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这个问题恰恰将央行的规定理解错了。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银行,推出了大额存单暂行管理办法。在其中明确规定到,大额中存单的起存金额为20万。也就是说20万是一个最低的大额存单起存额如果低于20万,那就变成了普通定期存款。那么在20万之上,各个商业银行有权按照不同的金额设定不同的利率。这就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款新变化。

各个商业银行要根据央行的规定,去确定自己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所以在此情况下针对其实存款额的不同要求,可以制定不同的差额利率。但愿当然,一般来说如果存款门槛越高,给予的利率就越多。这个道理大家也是能想通的,因为如果起始存款额要求越高,那对于银行来说,投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得到的吸收存款的金额也就越多,那么自己的吸收存款的成本也就逐渐在下降,在此情况下银行也愿意付出更高的利息回报给予储户。

所以我们看到各个商业银行针对其实存款金额门槛提出了不同要求,也给予了不同的利率。定期存款利率三年期为2.75%,一般来说过去是在这2.75的基础上进行加成。但是在今年6月份,我们央行改变了定期存款的定价机制,变成了按照定期存款利率进行基数加点。那么大额存单也是如此进行变化了。

例如有些银行制订,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3%。3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3.2%;5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3.55%。那么可以解释成为,假如你有50万,那么可以选择5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享受年化利率为3.55%。但是如果在三年存款过程中,发生了提前支取,那么此时因为不满足这个条件,按照央行的相关规定,必须按照同期活期利率来执行。所以有些人就担心出现此类问题,就选择按照3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进行存款。虽然利率下降到3.2%,但是只要不发生超过20万的提前支取,那么仍然可以享受3.2%的大额存单利率。

在定期存款利率相对下行的趋势下,大额存单成为市场中比较受到欢迎的网红定期存款产品。但是大存单如何去存,按照自己的流动性需求,制定如何的策略以及选择哪家银行去存,这还是有着不少的奥秘。大家可以去学习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让自己成为存款达人。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依我看题目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央行公告(2015)第13号公布)第六条: 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金额为不低于20万元。也就是说,央行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30万元。另外,大额存单并非只针对个人发行,还有机构投资者且起投门槛不同。

什么是大额存单?

所谓的大额存单,是各大商业银行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投资者发行的一种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于一般性存款。

注意:大额存单与一般存单不同的是,大额存单在到期之前可以质押、转让,期限不低于7天,投资门槛高,金额为整数。

近几年来,随着银行揽储大战的持续,尤其是在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个人大额存单业务也随之火爆。大额存单凭借“高利息、低风险”的特点已经成为普通投资者的重要理财工具。

根据《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将个人大额存单业务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即50万元本息以内的100%保护。

大额存单的特点有哪些?

一、大额存单的优势

大额存单优势凸显在收益率高,利率较同期限普通定存上浮40%以上;流动性好,可办理提前支取、质押贷款,支持个人客户间转让;安全性强,保本保息;功能丰富,部分产品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也有按月付息型大额存单。具体如下:

1、利率高。发行利率较普通定存略高,更贴近市场利率化水平。当前国有大行一般大额存单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浮50%,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最高上浮55%,而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上浮通常都是30-40%。

2、流动性好。与普通定存相比,大额存单业务具有转让、质押功能,产品的属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3、发行期限多样化。与普通定存比,大额存单发行产品期限包括: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十八个月、二年、三年、五年等九种。而普通定期存款仅为六种,甚至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类型还多样。

二、大额存单的劣势

1、起投门槛高。与银行普通定存比,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更高。目前大多数银行最低起存金额为20万元,有的要求30万元甚至更高。

2、固定利率。大多数银行执行固定利率,一般都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也有按月付息。当遇到基准利率上浮后,银行原大额存单利率可能不变,对储户来说就是不小的利息损失。

3、提前支取有限制。一般来说,大额存单在提前支取时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全额销户和部分支取。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支取时个人大额存单账户支取后的剩余金额必须大于起存金额。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购买30万元的个人大额存单产品,起存金额为20万元,那么你在部分支取时最多只能支取10万元。

大额存单的起投门槛

正如前文所说,大额存单不仅面向个人还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投资人的起投门槛进行说明。

1、大额存单对公单位的起投门槛始终如一,保持在1000万元人民币不变。

2、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根据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央行公告(2015)第13号公布)第六条: 个人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的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

