力是最为弱小的,分支机构也最少,从业人数也最少。我们想想,即使怎么样变化,也不可能有中国银行成为其他业务的接办银行。而且目前这4家银行都已经上市了,他们的股份的结构也变得复杂多样,准确名称应该叫做国有控股的股多元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他们的股东中还有外资机构等等外部股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不太可能合并为一家银行了。

但是随着我国银行数量的增多。其实现在又开始逐渐出现了合并的趋势, 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银行,其实独立在市场中经营生存很难。所以一些小银行他们将逐步的进行相互的合并,争取将规模推升上去,可以从其他银行进行有力的竞争。例如辽宁省将境内的13家小银行合并成为了辽沈银行。因为那13家小银行每家都没有竞争力,合并在一起就成为辽宁省内的最大一家城商行,未来还可能上市,也有着众多的网点,抗风险性也快速加强。

市场化的经济体系,需要的是同质竞争,在其中才能真正展现出优胜劣汰,而且才能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以及不断提升的内部经营水平。

国有四大银行为什么不能统一为中国银行一家经营?

合并一家成为垄断企业,对人民是不友好的,多看看例子

国有四大银行为什么不能统一为中国银行一家经营?

中国银行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唯一面向大众办理金融业务银行的名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面向大众办理金融业务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是管理外汇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不对外营业。后来人行成为央行,面向大众办理金融业务的功能转移到中国工商银行。后来,有的人拿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存单或存折到中国银行办理取款业务,当然人家不给你办理了,不懂的还说,你这不是人民银行吗?其实还真不是,应该去中国工商银行办理。

国有四大银行为什么不能统一为中国银行一家经营?

局部最优永远不会等于总体最优,,假设每一个个体都是随机的,那么让他们趋同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量。同理,一家银行经营的最好绝对不等于整体银行业最好,要让银行业趋于正态分布,那么就增加银行的数量。

国有四大银行为什么不能统一为中国银行一家经营?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上几家就曾经合为一家,统一叫中国人民银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