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工资水平还可以,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停步不前,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安享老年。在我们一个经济快速变动的社会当下,其实每个人都不敢停止下来,因为未来如何变化是没有人知道的。现在取得的财富、收入以及稳定状态,有可能在未来一两件小事就彻底变化,让自己陷入到危机之中。
月薪1万在北上广深,基本上也就是维持一下生活,想买个房买个车都不敢想。但是可能去到偏僻的小县城就变成了高薪人士,可以过得相对非常舒适。但是我们想想,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现实中的人固定在县城了。因为如果离开这个地区,他那1万元其实就已经开始缩水了,再也无法过上过去那种生活。如果到了北上广深,可能都会怀疑人生了。
现在我们的经济还是在变动时期,不同于西方社会,已经多年物价不会变动,收入不会变动,进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实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工资收入如果在当地不错水平,那么对于他的这一生来说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一个不稳定还在发展的社会中力争上游,不被时代淘汰,变成了最主要的主题。
确实如果相对于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来说,2018年,北师大收入研究院课题组显示的统计数据说明:月薪1万元以上的有780多万,月薪低于1090元的有6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85%。
还有个统计显示,从2019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了75229元,平均每个月大概是6269元,而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为105806元,平均每个月工资水平是8817元,而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薪酬是156892元,平均每个月是13074元。后一项数据之偏高,因为它主要统计的是成规模以上的企业。还有一些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入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所以总体而论,其实要结合当地的房价、物价和就业机会来看收入的合理水平。全国平均其实是看不到合理性的,只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才有着正确结论。例如:2020年,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962元/年(9580元/月)。上海房价平均在每平方米6万元,那么1万元刚刚到平均数,啥也干不了。而黑龙江鹤岗市的平均工资为4735元(觉得有点高,实际应该更低一些)当地房价5万一套。一万元的月薪可以在当地成为受人羡慕的高薪人士,房子车子等等五子登科。
所以可以这样去进行经验公式的推算,假如个人收入能够达到当地平均工资的两倍以上,那么相对在当地的生活是比较舒适的。当然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那基本上已经抵达小康水平。如果没有到那么大家继续努力吧。
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有位老同学情绪有些低落,因为他失业了好几个月,最近还不容易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可对方HR开给他的收入只有月薪1万,离他自己的预期差距较大。
聚会上也有其他老同学建议他接受那个offer,毕竟月薪1万并不算很少,至少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
那么,月薪1万在中国究竟是什么水平呢?我个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曾经看过国家统计局发布过关于2018年收入群体的划分。
根据调查结果:
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群占比38%;
月收入2000-5000元占比46%;
月收入5000-1万占比13%;
月收入1万以上占比3%。
也就是说,从全国来看,你若拿到月薪1万,就已经超过了全国97%的人。
但是为什么许多人拿着月薪过万的收入却没有感觉自己收入高呢?
我想这里面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地域的收入差异。比如你身处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大城市,白领的平均工资都是接近或高于1万的。
那么你拿着1万的月薪,周围人还有不少2万、3万甚至10万的,自然就不会感觉个人薪资很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比较收入都有个就高原则,也就是你往往看不到那些低收入的,反而是高收入的群体非常吸引眼球。
不管什么因素,放到全国范围,月薪1万,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
二、收入高不意味着生活质量高收入除了和地域有关系,还和每个人及其背后的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来说:
有两个员工A和B,两人均为月薪1万,但是A员工外地人,在当地买房有按揭贷款,每个月还贷款需要4000+,剩下只有5000多的月薪,扣除日常的费用,到手的数字寥寥无几;而B员工则是本地人,家里拆迁户,不仅没有按揭买房的烦恼,还有额外的租金收入,称得上是当地“土著”,所以他拿到手的月薪1万,几乎就是纯收入,没有太多额外的开销,一年存款10万都是可以做到。
上述A和B两人,单纯从工作收入来比较,那是完全相同,但是生活质量却有了很大的差异,也许B员工工作几年就买得起名车,而A员工恐怕连开车都困难。
这时候若要问A员工:月入1万收入算高吗?
恐怕人家会给出完全否定的答案,而这种答案往往正是和他的生活幸福感有关联,负担少、幸福感强的人,月薪1万就是很高的数字。
三、月收入水平高不高,和圈子有关系我的表妹,是去年毕业的金融专业往届生,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
我问她月收入过5000没,表妹笑着说太小看她。
后来详细聊着,我才知道原来表妹工作一年不到,月收入已经过万。
我开玩笑说:“你表哥当年第一份工作可是从月薪800干起的呢!”
表妹非常惊讶,因为在她周围的同事里头,几乎人人都是月薪过万,那些行长和领导们,更是年薪数十万、上百万的都有。
因为所处的圈子不一样,对于薪资的认知度就差别较大。
像我这样一开始就从低薪开始干,多年后拿到月薪1万也会非常珍惜,觉得那是了不起的里程碑。而表妹起薪就是从1万开始,未来若有其他的工作机会,恐怕低于1万的都不会考虑。
从整个大行业来看,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都属于高薪行业,比如某些互联网头部大公司,员工的平均年薪都超过了60万之多,那么我想1万的月薪恐怕只有公司的临时工才会有。
但是放到传统制造业里头,普通工人的薪资平均就是三五千,月薪1万就是很不错的水平。
写在最后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生涯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高级培训讲师,联合出版多部管理书。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谢邀!