一般情况下,像国有四大行起存门槛较高,基本都是在30万元;邮储银行虽说新晋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列,但起存金额为20万元;而农商行和部分城商行发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门槛较低,基本都是20万元;另外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在资金紧张的时期,比如年初的“开门红”揽储大战中,降低门槛至10万元甚至5万元。

总之,银行的大额存单具有高利率、安全性,靠档计息等优点,从而备受广大储户的欢迎。尤其是现在很多银行针对不同的认购起点金额给与不同的利率。30万元、50万元、80万元甚至100万元等不同的档位,档位越高,利率越高。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上浮最高至55%。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银行大额存单已经成为一些人选择存款的重要产品,毕竟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与其他银行定期存款产品相比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有的人也很疑惑,为什么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起点是30万元,而现在很多商业银行又往往是以20万元为起存点呢?这个涉及到历史的发展。

首先,央行一开始出台的大额存单确实有大额存单的起存点是30万元的规定,从这一意义上讲,这位朋友说得没有错

我国的银行大额存单是从2015年开始的,2015年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2015〕第 13 号公告,正式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正式开始了大额存单时代。

根据央行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个人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

大额存单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一般情况下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也有的银行上浮45%。这对那些以存款为主资产配置的人很有吸引力。

当时,首批发行大额存单的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9家银行,主要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后来已经扩大到大多数银行。

其次,虽然一开始的管理办法确实规定了银行大额存单起点是30万元,但后来人民银行已经修改了管理规定,将30万元的最低起点修改了20万元

也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银行认为30万元的起点过高,而且当时的大额存单业务发行以后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因此,2016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将其中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不低于20万元。因此,目前我们看到的银行大额存单最低起点一般是20万元。

虽然大神存单的最低起点已经从30万元降低到20万元,但各银行在大额存单的具体产品设计上,却不仅仅限定于20万元,而是大额存单的具体品种有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甚至100万元不等。每一种不同起点的大额存单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

其三,为什么大额存单受到欢迎?如何选择大额存单呢?

大额存单是银行针对资金量较大的储户推出的一种专门存款,银行的一项安全稳定、收益较高的存款类产品,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但无论是从2015年正式发行大额存单还是从2016年将大额存单的起点降低到20万元起存,但当时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却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火爆,2018年银行大额银行存单继续呈现火爆态势,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新规的实施。

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以后,银行大额存单作为保本保息的存款产品成为银行保本理财的替代品而开始火爆,后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跌跌不休,特别是一些理财产品出现浮亏以后,银行大额存单更成为一些稳健投资者的最爱。

另外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从5%下降到4%以下后,银行大额存单的稳定收益率就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从而受很多人的欢迎就是理所当然。2020年以来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跌不休,从5%跌到4%再到进入3时代,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浮亏更是将那些保本保息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转向了银行大额存单,从而导致银行大额存单供不应求,很多人反映要靠抢才能买到。

很多人办理银行大额银行存单就是一种安全性前提下的收益率选择。大额存单是存款,如果本息在50万元以内的安全性是完全有保障的, 从存款期限选择看,当然是期限越长利率就越高,3年期的大额存单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在资金配置上要考虑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对资金的期限进行合理配置。

另外,五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3年期和5年期都是3.85%,有的略高一点;区域性银行和地方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要高于同期限的大型银行,如果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和选择更好的利率,可以选择一些地方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3年期限大额存单,但最好都不要超过50万元。(麒鉴)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大额存单的起存点

我国的大额存单正式推出是在2015年,2015年6月2日的时候央行正式发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个管理办法中的第六条明确指出了: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这就是30万元说法的来源。

不过30万元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要知道同年推出的《存款保险条例》,当时央行对全国所有的个人账户进行摸底排查,个人账户中超过50万元的个数占比才0.37%,虽然30万元的金额较50万元低一些,但是一般能达标的人数也不多。

由于发行情况整体不好,在推出一年后的2016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各家商业银行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是20万元而不是30万元的原因,所以你题目中的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是错的,这个信息未做更新。

大额存单是理财还是存款?

很多人对于大额存单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大额存单是理财产品,这个是错误的,在《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第二条明确指出: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一般性存款。

既然属于存款,为何又特意标榜出一个大额存单的称呼出来呢?这主要是为了与普通的定期存款区分开来,普通定期存款的起存金额仅需要50元,而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最低需要20万元,两者相差4000倍。

大额存单的优势是什么?

