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因为作为欠债人欠银行钱也把资料交给了银行,但银行未经本人同意就把个人隐私资料交给了第三方,这样是否侵权?2.市面上的第三方百分之百都是正规公司吗?问工号也不答,3.看了看工商局的条例,除银行国企金融外,好像做金融行业的要有金融牌照才行,而且经营范围里面也没有写催收这项,那么第三方公司这样属于超范围违法经营吗?那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否就上面的问题对第三方或银行提起诉讼呢?麻烦有懂的律师帮忙解达一下,谢谢

先给大家看一个有营业资质的第三方外包催收企业的营业执照。

银行确实可以合作第三方催收公司,针对债务人的银行债务进行合法催收,而且不需要取得借款人的事先同意。第三方催收公司必须符合监管对于外包催收的要求,这个方面监管是有着明确规定的。为什么我们面对银行的外包催收,会觉得他们那么表现诡异,藏藏掖掖,甚至不说出自己的工号。同时还隐藏了来电的号码。原因主要是在于以下:

1.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合作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必须有外包催收的营业资质。也就是在营业执照上,必须在营业执照中写明“接受金融机构委托进行催收”。同时银行在引进合作第三方催收公司时,必须要经过公开招标流程,经过行内的程序审批才能正式开展业务合作。

2.银行是可以同三方催收公司合作的,这在最早的2009年第6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明确就写明。银行可以按照需要将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合作第三方进行持续处理。这其中也包括外包催收工作。而一般银行如果全部由行内自己做催收,会面临着成本高,收益低,得不偿失的局面。所以委托给三方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效率。

3.在过去银行从第三方催收公司合作,基本上就是以回款率作为唯一考核指标。这就导致了催收公司运用各种软暴力的催收手段进行催收。但是现在不行了。保监会也明确要求银行同外包催收的合作,不得以回款率作为唯一指标,而且外包催收公司,如果涉及违规违法行为,银行还得负连带责任。监管处罚可不处罚三方外包公司哦,只处罚银行。目前三方催收相对要比以前行为合规多了。

4.但是为什么很多信用卡持卡人或银行贷款人感觉催收公司行动诡秘呢。因为现在三方外包也有了新玩法,他们可能会做再次转包。而转包给的无资质的催收公司,再进行催收时,一般是不会讲明是为哪家银行工作的,目的就是骚扰和逼迫。所以他们在催收过程中不会讲受哪家机构委托,金额多少钱,哪一笔借款等等信息。只会说“你借的钱你心里没数吗?你什么时候还钱?”,“你现在有笔欠款啊,已经欠了多少天了,你该还了,你不还我要爆你通讯录啊”,“欠钱不还啊,要找你的同事啊,打你们单位电话啊”等等。

5.同时由于现在技术进步,公司一般用的都是虚拟电话号码,也就是说只能拔出,不能回拨。同时这些号码登记方面会用第3人名称登记。即使被借款人有效投诉,监管部门也无法对照号码和录音言语,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以大家发现,只要是涉及软暴力催收,已经变得偷偷摸摸诡异无比,而且从不说真名实姓,也不说具体的欠款款项。

6.那么对于借款人来说,应该怎么对付呢?如果电话开始就报姓名工号以及委托方,同时将涉及欠款的信息完全披露的话,那么记得录音,如果对方合法催收那就可以进行交流。若对方涉嫌违规催收,那就拿录音进行投诉和举报。如果接起电话来,不报以上的信息,直接开始匿名催收,直接挂电话,并向当地通讯管理局举报,封掉对方的号段(即使用虚拟号码也一样能封掉的)。

总结一下。银行是可以委托有外包催收牌照的催收公司协助催收。但催收的一切过程都有银保监会的相关规范要求。如果不按规范催收,可以举报的给监管部门,并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处罚。

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你好,本人在金融风控领域工作6年,对于贷后管理比较熟悉(附有真实某银行和催收公司的合作协议内容),看到你的问题,想分享下我的观点。

对于你的问题,答案如下:

其一:银行未经本人同意就把个人隐私资料交给了第三方,

答:违约提醒或催收在借款协议里是有的,而且第三方未将个人信息用于牟利,仅仅在双方合作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故不违法(除非第三方向外泄露你的个人信息,这就违法了);

其二:市面上的第三方百分之百都是正规公司吗?