首先简答:目前,中国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人民币只占5%的总人口(7200万人),那每月如果能有一万以上的收入,就非常不错了,至少可进入TOP3%了。
事实上,据最新统计,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每月还不到2700元);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每月还不到2300元,请注意,中位数比平均数更接近真实)。
恰好,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用户@怒吃鸡胸肉 整理出的一张“上海各行各业真实税前收入表”:
小区里的保安,一个月2500;
健身房的前台小妹,做一休一,月薪3500;
每天往返高大上写字楼的白领,拿着6000的薪水;
星巴克全职,税后4000;
消防队专职开消防车的司机,6000 、同单位的普通消防员拿着5000块钱的薪水,还得每个月交300的伙食费;科级或副处级的警察,三百六十五天待命,一年到头就15万上下。
要知道,这可是在房价动辄千万,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
刨去社保、日常开支、房租房贷、社交消费、供养孩子、赡养老人、医疗支出等等……这样的收入,实在是少得可怜。
曾经有句话说,以为钱好赚,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本意是说赚钱难,如今看来,更大程度是体现在赚钱的天花板上。
若非在行业内做到顶端,那么你的收入,在你最开始选择某个行业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过得都不如别人看上去的那般轻松写意。
微博上有个博主说,当今社会最大的误区,就是大家都觉得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过得都比较好。
其实这就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所造成的幻觉而已。
在判断收入时,请学一下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以避免“幸存者偏差”。
下面附图为税前年收入,还是比较低的,因为平均收入其实并不能反映多数人的收入(而中位数可以接近一些),而在基尼系数比较高的地方,中位数往往远低于平均数,说明了潜力巨大。
顺便提一下,#美国华人的实际收入是亚裔中最高的# 数据显示,亚裔是如今全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族裔,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的25岁以上亚裔占51.5%,远高于全美30.6%的平均水平。
同样,如今亚裔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在美国四个种族群体中也位居首位。
2016年,亚裔美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81,431美元,白人家庭收入中位数为65,041美元,非裔家庭收入中位数为39,490美元,还不到亚裔的一半。
而在亚裔之中,华人的实际收入是最高的。不过,美国官方数字显示是印度裔收入最高。那是因为,美国官方的收入数据是按照报税(income tax)而来的。而华裔,特别是老移民群体,由于历史原因,多半儿在唐人街里那些现金交易的行业,如餐馆、洗衣店、中医诊所、推拿针灸等,而现金的收入如果不缴税的话,官方是查不到的,所以,官方数据上,好像比印度裔低一些。
之前,还曾经爆出有华人住大别墅,但依然去申请救济被查到……甚至还有父母早早就将财产转移给子女去申请政府救济,甚至可为未来免缴遗产税做准备……
请参阅《美国生活经济学》,里面有详谈。
再回到问题本身,我不在国内,不过,每年至少回国一次,平均二次,我观察到的中国,是高速发展之后的中国,也是贫富悬殊的中国(一方面一顿饭能花去十多万,一方面每月收入不到一千的六亿人),使得很多国人心浮气躁。据统计,2020年底,全球3.5亿人患抑郁,而其中中国抑郁症人数接近1.2亿人,等于每三个人中有一人是中国人!这意味着中国人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深受抑郁带来的困扰,全球比例最高!并且每年以18%的增速增长。希望中国尽快进入常态化……点到为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陈思进财经漫画”系列第一部《漫画生活中的财经》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在全国任何地区都属于高收入水平。
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有的人说现在月薪1、2万的人很多,甚至还有人说在北上广深的打工人群中,年薪几十万的大有人在。其实,这都是有些人在网上胡编乱吹的,真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要知道,就目前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上看人们的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据北京师范大学收入研究院课题组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 目前在中国,高收入人群,即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口只有820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月薪10000元以上的有78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月薪低于1090元的有6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85%。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知道,月薪10000元,在全国任何地区都属于高收入人群。
我手上有份资料,目前在中国大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一年的基本收入大摡在7万元左右,除去日常生活的花销,估计要存款30000元都很难; 一个农村家庭,一年的基本收入大概在4万元左右,除去日常的生活花销,顶多可以存款2万元。
在现实生活中,月薪能达到10000元及以上,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至少是正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和正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是企业人员,至少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垄断企业的管理人员; 如果是自谋职业人员,应该是从事房地产、奢侈品、金融保险行业的销售人员,以及网红、职业经理人、I丅工程师、规划师、网络传媒及网络游戏行业的技术人才、运输物流行业的司机等等。与这些人群相比,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大型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也只能算是中等收入水平。大部分中小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就更低了。
由此可见,月薪10000元,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可以算是比较高的收入水平; 在二三线以下的城市,也可以超过80%以上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如果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有这么高的月薪,可以超过当地95%以上人口的收入水平,会令许多人羡慕嫉妒恨。
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月薪超过10000万在全国来说都算得上高收入群体了。当然,在我们国家,身家上千万、过亿,甚至十亿、百亿的人数也不少,但相对来说,他们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却是极少的。
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即使有1.4亿人口月薪过万,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不过是10%,但放眼全球,1.4亿人口已经可以进入世界前十,这是人口规模优势。
实际上,中国月薪过万的人口占比还不到10%。月薪过万人口基本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新一线城市,根据去年腾讯理财通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网企鹅智库发布《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全国城市月薪过万人数占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占比为35%左右。而深圳不到27%,广州只排名第六,占比为14.74%,比例已经比较低了,其它城市就更别说了。在我国,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数量毕竟不多,因此可以推断出,如果你月薪过万,那么你的月收入将超过全国90%以上的人。
虽说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收入不一样。在一线城市月收入过万的生活水平可能还不如三四线城市五六千的月收入。但即便如此,月薪过万在一线城市也能称得上是中高收入水平了。
月薪10000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看地区,北上广就是低工资,三四线就是中等水平,落后地区就是高工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