既然特意区分开来,且起存金额这么大,那么大额存单也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的,大额存单相比普通定期存款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四点:

1、利率更高

同一家商业银行里,同一个档期,大额存单的利率绝对高于普通定期存单的利率。举个例子:在工行,普通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利率为1.95%,而大额存单的一年期的利率可以达到2.1%,起存的金额越高,利率越高。

2、靠档计息

这个是大额存单的一大特色,它直接解决了普通定期存款的流动性问题,也是大额存单最吸引人的地方,那什么是靠档计息呢?再举个例子:以往我们在银行存了一笔定期,比如3年,假设你存满2年后急需用钱,此时取现,银行只能按照活期给你计息;但如果你具备靠档计息的功能了,那么两年后急需用钱时,这时候取现就是按照两年的定期计息,大大的减少了我们的损失。所以靠档计息就是按最近档期的定期计息。

3、期限多样

目前我国的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较以往的普通定期多出了1个月、9个月及18个月三个期限,丰富多样的期限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期,而且多样的期限对于靠档计息也是一种优势,毕竟有更多临近的档期。

4、可转让

以往的普通定期存款,你是无法直接转让给他人的,一旦要转让只能够提前支取,这种情况下会损失利息;但是大额存单是可以直接更名转让的,进一步减少了利息损失。举个例子:你有1笔30万元的定期存款,期限3年,利率4%,在存满两年又10个月的时后,因为要买房,此时提前支取,即使有靠档计息也要损失十个月的利息,假设你兄弟姐妹刚好有人此时手上有30几万的现金,那么你可以把这张存单直接转给他,他按照两年10个月的存款本息把资金转给你,这样就不会浪费利息了。

总结

大额存单目前除了起存金额较高这个缺点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优点,所以说有钱人越来越有钱,不是没道理的,别人享受的待遇远远优于我们普通人。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主要是中途央行修改过大额存单的门槛,最初2015年6月2日实施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六条规定“个人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不过一年之后,2016年6月,央行发布修改公告,其中将30万的门槛改成20万的门槛。

虽然说最低门槛是20万,但是银行可以发布门槛为30万的大额存单,而且银行可以自主定价,各大银行发售的大额存单都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下浮动调整,一般上浮40%,特别银行会上浮45%。

从工商银行最近发售的大额存单可以看出来,20万起步的大额存单利率是最高的,达到4.125%,不过是新客专享,第二次大额存单利率会下调一点不超过4%,目前30万、50万利率只有4%左右,而且800万门槛的大额存单属于私人银行服务,利率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分期付息的服务,可见大额存单门槛只是限定最低,调整门槛可以由银行而定。

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来说,利率市场化继续走下去,未来利率会不断下滑,不过大额存单依然是银行的揽储神器,毕竟大额存单支持提前支取靠档计息,而且可以转让和质押,因此即使大额存单利率下滑,依然是受欢迎的存款产品。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为什么商业银行又是20万起存呢?

央行规定大额存单至少30万以上?你这个信息有点太落后了!

我国的大额存单是在2015年正式推出的,跟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大额存单有很多优势,比如利率更高,灵活性更好,办理更方便等等,因此大额存单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但在2015年大额存单刚推出来的时候,大额存单的门槛是比较高的。2015年6月2日的时候央行正式发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个管理办法中的第六条明确规定: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

不过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高达30万块钱,这个当时引起了市场的一些议论,因为30万这个门槛对于普通存款客户来说太高,大多数客户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毕竟在2015年大额存单正式实施的时候,当年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也刚好正式实施,而在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之前,央行曾经做过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根据这份市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存款账户小于50万的账户占比达到99.63%,相当于只有0.37%的账户余额达到50万存款以上。

如果按照2015年我国有12亿人在银行开设账户而言,这意味着当时全国真正拥有50万存款以上的用户人数也就450万人左右,推算下来真正拥有30万存款以上的人数估计也就1500万人左右。

正因为如此,大额存单认购门槛定在30万只有少数人符合条件,只有那些有钱人才能享受到高利率、高流动性的大额存单。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存款是大家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而大家却不能享受大额存单带来的好处。

看到这种市场反响之后,2016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决定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修改为“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大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认购门槛都是20万起步,机构认购门槛仍然是1000万。

不过即便央行规定大额存单的认购门槛是20万,但是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他们有大量的客户,不愁大额存款客户,因此有些银行大额存单的认购门槛仍然是30万块钱。

因此如果大家存款金额少于30万,可能不符合有些大银行大额存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选择到那些中小银行去存,这些中小银行认购门槛基本上都是20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