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现在的全国房价就是德先生在年初已经估算过的,“因城施策”显示出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房价走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房价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坚挺一些。可能所谓稳字当头,首先先将房价弄得四平八稳。但是在之前经过炒作的一些城市,房价是略有下降的。
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这4个地区,因为有着强有力的限购政策约束,房价确实没有大涨,但是也是略有小涨。刚需购房者已经忍不住了。面对着物价上涨指数逐步上升,其实钱放在手里是逐步贬值的。再加上今年房贷利率略有下降,经过前期一些房企的所谓促销营销,刚需购房人(有购房资格的)纷纷开始入市了。
先看看上海地区房价。上海16个市区,县中有6个地区房价下降。二手房均价为54,052元,同比上涨3.03%,4月份总共挂牌13.5万套房。而新楼盘也推出了277个新房,均价为56,807元,环比下降0.5%。整个特点就是,市中心的豪宅价格确实略有下降,大约可能同疫情导致经济不景气有关,有些豪宅的主人急于出手。但是中外环房价是确实上涨了。
其实既然2020年的宏观调控以稳为主,那就说明全国不会房价有大的跌幅,也不会有大的涨幅。但是在某些四五六线城市,尤其是县城房价肯定是在下降的。其实也很简单,疫情结束后,年轻人口全部流入大城市,人口外流趋势明显,长期来看,其地区的房价也应该在下降通道中。
但是二线核心城市及一线城市和限购地区房价确实非常坚挺。今年货币政策宽松,市场资资金流动性泛滥,物价指数上涨,又没有好的投资渠道,不论是刚需购房者还是投资购房者,可能都会将购房作为首要选择。
其实在疫情后期,各个房地产企业为了自救所做的降价促销,那时候是最好的入市机会。现在房企的资金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他们也不着急回笼资金了。所以现在新房价格比较偏高的。
如果是刚去购房者,现在入市还可以。如果是投资购房,那么一定要去人口流入区域购房,可能才有未来上涨的回报。
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开发商和中介(包括投顾)是炒房客的亲密战友。越跌越买,不怕爆仓,我炒房敢死军团至死不回头,头可断,血可流,炒房初心不可丢,什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要炒得“天下寒士无房住。”
房价再涨,天理难容。损不足奉有余,这是基石崩溃的危局。事物总在狂欢中悲惨落幕。
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房价没降但是交1万送10万家电,变相降价,毕竟明降是要被约谈的[泪奔]
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做房产的告诉你,房价不会跌,只会涨。
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刚交了定金,年前看了没有买,都说会跌,结果过年后有疫情,大家还说会跌。现实狠打脸,我们这政府救市狠利害,大搞拆迁大基建,房价涨的不用说。5600,没有下手,倒是6000下手了,自己都怕跟不上步骤。
都有谁是2020年四五月份买房的,房价到底降了没有?
我之前有思考得出过这样一个个人观点:信息和自媒体时代,客户在明,开发商在暗。房价这东西,人为操控因素略大于市场供需因素,有点违背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则。因为市场好时涨,市场不好时还涨。
什么原因呢?举个例子
现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也涌现出一批专家,比如楼市专家。他们会分析:今年受疫情影响,受出口降低、GDP下降影响,受收入降低影响,受空置率偏高、人均住房拥有率较高等等一系列影响,今年房价会降。
我起初也曾写过类似的文章,也得出类似的观点。但最后发现,楼市真正意义上冷淡的只有3月这个1个月,到了4月很多地方便开始反弹、大幅升温了。类似北京、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更是呈现出牛市的景象。
这一开始让我很疑惑。明明收入降低了,明明有房群体已经高达96%,明明各地库存量明显偏高,包括二手房市场挂牌都在不断降价抛售,这新房市场为何“逆市飘红”?感觉完全没有道理。
后来我得出两个结论性观点。
一、人为因素客户在明,开发商在暗。很多自媒体楼市专家写的文章,开发商也会看。说白了,开发商也是人,他们也会看“楼市点评这些文章。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层面,买房人是透明的。专家说看好一二线市场,那一二线开发商们就涨价给客户看,顺风使舵。专家说三四线比较有风险,那三四线开发商们就联合起来涨价,“打脸”专家,让买房人觉得哪有降价,明明都在涨价。
所以,整个4月,楼市弥漫着一股“回暖、涨价、抓紧买房”这样的信息舆论。
作为买房人,就像题主问的问题一样。到底房价是涨还是跌,是真涨还是假涨?买房人傻傻分不清楚。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买房人不具备专业分析能力,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而从国人“买涨不买跌”的买房惯性思维出发,开发商们也已经得出这样的经验:无论市场好坏,一律对外宣布涨价。因为假涨不一定有人买,但真跌一定没人买。笔者所在的城市便是这样,是我亲自验证过得。
二、多套房群体因素央行4月发布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显示,前10%的家庭拥有49%的社会净资产。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买房不是为了住,更多是资产转换为房产进行保值。
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他们会选择稀缺性高、总价高的改善类产品,于是便出现了深圳戴口罩抢千万豪宅、南京排队买房等现象。对于这类群体,他们当然是希望房价上涨的。而开发商们“知己知彼”,也会协同把房价涨上去,两相欢喜。而因为这一类改善、终极置业类楼盘的局部热销现象,又被其他开发商们解读成了市场的全面回暖。进而,买房人们更加一头雾水,到底楼市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的情形。
讲解完原因之后,为您说一下,楼市到底降没降价。目前的楼市,是由15%的投资群体+45%的改善群体+35%的刚需群体+5%的学区房群体构成。这其中,仅有35%的刚需群体,对房价敏感度较高,且希望房子降价。65%的群体是希望房屋涨价的。虽然房价导致的隐性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但目前这个比例下,全面降价的可能性很低。那么接下来来说下3-5月份房价的真实表现。
1、今年3月各地普遍降价,降价幅度大多在5-8%之间(除恒大、富力等房企直接降价外,大部分采用低价认筹高优惠、赠送家电装修等间接方式)。
2、今年4月,局部地区确实出现回暖。这个局部地区指一二线主城板块的品质改善盘+优质刚需盘、学区盘、三四线核心板块高性价比改善盘和刚需盘。
3、5月,我的预判是马太效应持续增强,建议刚需客户可以选择非市场主流项目,多半会有优惠空间。
4、所谓金四银五新小阳春这个说法不是太准确,但也不是完全不对。因为在局部热销之外,确实出现了一批滞销的项目。但作为买房人你很可能压根不知道该项目是热销还是滞销。因为清一色对外说热销。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举个例子:我所在城市,某知名房企在主流板块开发的某改善楼盘。对外一直称上客量超高、意向度超高,购买群体超多,价格也对外宣称很贵。最后封闭式开盘,对外称售罄,即将涨价加推。但对外没有呈现任何一张开盘现场照片,连业内都无法打探其真实销售情况。之后,通过多次内部打探才知道,开盘只卖了个位数。
但因为该房企一直对外宣称热销、售罄、加推等“热销信息”,开盘之后其销量果真慢慢上升。买房人在整个过程中,是完全不知道真相的,且没有一个人享受过降价。
5、如何判断楼盘涨价真假?可通过当地官方网站查询认筹、认购、备案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喜欢请关注我,持续为您带来楼市干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