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很大的问题,其实在他提交给港交所的所有报告中,已经坦诚的承认,主要是现金流出了大问题。也就是说现在手头没有钱了,这并不代表着恒大集团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可能性资产还有很多个亿,但是过去预计现在能拿到的钱都拿不到了,那么到期该支付的钱自然也就支付不了了,在经济学中,这叫做“流动性兑付危机”。

那么为什么恒大会出现流动性的危机呢?那么自然就要看到恒大集团主要的业务板块,假如很多板块都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大量的水,但是又无法再反哺给集团,最终集团也只能不断的向外进行各项融资进行缓解,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如果在某一天无法再借到新的钱了,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恶性的流动性兑付危机。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恒大出现问题,最一开始的表现就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到期债权无法及时兑付,那么就说明恒大已经借不到更多的钱,所以无法实现借新还旧了。那么后续引发的结果就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因为无法兑付就会引发信用风险的危机,更多的机构更不愿意向恒大借钱了,合作伙伴也不敢向恒大赊账了,还未到期的金融机构也想提前收回债权了。最终购房者不敢去买房了,因为生怕恒大集团因为没有钱而出现了烂尾楼。所以在9月14日的港交所公告中,恒大坦诚汇报,虽然迎来了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旺季,但是预计恒大地产的销售目标不可能如期达成。恒大的危机,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那么整个业务板块是哪些出了问题呢?其实我们看一看恒大的主要四块业务就会发现,在过去几年,恒大的资金流持续在紧张,一直到了今年的危机爆发。

1.恒大冰泉矿泉水。号称最终是花了60亿,在最终卖掉恒大冰泉业务时,整体亏损了40亿。60亿的现金真正是打了一个“水漂”。

2.恒大足球队。恒大去搞足球,同其他企业搞足球一样,都是叫好不叫座。足球俱乐部就是一个吸金黑洞。从2010年收购恒大足球队,一直到2020年退出。10年投入球队投入130亿元,最终净亏损高达77亿元。

3.恒大智能新能源汽车。其实看看贾跃亭就明白了,造车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想做成就得做好投入上千亿的准备。恒大汽车2020年财报显示,营收只有155亿,造车已投入474亿,整体现金流差额达到近320亿元。

其实对于恒大有价值的两大块资产,仍然是恒大的房地产业务以及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汽车业务仍然是一个吸金怪兽,想等到高额产出,那可能还要相当一段时间。现在所有的现金流仍然靠着房地产业务的支撑,其实如果真能全部卖出去的话,包括储备土地和现有的楼盘,其实仍然可以解决恒大的危机,但是在那时恒大还是什么呢?

所以现在恒大解决问题,仍然如同公告中所说的只有三个办法:

1.砍掉集团中不赚钱的业务,估计恒大足球队在近期就会正式脱离。还有一些小的无关业务,估计也会止损。

2.谋求外部投资者的进入。但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如果外部投资者占的股份多,那么未来恒大就不一定是许家印说了算了。但是如果占的股份比例少,那可能没有投资者会有兴趣。

3.继续加快去出售现有的项目楼盘。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恒大甩盘在卖楼的现状。

其实恒大现在目前最重要要解决就是,未来要保住许老板的控股地位,还是敞开胸怀,保住恒大不倒台,保住品牌,这两个选择。但是如果恒大还不做选择,那可能后续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

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恒大走到今天,若是深究起来,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错判了形势。尽管恒大的决策层历来干练超强,令人钦佩,但这种方向性的错判无疑是加重了其自身的危殆。

从2017年底到现在,很多人认为国家的“房住不炒”政策只是虚晃一枪,甚至宣称是有利于所谓的房价上涨,这种认识实际上主导了恒大决策层对局势的判断,他们将2008年、2012年和2015年的失效经验挪到了2017-2020年,将每一次严厉的调控带来的调整视为大举介入的良机,进行近乎疯狂的扩张。

譬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恒大决策层认为国家将会因为疫情而放开房地产政策,乃大举借款上杠杆对赌国家的政策调整,结果等来的却是三条红线。

说实话,我不知道恒大决策层在2020年9月看到三条红线时是什么感受,我想那种心态是让人颇为不忍想象的。同样,一个怎样的认知框架会让他们产生对时势变化和政策方向的错判呢?