答:市面上不是所有公司都是正规的,但是你可以去查询催收你的公司,看看他们在工商网上信息是否正常,从而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合规。

其三:看了看工商局的条例,除银行国企金融外,好像做金融行业的要有金融牌照才行,而且经营范围里面也没有写催收这项,那么第三方公司这样属于超范围违法经营吗?

答:金融牌照和营业执照是不一样的概念,比如P2P,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他们都是没有金融牌照的,但是他们却可以做贷款的事情,但是目前对于这块也监管的比较严,所以后续会越来越正规化,持牌化。那对于第三方催收公司,他们在得到工商局批复的营业执照,在其经营范围内开展工作就不会违法。

具体说明如下:

(1)银行与第三方催收机构,一般都是有委托催收合同的,合同内容基本是双方合作范围、保密条款以及合作方式等有相应的规定;

(2)银行在于借款人签订合同时,里面对于违约提醒这些会有相应的规定,他们会采取合法的方式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从而达到提醒或清收的目的,而这些合作也是建立在客户借款合同的基础上的。只要借款人签署了合同,就相当于默认里面的所有条款;所以提醒以后签署任何协议,必须要耐心看完,导致被套路。

(3)目前与银行合作的机构,一般通过催收系统来对接管理,全流程可以做到数据脱敏,所谓的数据脱敏,就是客户的信息被加密了,一般采用MD5或者SHA256方式来完成,这样对于第三方机构,只能通过系统做触达客户,完成催收工作,并看不到客户明文信息,所以这个不算泄露个人隐私,这也是目前采用最合规的方式。就比如你去贷款的时候,也会拿你的信息去找第三方数据机构进行核验的,算泄漏吗?其实不算,在你签署合同时,已经授权他们可以去这么操作,当然也别想说我要去改变合同,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都是标准合同,是考虑到绝大部分风险点的,除非你不想贷款,否则必须按照他们的合同模版来(客户有自主选择的地方除外)。

(4)银行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可能出现违法的现象,比如出现骂街、威胁、恐吓等暴力催收手段,这些都是目前法律所打击的,一告一个准。但银行接入的合作机构,一般要求都很高,在业内都是比较合规的,才有资格与银行合作,因为他们对于第三方合作机构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和监控手段。

(5)第三方机构成立,是由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其营业范围就是对于金融外部服务,如营销、催收等,这些都是在营业执照范围内的,所以受法律保护,除非违规、假冒办理虚假的营业执照或者无证营业等,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可以去企查查或者天眼查或者工商局官网核实下催收公司的具体信息。

(6)具体协议,已脱敏处理,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如果你告他们的话,唯一几种可能是:

1.第三方机构将你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外部其他机构,数据个人隐私泄露;

2.催收公司出现暴力催收或者涉黑现象;

3.催收机构联系你未曾在平台上留下的联系人,比如亲属或朋友。这三种情况属于违法现象,你可以尝试去告他们。

总归来讲,逾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对于以后的也不是很好,所以本人觉得如果不是特别的经济危机或者破产,考虑尽早的处理下,要不然到最后越来越麻烦,内心一直不踏实。

目前征信越来越被重视,所以珍爱信用,才能走得更远。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咨询的地方,欢迎关注私信我,本人看到会耐心解答的~

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银行委托三方催收,如同辅警协助交警执法。催收公司是和银行签了合作协议的,是得到银行授权的,这是合法的。如果在催收过程中有恐吓,威逼,堵门等黑社会性质催收,你可以举报公安,不是去法院。情节严重的催收可以纳入刑事案件。

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不合法!

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合法什么,借出去钱他们本来就违规,然后委托他人要账,解决他们银行内部矛盾问题,

银行转包的第三方催收都合法吗?

以购买债权的方式转让给第三方是合法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