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是一句特别荒诞的话。供暖企业将自己的职责推卸出去,好像变成了做好事的隔壁老王。就如同路旁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学生一样,也如同地铁上让座的民众一样,变成了一种“帮你是好事,不帮是本分一样”。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的公共供暖,其实是由企业去运营的,他们也进行盈亏的核算,他们也要赚钱。只不过此事关系到民生民计,每一个管理单位都不敢忽视此事,所以最终变成了所谓的类似于公共事业的半官方的企业运营。所以给民众提供一个温暖的室内空间是他们唯一的工作职责,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室内温度,就是失职。就如同商家给客户提供了不合格的产品一样,理论上该赔偿还是要赔偿。
现在冬季到了,东北地区早已经开始供暖了,整个北方地区在10月1日之后也正式开始供暖。供暖中的矛盾和问题又开始暴露出来了,有些小区热的要死,有些小区冻得要命。但是我们看一看要交纳的供暖费,其实真的不低。德先生做过测算,如果自己家采用天然气锅炉自己供暖,冬季所花的钱,同供暖公司交纳的钱差不多。而且自己家如果不居住时还可以关闭相同,以节省费用。
目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供暖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在北方大多数城市基本上都是国企,在小部分城市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了保障居民的冬季取暖需求,其实每一个城市的政府部门都有一个办公室来进行管理。企业整体性质已经变化了,又像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单位,又像一个赚钱的盈利企业。我们可想而知,针对企业的管理作风是如何的?
现在陕西渭南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讲了以上这番话,其实非常想问他,你是站在哪个立场上的?如果你站在国家公务部门的立场上,为民众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是不是你的职责?如果你站在供暖企业的立场上,那你是不是应该辞去公务人员身份,去供暖企业任职?
每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不一样,同样供暖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一样,作为总工程师,不去想法去改造自己的系统,让供热均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温暖,而在这里说出了与自己身份完全不相称的胡言乱语,我们的某些部门作风还是要继续深化整治。
让每一个民众温暖的度过一个冬天,要求其实不高,剩下就看住建局和收取取暖费的供暖企业的表现了。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瑕疵啊!
我想反问一下这位工程师,你说这句话是不是很负责任,既然老百姓不冷,为什么会对每年的供热情况,反应的如此强烈?难道是说他们家里热的不行,闲的难受吗?不冷这个词的概念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没有冻死,就可以称之为供热吗?也不知道是奇葩哥偷换概念,还是奇葩哥本人的理解能力差,真的希望有关供热专家给解释一下,家里面的温度达到18度,供热公司就算完成任务,可是这个规定的产生,是否考虑北方地区的寒冷呢?
内蒙古就拿二连浩特,这座边防城市来说:如果室内温度18度就算达标,那么我想大部分老百姓是无法过冬的。我现在叙述一下,供热公司检查室内温度是否达标的流程。当老百姓集中反映暖气不热,打电话投诉供热公司后,供热公司工作人员,会给出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你家的暖气管道该洗一下了,或者是暖气片的质量有问题,要不就是近期检修,请您耐心的等待!再就是上门进行检查,可是上门的时间基本上是好天气,家里温度基本不用暖气,就能达到十六七度,奇葩哥就纳闷了!为什么不在晚上,天气最恶劣的时候检查呢?这样才能体现出,供热公司的工作负责到位呀!经过供热公司漫长的检修期,老百姓是在冻的瑟瑟发抖的情况下,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的。
每年的供热费用是提前交的,可是每年的暖气不热,却无法找到部门投诉的,“钱既然收了,可是服务质量没有,难道永远就这样单项收费吗?”,我们允许供热公司盈利,也允许供热公司涨价,但是也要有一个老百姓能承受的范伟,供热问题是一个城市的难以解决的顽固问题。也许供热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让老百姓家里热了,可能供热公司榨取的利润就少了,然而供热公司收取的费用高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就加大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老百姓无限制的付出供热费用,而供热公司无限制的让老百姓家中温暖,可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供热公司什么价位才能挣钱呢?
一个企业盈利是无可厚非的,一个放心而又让老百姓信任的企业,也是很难形成的!尽量在互相体谅下,真诚的合作,老百姓给出让供热公司满意而合理的价格,供热公司付出让老百姓满意而合理的温度。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估计是热力公司说的,站在它的立场和角度,肯定是很有道理的!老妪能解。我接受冬季供暖,已经将近四十年了,愿意把这些年的取暖经历,讲述给广大的友友:(一):在还没有退休的时候,住在单位的生活区,与XX输油管道公司的XX输油泵站,只有一墙之隔。那个时候的冬天,由泵站为职工家属区供暖,单位的鍋炉,烧🔥的是大块大块的原油,室内的温度,一直能保持在三十五度左右,虽然室外大雪飘飘,在家里穿着背心短裤,依然还会挥汗如雨😅……(二):后来不让企业办社会了,家属院搬迁到城区,改由社会供暖了,但是二次加热的泵房仍由企业管理。供热的时间改为每天十二个小时:早上从五点到八点,中午从十一点到下午二点,晚上从六点到零点。这三个时间段的室温,可以达到二十五、六度左右,其他停止供暖的时间,也可以达到十八、九度。那个时候的缴费单价,每平米最高的时候只有一十多元,而且是按使用面积计算的……(三):后来与单位脱钩,全部交给了热力公司供暖,缴费的单价上涨到每平米三十多元,而且是按建筑面积计算的,虽然说是每天二十四小时供暖,但是在早、中、晚的时间,最多只能达到十七、八度,而且在零点以后就要停汽了,那个时段的室温,常常在十三度左右,如果去卫生间,基本上要靠哆嗦发抖!三个月的供暖期内,常常有十多天在停汽维修供暖管路,而且那些天,往往还是最严寒的时候,如果气温回升,它还要暂停供汽……去年实际供暖的时间,只有二个月多几天,但是取暖费用,早已经按热力公司的要求提前交过了,那就像是用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了!用户们只能忿忿不平、忍气吞声。在广大用户的心里:这哪里是供暖?最多只能算是“供温”、“驱寒”罢了!老妪认为:冬季供暖是一件关乎民生公益性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变成市场化的商业产品。那是因为一些企业家和老板们,常常见利忘义,和用户希求的目标、利益大相径庭!所以题主问道:“这句话有道理吗?”,只能得出二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很多人强调供热单位是赔钱供暖,属于公共服务部门,且不说这些观点能不能得到官方认可,细品之下就能明白,根本站不住脚。
1.热水从哪里来的
全部大部分供热单位的热水来源为市政热力公司,也有单独烧煤烧气的热水锅炉单独组网供热。
虽然来源有些差别,但是共同之处就是需要按照用户居住面积收费,何来的公共服务?