我个人深知房住不炒的不可动摇,这是“言出即法”和“无足可返”的本质原则性和决定的。记得2018年刚刚来公司时,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房住不炒对地产企业的压制很快就会改变,如同过往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样,大家都在等待房企的政策环境变化。但我举了两个例子,明确表示,房住不炒的改变“绝不可能”。因为,房住不炒不仅仅是一种政策,更是一种原则,不可动摇的路线。

不过,从2017年底到现在,我的确看到了无数地产圈子的朋友对这一原则的轻视,他们总认为这只是应付舆论的说辞,这种基于旧时代经验的判断在新时代无疑是非常灾难性的。

在这些人中,我对恒大决策层对政策方向的偏误认知尤为深刻,当时接触过几次相关人士,其对政策决心的低估令人震惊,以此之心度势,颇为令人忧虑。当我看到恒大的激进和债务的高垒时,得知其奉行的乃是对赌政策放松的策略,然而现实却是对房企的政策只会越来越有强硬,我就不得不忧虑恒大终究会走向令人不安的未来。

这就像侏罗纪的恐龙撞入白垩纪的突变一样,淘汰那些伟大强者的,从来不是他的对手,而是他所面临的时势变化以及他对这种时势变化的理解不足。

总之,恒大的悲剧令人心痛,希望他们尽可能平安渡过。

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整个恒大都存在问题,就是恒大集团的严重债务危机,不只是恒大房地产的问题

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是从恒大房地产发酵而成的,恒大房地产在开发和投资上出现诸多失误,加上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打压,导致很多地块房价下跌,影响恒大房地产的利润,导致恒大房地产亏损严重。进而引发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因为恒大旗下其他产业也出现了负债和经营不善,比如恒大汽车,从今年2月到现在暴跌多少?惨得不忍直视。再比如恒大财富也被曝出无法兑付产品。恒大足球也因为负债无法继续下去,只能求助外界。

所以恒大房地产的亏损只是恒大集团巨额负债所展现出的冰山一角,恒大集团早就出现问题,只是今年集中爆发出来了。而恒大房地产由于涉及到大家都无法避免的住房问题所以显得特别突出,让人以为只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其实是恒大集团本身的严重文体。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1、各地GDP增长主要靠房地产拉动,地方政府不愿看到房价下跌。2、目前消费对拉动经济动力不足,多方都在打房地产业的主意。3、中国一般居民的收入都被疯长的房价吞了,其他消费因此明显减少,企业也如此,资本逐利,讲究短期利益,因此当前谁都不愿意在科技方面多花费。4、外国资本也在推波逐浪,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也非常喜欢看到中国房地产膨长,到时候好割韭菜(想想看全球除了中国,有多少国家房价如我们),通过房地产业来控制中国经济。5、恒大判断是不错的,只不过是走得急了,踢到铁板。6、中国目前房地产不垮,将来经济发展的确令人担忧。

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真正出现问题的是恒大的房地产业务,对于当前恒大地产业务非常困难,困境的局面和恒大的别的行业和下属企业是没有直接关联也没有直接联系关系的。

如恒驰汽车,恒大物业的上市公司还有一系列的恒大下属公司的企业,都是以单独的公司运作运行的都是以单独的财务预算资金预算为准的,单独的个体运行运作的。所以恒大的优质优良的资产和现在真正遇到巨大的困境,困难的债务债台高筑的恒大房地产行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恒大房地产债务的风险和危机。对于这些没有一定直接关联的企业也是有巨大影响的。因为恒大的母公司在这些企业和公司中都占了一定的股份的比例。地产行业遇到巨大的风险危机和资金困难的时候,这些企业也有一定的还债的风险危机在里面。在最为极端的债务风险和危机的打击打压的影响下,最后也有可能使恒大集团要把这些自己控股的企业的股份卖出变现来,来偿还恒大地产所欠的债务资金危机的局面也会出现。

到底是恒大房地产出问题还是整个恒大出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恒大这些年实施扩张,多元化发展。国内外大量举债!

恒大除大举拿地外,部分资金投入到新兴陌生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等,但结果烧钱亏损,这几年恒大股东分红上千亿,加上每年天量债务利息。目前身体被掏空,信誉跌到谷底,目前恒大失去了造血能力,流动性接近枯竭。

1.95万亿债务滚滚而来,债务不等人,账户没钱,靠卖房子回款也越来越难!

巨石压顶,不好顶啊!目前没看到任何救命稻草。

谁买单,一地鸡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