2.缴费
市政热力公司也都有自己专门的收费大厅,除了一些还没有并网的企业宿舍和自有锅炉的物业之外,绝大多数用户都需要但他那里缴费。
既然需要老百姓花钱,那两者之间就形成了消费关系,不排除物价局定价考虑到了民生,但从公摊面积也需要收费来看,并不是只考虑了民生。
有人用公交车举例,我觉得不恰当。公交车之所以可以便宜,除了是官方定性的公共服务部门之外,财政多方位的补贴也是重要原因只之一。
3.供热效果
集体供暖也有自己的劣势,比如老旧管道不能保证热水温度,管道尾端压力不足,取暖用户少导致不能集中供热等等。
既然有达不到供热效果的可能,那么老百姓正常缴费后,谁来保证用户权益呢?
很多用户家里温度不够,甚至达不到国家最低标准,但是投诉后得到的结果各种各样,却很少能怪到供热企业上,就是我为中间环节太多,用户维权困难。
回到“供暖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上,这种官方思维又一次寒了老百姓的心。
不得不说这句话其实没毛病,供暖不就是解决冷的问题吗?那为什么还是很多老百姓听了不舒服呢?
1.大量用户权益得不到保证
不管是不是公共服务,首先老百姓关心的是,花钱买到的利益,是不是能够得到保证。公交车是公共服务,你收了钱不开车试试。
很多老旧小区,新上房小区,加上每年需要管道维护的小区,供暖不达标的情况不在少数,这里边有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但是他们都和正常用户一样缴费,这个群体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最终却没人弥补?
2.收费标准
买房有公摊就算了,毕竟公摊的面积,老百姓也是能用到的,可以说的过去。
供热也有公摊,这个老百姓就想不通了,为什么明明没有享受到一点服务,自己却还要交钱呢。
我朋友住27楼,公摊37平方,房产证上标注的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变电室、设备间、楼梯间、过道公共门厅、公共墙体等,朋友想不明白这些地方为什么也要缴暖气费?我想很多老百姓都想不明白。
国家为保民生,其实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工作,就单是供热这一项,每年都是政府冬季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某些有关单位的领导,不站在老百姓角度想问题,一味地自嗨式表达意见,最终只会伤害了老百姓的感情。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前几日陕西省渭南市住建局一位总工程师说:供暖不是为了让大家热,是为了让大家不冷。他还表示室内温度达到18度就达标!
这位总工程师此话一出,立马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对他这个观点,有的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比如对于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大家从来没有供暖,到了冬天只能瑟瑟发抖,要么开空调,要么只能多盖被子多穿衣服,所以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还要冷,以至于很多北方人冬天到南方之后都觉得不习惯。
所以对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我相信大家对于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还是有一定意见的,对于这个总工程师的观点,我相信很多南方小伙伴都持支持观点,大家认为北方的小伙伴不能要求太高,相比于南方来说,北方有供暖已经很不错了,大家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是对于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我相信大家都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北方的冬天却是非常冷的,大多数地方都是零下,比如我作为一个南方人经常去北方,在室外的温度真的很难适应,只有进到室内才感觉得到暖和。
正因为天气比较寒冷,所以北方才需要供暖,而所谓的供暖最核心的是在于“暖”这个字,如果供暖只为了保证大家不冷,那干脆不要叫供暖了,直接叫“供不冷”。
而所谓的不冷,在不同的人理解看来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人理解看来,只有20度以上大家才觉得不冷,但是对于那些抵抗力比较强的朋友来说,有可能10度以上他们就觉得不冷了。
所以所谓的不冷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这个总工程师所说的供暖只是为了不冷,我觉得有点让人太寒心,这不仅让人感到身体寒冷,更是心里发凉。
我觉得对北方居民来说,他们要的就是一个暖,比如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8度以上,从外面回到家里感觉暖烘烘的,这才是真正的供暖,要不然大家交那么多供暖费干嘛呢?大家交费目的就是为了让身体暖和,如果供暖只是为了身体不冷,那大家干脆不用交这部分费用了,省下的钱多去买一点衣服被子之类的保暖衣物,这样同样可以起到不冷的效果!
最近有这么一句话:“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面对"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实质是对百姓取暖不负责任的诡辩。难道百姓交纳的取暖费每平米26元的(大连市)标准,是按着不冷的标准18度交纳的吗?如果以18度不冷为取暖标准设定,那么每平米26元的交费标准是怎样设定出来的呢?
如果"供暖的目的不是让你热,而是不冷"。这句话有道理的话,那么对应交取暖费说的话,就应该是"少交取暖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供暖公司赚钱赢利,而是保证公司只供暖不倒闭"。这句话是否也有道理呢?
百姓交纳的每平米26元的取暖费,就应该享受到每平米26元钱买来的应有的温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